基于微课程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开放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mar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微课程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这种新的教学理念与具体课程相结合,更是全新尝试。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介绍了微课程的特点、优势以及将微课
  1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新生入学后学习的第一门计算机课程。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办公自动化应用软件的基本操作和使用,开阔视野,打好基础,为后续课程学习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课堂教学、讲练结合的方式。
  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我们发现,计算机知识越是普及,学生上课时注意力越不容易集中,课堂讲授的效果越不理想。分析原因,主观上,学生认为对课程内容有一定了解,不论实际上是否掌握了老师讲授的内容,都自认为已经掌握了,不想听课;客观上,在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学生思维活跃,跳跃性强,注意力差,很难控制自己较长时间专注于某种事情,不能专心听课。这种现象也普遍存在于其他各门课程的教学实践中。
  针对上述主客观原因,为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习兴趣,考虑将微课程引入《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实践中。
  2 微课程及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中引入微课程的意义
  微课程(microlecture)是指教学时间相对较短的课,如对单一主题录制的数分钟以内的声音解说或视像演示,主要用于学习与培训。微课程内容直接指向具体问题,关注“小现象、小问题、小策略”,主题突出,一(微)课一事,层层剖析,有深度,能启发思考,能有效解决前面所指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深化高效课堂的建设。
  微课程的优势在于内容较少、教学时间短、教学设计精致、有示范案例、可基于网络流媒体播放、便于自主学习。
  将微课程引入《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实践中,其目的意义在于:
  (1)在对课程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抓住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制作微课程,直击问题关键,从主观上调动学习兴趣。
  (2)《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的特点就是问题小,知识点分散。而微课程关注的恰恰是一个个具体的小问题点,时间短,内容表达简洁,容易集中精力解决问题。
  (3)优秀的一线教师积累了很多经验和方法,通过写脚本、完成微课程的方式进行传播,有助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为教师提供开放式教学平台。
  (4)课程是一种研究方式,引导普通教师开展适合自己的教学研究,转变教学研究的模式与观念。
  (5)微课程适合在线学习和移动学习,不仅有利于课堂教学,也有利于课后延伸学习,为学生提供开放式教学平台。
  (6)学生也可以制作微课程,边学边做边交流,激发兴趣,培育了团队文化,成就感很强,真正实现开放式教学。
  3 基于微课程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开放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为进行基于微课程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开放式教学,主要做了以下的研究与实践工作。
  (1)课前设计。集中常年担任《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的优秀一线教师,找出课程的重点、难点、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学生的兴趣点,吸取宝贵的教学经验。
  (2)课程分析。对《大学计算機基础》课进行全面分析,根据课程内容、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学习习惯、特点,找出适合和应该采用微课程教学的内容。
  (3)撰写微课程脚本,录制微课程。
  (4)选择试点班,进行基于微课程的计算机基础课开放式教学实践。
  (5)提供开放式微课程学习平台,供网络学习、移动学习之用。
  例如,通过课前设计、课程分析和教学实践,发现Excel中的函数是重点和难点。如果采用重点讲解、反复强调的传统方式,会使已经掌握的学生厌倦,觉得浪费时间;理解力稍差的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还是听不懂或不愿意听,需要个别辅导。引入微课程后的解决办法是:对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函数,例如vlookup,先由经验丰富的教师写出易于接受的微课程脚本,配上实例,再录制成4分钟左右的微课程视频,上传到微课程平台。有需要的学生可以自由浏览或下载到手机上,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随时随地学习。由于针对性强,时间短,具有可选择性,所以效果良好。这些微课程组成《大学计算机基础》微课程集,形成了开放式的学习平台。
  不仅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通过上传微课程,使优质教学资源被更多学生共享,学生也将自己的学习心得制成微课程与同学分享,形成良性互动,“玩手机”也成为一种学习方式。
  4 使用效果和结论
  微课程使用后,课堂气氛活跃、愿意讨论问题的人多了;作业质量上升,课后答疑人数反而减少,说明师生课后负担都减轻了;课程设计和考试成绩提高了;最主要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成为了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
  微课程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这种新的教学理念与具体课程相结合,更是全新尝试。微课程与信息时代的学习习惯和思维特点结合紧密,如果能在充分的课程分析和教学设计基础上,恰当运用微课程,会收到良好教学效果,使教师和学生都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1]张静然.微课程之综述[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9-21.
其他文献
摘 要:气弹簧是一种具有支撑、缓冲、刹车、调整高度和调整角度的有效配件,车用气弹簧的一般应用在车门后,发动机罩,行李箱盖打开,调节角度发挥作用。目前,国内气弹簧试验主要是根据QC / t207-1996该车采用普通气弹簧和GB25751-2010压缩气弹簧,而这两个标准之间的差异是气弹簧释放速度。本文就以GB25751-2010《压缩气弹簧》为基础对汽车通用气弹簧伸展速度的测量进行探究。  关键词
摘 要:梁板模板施工项目是建筑工程中比较重要的施工项目,对其进行质量控制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质量,因此工程质量控制人员十分重视梁板模板施工项目。据研究统计,做好梁板模板施工质量控制工作,不仅能够提高建筑工程质量,还有助于节省建筑工程成本。本文首先对梁板模板施工步技术进行介绍,其次对模板施工安全质量检查进行了阐释,希望为梁板模板施工人员提供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程;梁板模板;施工技术;质量控制;要点
摘 要:2011年版的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为了适应新世纪的发展,响应教育部基础教育改革深入,真正落实素质教育,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必须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学模式,改变学习方式,建立新型的开放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成为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通过为学生创设探究合作交流的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10kv配电工程的施工管理展开了探讨,通过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对施工方案作了详细的说明,并对施工方案作了系统深入的分析论述,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10kV配电工程;施工方案;施工管理  电力是提高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条件,是人类生产与生活过程中最重要的基础能源。而10kV配电工程是电网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建设对整个电网工程有着关键影响。
近年来,规模庞大的摩尔城、商业广场等集购物、餐饮、娱乐、文体、教育等多种业态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在各地迅速兴起,这些建筑规模大、功能复杂、人流密集、火灾荷载大,发生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推进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经济发达地区,可是他们的孩子却被留在家中,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学生。作为一名西部地区的教育工作
仔猪水肿病诊断一般不会发生困难,特定的发病年龄、急性病程、水肿及麻痹特征通过剖检即可做出结论。死猪剖检可见特征性胃大粘膜下的胶冻样的水肿病变。大肠及结肠肠系膜严重水肿亦很常见。如果见到全身充血和出血,还需考虑与猪瘟及丹毒的鉴别问题。  一、发病原因  1. 断奶应激反映  随着日龄的增长,仔猪肠胃内的消化酶不断增加,但由于断奶应激,各种消化酶的活性有所下降。从而使消化生理功能失调,导致肠道微生物区
目前,很多中学为了提高学校的升学率,给初中生增加了很多课业负担,虽然这让学生的成绩得到提高,但却不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没有健康的身体,学习效率也会随之降低。所以,学校要重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