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82年的守望相助!拉贝后人向中国求援抗疫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wachse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2年前,1937年底,侵华日军制造了南京大屠杀,有一个叫约翰·拉贝的德国人,他召集一群正直的国际友人在南京成立了安全区,这个安全区保護了二十多万中国人。
  近日,央视新闻节目中,中国驻德国大使吴恳讲述了这样一场跨越82年的守望相助的故事,事件的主角就是中国人都熟知的约翰·拉贝的孙子托马斯·拉贝 ,在目前全球的抗疫奋战当中,身为医生的托马斯·拉贝向中国求援,而浙江药企得知此事决定免费赠药。
  事件还原
  约翰·拉贝,是生于汉堡市的德国商人,当时是德国西门子公司驻南京办事处的负责人。南京大屠杀期间他不顾个人安危留守南京,和其他几位国际友人共同建立南京国际安全区,并担任负责人,安全区曾收容解救超过20万中国难民。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里,有一尊约翰·拉贝头戴钢盔、写日记的雕像。其所著《拉贝日记》是南京大屠杀最重要、最详实的史料之一,他被称为“中国辛德勒”。
  作为约翰·拉贝的孙子,托马斯·拉贝同时具有“南京荣誉市民”“中国近现代史客座教授”等身份,他在德国海德堡成立了约翰·拉贝交流中心。他曾说,要避免战争,必须与其他国家的人民和平共处,对于曾经犯下的错误深刻反省和道歉,这是德国人战后得到的最宝贵的教训。他还是国际知名妇产科内分泌及生殖专家,是北京妇产医院的客座教授。他多年来致力于中德友好与世界和平,201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2018年获中国政府友谊奖。
  托马斯·拉贝曾经把《拉贝日记》的复印件赠给中国和日本驻德国大使馆,供两国历史学家研究使用。他一直希望利用自己“南京荣誉市民”、拉贝嫡孙等身份,促成南京和广岛这两个饱受战争摧残的城市结为友好城市,推动中日民族和解。
  2019年,歌剧《拉贝日记》在柏林国家大剧院开始欧洲首演时,托马斯·拉贝也亲临观看,现场他激动地说:歌剧的内容和对白都还原了真实历史,我代表拉贝家族每个成员对剧组表示深深的感谢。
  学生例文
  遥远的相似
  □浙江省新昌中学
其他文献
庄仕华是武警新疆总队医院的一名肝胆科医生,他小时候家里窮,靠国家资助才从小学读到高中,然后从军,学医。毕业后,庄仕华选择了到胆结石和肝包虫病高发区的新疆工作,一待就是47年。他参与治疗了13万多名肝胆病患者,用自己的执着和专业,创下了12万例胆囊手术无一意外的医学记录。  作为一名医生,手术最重要的是技术精准娴熟。为了练习操作,庄仕华在一个箱子上打三个孔,再放入一串葡萄,然后器械伸进去,练习剥葡萄
【例文】  一考生  泱泱华夏五千年文明,从遥远的远古时代走到今天,音乐早已伴随着中国走过了无数兴衰,见证了中国的发展,见证了中国人民一步步的转变,而今为响应国家之号召,我们青年人当发时代最强音。  忆往昔,音乐一度成为权利的象征。古时只有王公贵族才可享受音乐,编钟等乐器更是地位的象征。然而,随着民歌的兴起,音乐更多地体现了时代的特征和人民的精神面貌,是一个时代最真实的写照。  一方面,音乐最真实
我总以为,要成诗,无非两条路,一曰清白仙境,一曰烟火人间。自古以来,诗人已将那万世自洁身、不受流俗侵的自然风物的清白境写尽,相比之下,街市这个散发着烟火气的迷人地,却往往被忽略。  街市如诗,自古已然。  一串串红灯笼悬挂在微微弯翘的房檐上,一阵阵吆喝南腔北调、五花八门,不远处的河水还未入眠,轻轻地载着一只木船,船夫正急着卸下新鲜的货物。一个酒馆刚刚打烊,浑身沾满肉米香的店小二弓了一天腰,終于能直
“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狄更斯在《双城记》的开头写下的这段名言,用来描述疫情的当下尤为贴切。或许,从来没有一个时刻像今天这般,城市生活几近停摆,经济发展暂时停滞,消费和娱乐都被迫按下暂停键……自从武汉封城的那一天起,我们就跟灾难一起被关在了静默中。向外探索
2016年8月,村田沙耶香的小说《便利店人生》获得日本一项重要的文学奖——芥川龙之介奖。  《便利店人生》小说的主人公原型,就是村田沙耶香自己。村田沙耶香读大学时就觉得自己与充满就业、结婚、生子等种种“正经事”的社会格格不入,所以毕业后选择去一家便利店打工,并且一打就是十几年。  村田沙耶香喜爱文学。她每天凌晨2时起床,写作到6时,然后去便利店上班;下午1时下班之后,她又接着笔耕,直到晚上9时睡觉
一副耳机,通常搭在右边,左耳留给世界。必要的风声雨声、树叶划过风时将其团团挤住的嬉笑,以及总不能让人觉得你是一个很失礼的小姑娘。阿姨好,叔叔好,你们好。人们把这叫作礼仪,且要求笑容灿烂,露齿为佳。短短几秒的会见,却常要令另一端世界重新来过。同一段旋律播放多次,也因事件的发生叠加与初不同。最终的结果通常是耳机依旧半晃半搭,却早因疲倦而缄口消声。暮云经营过傍晚便毫不犹豫地卸去粉红的眼妆,朴素沉静中渐没
声音,刺穿了寂静和缄默;文字,打破了脑中禁锢的囹圄。  对正常人而言,发声是件再简单不过的小事,但发声亦是件难事,因为入心之声不易感知与探求。发声,令人深思。  为何发声?一曰怀古,古时有人好游历河山,见过往名人旧景,不禁感叹万千,前有西汉扬雄作《反离骚》以凭吊屈子,后亦有唐朝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叹岁月变迁。怀古,亦伤今。白居易亲见农人贫苦,心生怜悯而作《观刈麦》;韩愈不得重用而写《马说》来叹“千
一位随机选取的微博用户,他拥有999个粉丝,和已达上限的2000个关注。他每日跟随关注人的万千发帖,过着一种应接不暇的“生活方式外包式生活”。跟随养生ID吃三餐和确定睡觉的时间;跟随阅读ID,随时放下左手的书,右手点击亚马逊;跟随电影ID,告诉自己“哦,我一生还有一百部该看的电影”;跟随星座ID,同水逆的男友分手;跟随财经ID,把攒来出国的钱,去读个国产商学院;跟随忽左忽右公知ID,动辄颠覆一下自
文题  所谓“我在”,是“我在场”,是我在看,在听,在感受,在参与。你我都置身于这大历史的现场。历史的书写者永远是你我这样的人。  请结合以上材料,以“我与大历史的现场”为主题,写一篇国旗下讲话的文稿,表达你的感受和思考。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很荣幸能在此与大家分享一些个人浅见与感悟,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置身历史,吾道不孤”。  在2021年的新年献词中,《南方周末》
2020年年初武汉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照顾外婆夏艳文,同样感染新冠肺炎的吴尚哲申请从方舱医院搬去火神山医院。她在微博上用“阿念”的名字记录下这一切,被称为“火神山女孩”。  不幸的是,2020年3月6日凌晨,夏艳文在火神山医院重症监护室去世。尊重外婆生前想要捐献器官的愿望,吴尚哲手写了一份志愿捐献说明。可因为签字捐献了外婆的遗体,她的微博在收到祝愿和点赞的同时,也收到大量私信谩骂,说她为了炒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