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问题导学”教学法是高中数学教师广泛应用于教学一线的教学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领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是目前最好的教学方法之一。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谈谈对这一教学方法的认识。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导学;探索与实践
目前,全国各地的高中数学教师进行数学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学成果也参差不齐,所以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亟待规范、统一。本文从介绍“问题导学”教学法入手,进一步阐述推广“问题导学”教学法的原因,最后提出了高中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实践“问题导学”教学法的方法。
一、“问题导学”教学法简介
“问题导学”教学法是一种以教学中所涉及的问题为载体,以教师教学为导向,以学生习得所学知识為目标的教学方法。它的具体做法是授课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本堂课知识所涉及的问题为载体和切入点,教师应用已有知识对学生进行解题思路和方法的启发,直至本次提出的问题被解决,学生主动掌握本课时所涉及的知识点。
“问题导学”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工作中所体现出的优点有以下几点:一是帮助教师和学生解决数学教学中的困难及突出问题,帮助学生掌握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二是帮助教师扩充教学方法,提升教师自身的教学素养和教学能力;三是帮助学生快速、高效地掌握学习过程中的知识点,提高学科成绩,提升自身的学科素养和学习能力。
二、初步推广“问题导学”教学法存在的不足之处
教师将“问题导学”教学法应用于高中数学教学工作中,在有效解决当前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的同时,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一是高中数学教师仍秉持着“重视教授,轻视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仍然使用“教师单纯讲授,学生单纯学习”的教学方法,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递减,学习成绩下降,由此打击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使得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二是教师陈旧的教学方法造成教学过程的随意性和教学结果的不全面性,容易造成教学知识点的遗漏,教学过程也缺乏标准,导致教学成果差;三是高中数学教师仍秉持着“高度重视教学理念,轻度重视教学实践”的工作理念,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将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讲述复杂难懂的专业理论上,缺乏对学习经验和学习案例的讲解及传授,这一做法导致学生成为知识理论的巨人和实践的矮子,完全应对不了高中数学考试以及日常生活中所涉及的数学问题。
三、高中数学“问题导学”教学法的实践方法
第一,高中数学教师应该进一步学习“问题导学”教学法的理论知识,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把自己变为教学工作的探索者、指导者、学习者和反思者,进一步加强日常教学工作中“教授与学习”的研究,科学地将两者区分开来,进一步深入解析“问题导学”教学法的本质,立足实际进行“问题导学”教学法的应用。
第二,高中数学教师应该进一步加强针对“问题导学”教学法的案例编写工作。导学案是教师进行“问题导学”教学法的媒介和基础,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在熟悉教材和教学目的的基础上,认真做好编写导学案的准备工作。教师在编写时要严格遵循主体性、探究性、引导性、参与性、实用性等原则。导学案的内容要包括应该学习的重难点知识,实用的学习方法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三个维度的目标。
第三,高中数学教师应该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中对所编写的教学导学案的使用力度与效度。教师编写出的导学案只有运用在教师的日常教学中才能发挥作用。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在课前向学生发放自己所编写的导学案,让学生自学或者完成课前预习的任务。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始终使学生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对已有的导学案提出问题,教师对其及时给出解答。在课堂授课结束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已有的导学案进行改正和补充。
总之,对高中数学“问题导学”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是一项需要不断推进的工作,笔者希望更多有志之士能够参与其中,为提高我国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黄河清.高中数学“问题导学”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J].中学教学参考,2015(2).
[2]赵成恳.高中数学主体性教学法的模式构建与实践探索[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2.
[3]赵煜政.高中数学导学案中“导”的教学实践与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导学;探索与实践
目前,全国各地的高中数学教师进行数学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学成果也参差不齐,所以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亟待规范、统一。本文从介绍“问题导学”教学法入手,进一步阐述推广“问题导学”教学法的原因,最后提出了高中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实践“问题导学”教学法的方法。
一、“问题导学”教学法简介
“问题导学”教学法是一种以教学中所涉及的问题为载体,以教师教学为导向,以学生习得所学知识為目标的教学方法。它的具体做法是授课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本堂课知识所涉及的问题为载体和切入点,教师应用已有知识对学生进行解题思路和方法的启发,直至本次提出的问题被解决,学生主动掌握本课时所涉及的知识点。
“问题导学”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工作中所体现出的优点有以下几点:一是帮助教师和学生解决数学教学中的困难及突出问题,帮助学生掌握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二是帮助教师扩充教学方法,提升教师自身的教学素养和教学能力;三是帮助学生快速、高效地掌握学习过程中的知识点,提高学科成绩,提升自身的学科素养和学习能力。
二、初步推广“问题导学”教学法存在的不足之处
教师将“问题导学”教学法应用于高中数学教学工作中,在有效解决当前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的同时,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一是高中数学教师仍秉持着“重视教授,轻视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仍然使用“教师单纯讲授,学生单纯学习”的教学方法,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递减,学习成绩下降,由此打击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使得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二是教师陈旧的教学方法造成教学过程的随意性和教学结果的不全面性,容易造成教学知识点的遗漏,教学过程也缺乏标准,导致教学成果差;三是高中数学教师仍秉持着“高度重视教学理念,轻度重视教学实践”的工作理念,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将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讲述复杂难懂的专业理论上,缺乏对学习经验和学习案例的讲解及传授,这一做法导致学生成为知识理论的巨人和实践的矮子,完全应对不了高中数学考试以及日常生活中所涉及的数学问题。
三、高中数学“问题导学”教学法的实践方法
第一,高中数学教师应该进一步学习“问题导学”教学法的理论知识,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把自己变为教学工作的探索者、指导者、学习者和反思者,进一步加强日常教学工作中“教授与学习”的研究,科学地将两者区分开来,进一步深入解析“问题导学”教学法的本质,立足实际进行“问题导学”教学法的应用。
第二,高中数学教师应该进一步加强针对“问题导学”教学法的案例编写工作。导学案是教师进行“问题导学”教学法的媒介和基础,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在熟悉教材和教学目的的基础上,认真做好编写导学案的准备工作。教师在编写时要严格遵循主体性、探究性、引导性、参与性、实用性等原则。导学案的内容要包括应该学习的重难点知识,实用的学习方法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三个维度的目标。
第三,高中数学教师应该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中对所编写的教学导学案的使用力度与效度。教师编写出的导学案只有运用在教师的日常教学中才能发挥作用。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在课前向学生发放自己所编写的导学案,让学生自学或者完成课前预习的任务。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始终使学生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对已有的导学案提出问题,教师对其及时给出解答。在课堂授课结束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已有的导学案进行改正和补充。
总之,对高中数学“问题导学”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是一项需要不断推进的工作,笔者希望更多有志之士能够参与其中,为提高我国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黄河清.高中数学“问题导学”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J].中学教学参考,2015(2).
[2]赵成恳.高中数学主体性教学法的模式构建与实践探索[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2.
[3]赵煜政.高中数学导学案中“导”的教学实践与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