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离园礼仪的形式与实施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er1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礼仪教育的过程是一个认识的过程,更是一个实践的过程。为使文明礼仪教育成果转化为幼儿自觉的行为,教师和家长必须密切配合,把文明礼仪教育贯穿于幼儿谈话、游戏、进餐、入园、离园等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 把握一切教育契机,并注重教育的一贯性和一致性。
  【关键词】幼儿教育 离园礼仪 拥抱 行为习惯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256-01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在幼儿园中,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不仅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幼儿礼仪教育,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幼儿园思想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注意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中。而礼仪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道德修养的外在体现。在幼儿园中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形成一个从善、从真、从美的良好礼仪氛围,将学习礼仪、实践礼仪、展示礼仪和宣传礼仪贯穿于幼儿园礼仪教育实践活动的全过程,我班级优化离园礼仪的形式与实施的具体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离园礼仪,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明礼仪教育
  学唱离园歌曲,学念离园礼仪的儿歌。每天离园前整理好幼儿的衣物,就带幼儿唱《离园歌》,稳定幼儿情绪,离园歌曲里面就包含许多离园礼仪方面的内容,如歌词唱到椅子摆摆好、玩具收拾好、老师再见了等等,就是对幼儿的一个提醒,同时也让幼儿有一个离园前的心理准备。班级老师还将这些儿歌制作成五颜六色的爱心卡,粘贴在走道上,既美化了环境同时也供老师和家长们参阅学习。
  二、展示离园礼仪,创设宽松的环境,营造和谐师生关系
  一直以来大多数的离园礼仪形式,就是老师与孩子在语言上互相说再见,在动作上就是挥挥手。本学期,在开展了离园礼仪的研讨后,我开始在班级尝试新的离园告别式——拥抱,得到了所有孩子与家长的一致欢迎。的确,拥抱——这个小小的动作,很多人都已经认识到它的神奇,它给人带来的是激动与愉快,让人感觉到温暖与力量。与幼儿拥抱告别,在稳定幼儿情绪、拉近老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上,的确是功不可没。幼儿因为老师的拥抱,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因为老师的拥抱,有了安全感,乐于参与老师组织的活动。
  “教育是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是一颗心灵唤醒另一颗心灵”。在离园拥抱实行一周后,我问孩子们是喜欢以前的挥手再见还是现在的拥抱再见,孩子们异口同声的回答是拥抱,我问为什么喜欢拥抱,夏瑜繁和付子鑫等几个小朋友开心的说有妈妈的味道。听着她们述说着自己的亲身感受,作为老师的我,开心极了。离园拥抱,孩子们一天的吵闹顿时觉得烟消云散。离园拥抱,一天琐碎工作的身心疲惫顿时无影无踪。
  的确,教育是建立在情感交流的基础上的。幼儿突出的年龄特点就是情绪作用大,老师适时而亲切的拥抱,激发了幼儿与老师进行情感交流的愿望,满足了他们的依恋需要。而在拥抱的同时,加入一句很自然的评价,使拥抱赋予了更多的内涵。尤其是当幼儿出现不良情绪或行为时,如先轻轻地拥抱他们,拉近幼儿和老师的距离,在幼儿情感要得到满足的同时进行引导,比起简单的说教,要更为生动和有效。
  三、实践离园礼仪,注重行为训练 ,有计划地实施文明礼仪教育
  离园时楼道上的拥挤也是一个普遍现象,有急着上楼到班级接孩子的家长,有已经接了急于回家在下楼的家长和孩子,为了缓解这种离园现象的发生,我用红色即时贴贴在楼梯走道上,将楼梯台阶分为左右两个部分,再用蓝色即时贴剪成小脚丫的图案,在台阶左右两边贴出上行和下行的行进方向,这样,家长和孩子自然而然就会顺着指示的图标行走,减少拥挤争抢的现象。
  四、宣传礼仪,寓文明礼仪教育于幼儿的日常生活 ,使习惯成自然
  园内制作大型的礼仪展板,悬挂在醒目的地方,时刻提醒教师、幼儿、家长,遵守这些礼仪与行为。同时,我们非常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我们利用家长接送孩子的机会与家长进行交流,要求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为孩子作表率,并主动带孩子外出,让孩子深入地体验生活,以现实生活中的榜样激发孩子的积极情感;我们把每周礼貌教育对幼儿和家长的具体要求告知家长,让家长根据要求创设与之相适应的家庭环境,使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保持一致性、连续性,让幼儿在和谐友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我们还向家长积极推荐有关幼儿礼貌教育的故事书、动画片等,让幼儿在讲讲、看看、玩玩等亲子活动中学会运用礼貌用语,并树立学习的榜样。
  文明礼仪教育的过程是一个认识的过程,更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幼儿年龄小,做事缺乏持久性,为使文明礼仪教育成果转化为幼儿自觉的行为,教师和家长必须密切配合, 它需要我们采取多种方法,把文明礼仪教育贯穿于幼儿谈话、游戏、入园、离园、吃饭等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 把握一切教育契机,并注重教育的一贯性和一致性。坚持不懈地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始终,我们的文明礼仪才能内化为幼儿的需要,成为幼儿的一种生活态度与习惯,并逐步形成良好的品质,成为具有健康、个性、健全人格的人。
  由于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尚小,我们要采用晓之以理的启发引导法、动之以情的情景感染法、示之以范的榜样示范法、导之以行的行为训练法,让幼儿在游戏中锤炼,在活动中矫正,在实践中巩固。只要我们坚持不放弃,只要我们和家长携手共同努力,坚持从正面塑造幼儿良好的品质,启迪幼儿幼小的心灵,相信我们的礼仪教育一定会卓见成效的。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从高中生物实验课教学实践出发,摒弃传统教学的轻视思维能力培养和实验探究学习的倾向,从实践方面阐述在高中生物实验课教学的“问题导学法”实践探索,为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提供“问题导学法”应用的实践经验。  【关键词】高中生物 实验课 问题导学法 应用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252-02  问题导学法又称设问
油菜是世界性的油料作物,也是中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但长期以来,菌核病一直严重危害着油菜的生产,迄今为止,尚无有效的防治方法.该实验试图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将抗真菌肽
【摘要】“问题导学法”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本文从教师角度出发,结合教学实例,从问题创设、问题导入、问题生成等方面的教师教学行为进行阐述,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 生物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251-02  “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是指整个教学活动围绕着问题的创设、分析和解决,
【摘要】把学生培养成一个能发挥主动性的人,而不是一个被动的命令的接受者,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仅仅局限于课堂知识和教材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图书馆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和重要阵地,更是充分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素质教育 作用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256-02  引言:20世纪60年代以来,素
轴突生长抑制分子是成年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CNS)损伤后不能再生的重要因素之一。迄今已发现的来源于髓鞘的轴突生长抑制分子主要有三种:Nogo-A,MAG和Omgp,这三种分子有一个共同
金属硫化矿区酸性矿坑水中广泛存在着多种具有浸矿功能的自养菌和异养菌,Acidithiobacilius ferrooxidans和Acidiphilium spp.分别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本文主要从这两种菌的分
本文首次报道了甜菜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exiguamulticapsidnucleopolyhedrovirus,SeMNPV)感染诱导了斜纹夜蛾(Spodopteralitura)细胞发生凋亡,并对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
【摘要】高校图书馆肩负着文化传承服务育人的神圣使命,为教师、学生提供优质信息服务。然而由于主客观原因,造成了高校图书馆读者诚信缺失行为时有发生,对图书馆的健康运行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叙述了高校图书馆读者失信行为的表现和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策略,以期为我国高校图书馆读者诚信教育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浅析 图书馆 读者 诚信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
【摘要】初中阶段是启发学生心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阶段,此阶段的教学管理质量直接决定着学生素质能力发展的高低。充分认知现阶段初中教学管理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是教研人员应深入思考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初中教学 管理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封二-01  就现阶段的初中教学管理模式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