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很多高中学生渴望自己能够独立阅读英文报刊,开阔视野,获取知识。高中英语新课程的重要目标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让学生成为自主发展的主人。因此,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英语自主阅读能力。教师应该顺应学生需要,以学定教,有效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本文结合新课程实践,阐述了培养高中生英语自主阅读能力的有关途径和策略问题,并且探讨了相关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自主阅读 能力培养 途径策略 注意事项
一、顺应学生需要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必要性
高中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知识和心理发展达到一定的水平,基本具备了能学、会学的能力,渴望自己能够独立阅读英文报刊,开阔视野,获取知识。但是自主阅读的障碍重重,需要教师进一步的培养。并且进入高中的学生都有学习的愿望,内在的学习动机较强,想学。有了想学的前提为基础,使自我意识不断增强的高中学生就能够坚持学,所以高中阶段应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最佳时间。阅读在英语学习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可以使学过的语言知识得到复习巩固,使语言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英语自主阅读能力”。 同时,在高考试卷中,阅读题量逐渐增加,阅读能力要求逐渐提高,对阅读能力的考查是整个卷面的重点。可见,高中英语新课改要求学生成为学习和自身发展的主人。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由他主学习变为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变革上。因此,教师应该顺应学生需要,立足课堂,以学定教,依托教材有效地开展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
反观当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是模式单一,有的教师由于教学任务紧和为备战高考等客观所牵制,往往采用大量阅读,大量做题的办法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一时奏效,但未能够培养起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从长远来看,未能达到培养终身受益的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能力。教师缺乏对学生阅读策略的指导,阅读理解技巧的传授和阅读方法的归纳。学生也过分依赖母语。有的教师担心学生听不懂,讲了英语后通常再用中文翻译一遍,使学生养成用汉语学习英语的习惯。
二、培养高中生英语自主阅读能力的途径和策略
自主阅读能力是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制订并完成具体阅读目标的能力。因而自主阅读能力是一个综合概念,主要指运用语言知识、语言能力和阅读技巧以一定的速度进行成功阅读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主要途径和策略是:
1、调动情感,激发阅读。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了适合的情感,具有了宽松和谐心理气氛,就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并处于自觉能动的氛围。例如组织MODULE1 UNIT1主要介绍了有关俄罗斯遗失琥珀屋的轶闻的课文 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的教学,笔者就关注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用文本让学生猜测世界文化遗址作为导入,激发学生的动机兴趣。并且guessing game与学生以前参与的活动相类似,所以,学生积极性非常高,为顺利导入课文打下基础。另外,同时考虑到学生上课时会感到紧张,所以用“Are you nervous? Me, too.”来消除师生上研讨课的紧张情绪,充分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加上一句“I am sure all of you will also do a good job today”,更是营造出一种相互接纳、理解和支持的课堂氛围。在处理课文中的人物和事件的时候,笔者对教材提供的连线题进行了适当的改编,呈现重点词组和图片让学生来猜测文中的人物角色。Guessing game再次触动学生的情绪,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这一预设同时也体现了教师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正确认识、理解、解读教材,灵活地和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达到较好的效果。另外,在开展自主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自始至终面带微笑,营造了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唤起了学生的“学”趣,增强了自主阅读的有效性。
2、渗透背景,丰富知识。丰富学生的阅读背景知识,有助于学生自主阅读理解文章。主要做法是:
⑴进行中外文化背景知识的引入及对比。学生通常都是因缺乏足够的文化背景知识而阻碍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如下面这个英文句子:“Look at that lady all in white walking at the head of the procession! 如在中国文化中,这大概是对一个出殡仪式的描写了。而对西方人来说,这也许是个婚礼描写。西方人举行婚礼时,新娘总穿白色衣服”。如新课标MODULE3 UNIT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 我们完全可以介绍西方国家的一些节日,如Christmas, Easter、Thanks Giving Day, Carnival等背景知识。这样使学生既学习了语言,又了解了文化。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将教学内容与知识面的扩大结合起来,加强学生对所读材料的理解,消化和吸收。在注意语言知识讲授的同时,以多种渠道、多种方法向学生传授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知识的介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大脑中有用信息的储备量,不断充实他们的知识图式,切实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⑵有效运用图片和实物演示。人教新课标版的高中英语教材中,基本上每篇课文都有插图。教师可将此作为引子,利用插图让学生展开想象。例如教Yuan Longping课文前,教师在课堂上出示一幅袁隆平观察杂交水稻的图像或一幅袁隆平的头像;教Charlie Chaplin时,教师出示卓别林的全身画像,或帽子、皮鞋、拐杖等实物;如为了使课堂更具节奏感,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的食物图片帮助学生有效率地进入新课标MODULE3 UNIT2 主题。总之,直观教学能把课文中描述的内容具体形象化,帮助学生接受和理解所学的内容。在教授阅读课文时,有的放矢地利用与阅读有关的图片,教学光盘,制作相关的幻灯片,影片,事件等向学生介绍背景知识,逐步引入课文话题,让学生适度地了解话题内容,激活学生已有的,与课文有关的知识网络,使其产生通过阅读以了解更多信息的愿望,为下一步教学铺平道路。
3、指导策略,强化阅读。学习策略有利于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把“学习策略”确定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主要目标之一。把“以学定教”作为新基点,教师应该更多地关注和强调学生阅读的过程与方法,着眼于学生的学,关注学生的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⑴指导学生利用标题进行predict。课文的标题体现了文章的主旨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在阅读正文之前,教师可设计一些题目,引导学生从观察分析标题入手,根据自己对于类似文章的“图式”,对文章的内容做出判断。这样,他们就可以将自己的预测与课文实际表达的内容加以比较,从而达到对文章内容深层次的理解。例如在根据标题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进行predict的时候,刚开始学生感到有点迷茫。此时,教师就给学生一个“支架”,和学生一起讨论了如何提问题,引导学生用when,what,who,how等疑问词,从amber,the amber room, in search of 几个角度进行猜测,教师的鼓励、启发、引导和帮助,激活了学生内在的知识储备,受到启迪的学生们一下子打开了思路,思维非常活跃,提出了许多问题,课堂氛围很好。其间,学生的思维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在从“想不出”到“想出来”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在此教学中,教师重点从教师的“教”转移到学生的“学”上,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⑵利用主题句和关键词进行阅读导引。主题句的特点是结构简单,用词普通。它涵盖着段落的议题和中心思想。根据主题句往往可以预测整段的内容,将各段的主题句进行归纳便可得到整篇的梗概。主题句一般是每段的第一句,应多加注意。
关键词是与文章主题紧密相关的词语,因此能激活图式。阅读前,教师有意识地仔细选出关键词语(不一定是生词),注意少而精,发动学生讨论,并因势利导,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把他们的思路引到文章的脉络上。如在阅读Earthquakes这篇文章时,不妨给出学生如下的关键词,引导学生去思考、讨论。Earthquake-frightening-flood, heavy rain,thunder storm,hurricane, death,destroy, crash,in ruins,cause,environment,rescue, dig out, a great number of.
⑶借助概念图为学生阅读搭建“支架”。
概念图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策略,能促使学生整合新旧知识、建构知识网络,理清文章结构,进而从整体上把握写作者的思路和梳理关键信息,更有效地理解文章和学习英语。同时,有利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能提供和创造大量机会,让学生大胆地、有效地实现思维共享,思想交流。例如在必修II第1单元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阅读教学中,教师借助概念图的预测策略问学生:
We can predict what the text is about from the title as well as the first sentence, for it is usually the topic sentence. When I was reading the first sentence: “…an amazing history”, I couldn’t help asking myself: Will the text mainly deal with the “amazing” history? If so, what details can I predict? Then what can we predict according to the word---“history”?
Ss: …(no reply)
T: What is related to “history”? When you reading a period of history, what will you read?
S1: time.
S2: background.
Ss: place, people, event…
T: Quite right. Since it’s an amazing history, lets draw the concept map together.
这个概念图也可用以对整篇文章的框架和主要内容的梳理,使学生形成对课文的整体概念。
教师要求学生根据关键词汇amazing history 进行预测,刚开始学生感到有点迷茫,不知道如何入手。此时,教师就给学生一个“脚手架”,和学生一起讨论了如何提问题,引导学生用when,what,who,how等疑问词着手。教师的鼓励、启发、引导和帮助,激活了学生内在的知识储备,受到启迪的学生们一下子打开了思路,然后再让他们验证自己的猜测是否得到印证。学生的思维在构建概念图的过程中,也就是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在从“想不出”到“想出来”的过程中得到发展。概念图激活了学生原有的背景图式,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学生阅读时的被动局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多元阅读,扩大词汇。阅读和阅读教学是学生获得基本的词汇,语法,结构及阅读技巧和方法的重要的渠道,而要达到自主阅读的水平,仅有课本阅读是不够的。课本阅读是课外阅读的保证,课外阅读是课本阅读的拓展与延伸,课外阅读可使学生复习、巩固、掌握课内的词汇、语法句型结构及阅读方法。因为阅读能力的提高是靠: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所以课外阅读又是提高阅读能力的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因为没有大量的阅读就不可能迅速有效的扩大词汇,没有足够的词汇量就谈不上快速阅读,提高阅读能力。其中词汇量对阅读理解起着关键作用:词汇量大的读者阅读的速度和理解的程度要优于词汇量小的读者。所以教师既要保证课本阅读教学,还必须发展课外多元阅读活动,如报刊阅读、杂志阅读、网上阅读等让学生积累阅读经验,接触不同话题、文体的文章,积累各类词汇。同时课外阅读最能充分体现学习的自主性,学生可以自由的选择阅读材料,发展自己的阅读爱好,在阅读中不自觉中提高了英语阅读水平又培养了学英语的兴趣,有了兴趣才有了学习的保证,所以培养自主阅读能力必须从课本的单一阅读转向课外的多元阅读,进而在阅读中有效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实现自主阅读的良性循环。
三、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深层次思考
1、遵循语言学习的一般规律
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既是教师的认识过程,更应是学生的认识过程,让学生在课堂上沿着:感知、理解、巩固和运用四个阶段发展,做到循循善诱,循序渐进,步步深入,坚持不懈。
2、有效实施整体教学,培养语篇水平上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要对课文在内容上的逻辑联系,在语言上的句、段连接手段进行分析和学习,达到对作者的写作方法、写作意图的了解,学会与作者进行有效的交流。所以课文整体要求教师应越多的为学生提供让学生通过句子,特别是篇章来理解文章的机会,以激发他们的注意、想象、思维、记忆等能力的运用,提高他们用英语进行真实交际的能力。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给教师一定的自由发挥的空间,教师应不满足于掌握课文中的基础知识,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善于利用教材中的语言材料,挖掘其中蕴含的语言和文化知识。特别是阅读课的主体性活动完成后,思维扩展活动应该紧紧跟上,使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发展思维。
3、教师必须坚持自己的主导地位,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起的主导作用。在自主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给学生阅读提供足够的阅读材料;方法指导;更重要的是督促和监督学生完成阅读任务;引导学生体验在阅读中建构知识,获得知识的过程,从而体验到获得知识的经验和快乐,为今后学习积累经验。也就是说,教师要善于引导,善于提出问题,使学生学会把握重难点。不仅授之以渔,而且授之以渔,激发兴趣,活跃思维,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总之,教师要针对学生实际的“学情”,从“全人”的视角关注学生的情感,加强学习策略的指导,大力实施多元阅读,促使自主阅读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进而有效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董燕萍.心理语言学与外语教学[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2]金延风,吴希红.自主与引导——基于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引导策略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楼青.英语阅读模式与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J].零陵学院学报,2005,(1).
[4]李锐.倡导英语自主阅读 提升综合语言能力[J].吉林教育,2011,(23).
[5]陈改红.自主阅读教学在高中英语新课程课堂上的实现与提升[J].英语广场,2012,(1).
关键词:自主阅读 能力培养 途径策略 注意事项
一、顺应学生需要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必要性
高中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知识和心理发展达到一定的水平,基本具备了能学、会学的能力,渴望自己能够独立阅读英文报刊,开阔视野,获取知识。但是自主阅读的障碍重重,需要教师进一步的培养。并且进入高中的学生都有学习的愿望,内在的学习动机较强,想学。有了想学的前提为基础,使自我意识不断增强的高中学生就能够坚持学,所以高中阶段应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最佳时间。阅读在英语学习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可以使学过的语言知识得到复习巩固,使语言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英语自主阅读能力”。 同时,在高考试卷中,阅读题量逐渐增加,阅读能力要求逐渐提高,对阅读能力的考查是整个卷面的重点。可见,高中英语新课改要求学生成为学习和自身发展的主人。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由他主学习变为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变革上。因此,教师应该顺应学生需要,立足课堂,以学定教,依托教材有效地开展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
反观当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是模式单一,有的教师由于教学任务紧和为备战高考等客观所牵制,往往采用大量阅读,大量做题的办法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一时奏效,但未能够培养起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从长远来看,未能达到培养终身受益的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能力。教师缺乏对学生阅读策略的指导,阅读理解技巧的传授和阅读方法的归纳。学生也过分依赖母语。有的教师担心学生听不懂,讲了英语后通常再用中文翻译一遍,使学生养成用汉语学习英语的习惯。
二、培养高中生英语自主阅读能力的途径和策略
自主阅读能力是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制订并完成具体阅读目标的能力。因而自主阅读能力是一个综合概念,主要指运用语言知识、语言能力和阅读技巧以一定的速度进行成功阅读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主要途径和策略是:
1、调动情感,激发阅读。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了适合的情感,具有了宽松和谐心理气氛,就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并处于自觉能动的氛围。例如组织MODULE1 UNIT1主要介绍了有关俄罗斯遗失琥珀屋的轶闻的课文 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的教学,笔者就关注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用文本让学生猜测世界文化遗址作为导入,激发学生的动机兴趣。并且guessing game与学生以前参与的活动相类似,所以,学生积极性非常高,为顺利导入课文打下基础。另外,同时考虑到学生上课时会感到紧张,所以用“Are you nervous? Me, too.”来消除师生上研讨课的紧张情绪,充分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加上一句“I am sure all of you will also do a good job today”,更是营造出一种相互接纳、理解和支持的课堂氛围。在处理课文中的人物和事件的时候,笔者对教材提供的连线题进行了适当的改编,呈现重点词组和图片让学生来猜测文中的人物角色。Guessing game再次触动学生的情绪,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这一预设同时也体现了教师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正确认识、理解、解读教材,灵活地和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达到较好的效果。另外,在开展自主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自始至终面带微笑,营造了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唤起了学生的“学”趣,增强了自主阅读的有效性。
2、渗透背景,丰富知识。丰富学生的阅读背景知识,有助于学生自主阅读理解文章。主要做法是:
⑴进行中外文化背景知识的引入及对比。学生通常都是因缺乏足够的文化背景知识而阻碍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如下面这个英文句子:“Look at that lady all in white walking at the head of the procession! 如在中国文化中,这大概是对一个出殡仪式的描写了。而对西方人来说,这也许是个婚礼描写。西方人举行婚礼时,新娘总穿白色衣服”。如新课标MODULE3 UNIT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 我们完全可以介绍西方国家的一些节日,如Christmas, Easter、Thanks Giving Day, Carnival等背景知识。这样使学生既学习了语言,又了解了文化。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将教学内容与知识面的扩大结合起来,加强学生对所读材料的理解,消化和吸收。在注意语言知识讲授的同时,以多种渠道、多种方法向学生传授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知识的介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大脑中有用信息的储备量,不断充实他们的知识图式,切实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⑵有效运用图片和实物演示。人教新课标版的高中英语教材中,基本上每篇课文都有插图。教师可将此作为引子,利用插图让学生展开想象。例如教Yuan Longping课文前,教师在课堂上出示一幅袁隆平观察杂交水稻的图像或一幅袁隆平的头像;教Charlie Chaplin时,教师出示卓别林的全身画像,或帽子、皮鞋、拐杖等实物;如为了使课堂更具节奏感,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的食物图片帮助学生有效率地进入新课标MODULE3 UNIT2 主题。总之,直观教学能把课文中描述的内容具体形象化,帮助学生接受和理解所学的内容。在教授阅读课文时,有的放矢地利用与阅读有关的图片,教学光盘,制作相关的幻灯片,影片,事件等向学生介绍背景知识,逐步引入课文话题,让学生适度地了解话题内容,激活学生已有的,与课文有关的知识网络,使其产生通过阅读以了解更多信息的愿望,为下一步教学铺平道路。
3、指导策略,强化阅读。学习策略有利于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把“学习策略”确定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主要目标之一。把“以学定教”作为新基点,教师应该更多地关注和强调学生阅读的过程与方法,着眼于学生的学,关注学生的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⑴指导学生利用标题进行predict。课文的标题体现了文章的主旨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在阅读正文之前,教师可设计一些题目,引导学生从观察分析标题入手,根据自己对于类似文章的“图式”,对文章的内容做出判断。这样,他们就可以将自己的预测与课文实际表达的内容加以比较,从而达到对文章内容深层次的理解。例如在根据标题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进行predict的时候,刚开始学生感到有点迷茫。此时,教师就给学生一个“支架”,和学生一起讨论了如何提问题,引导学生用when,what,who,how等疑问词,从amber,the amber room, in search of 几个角度进行猜测,教师的鼓励、启发、引导和帮助,激活了学生内在的知识储备,受到启迪的学生们一下子打开了思路,思维非常活跃,提出了许多问题,课堂氛围很好。其间,学生的思维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在从“想不出”到“想出来”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在此教学中,教师重点从教师的“教”转移到学生的“学”上,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⑵利用主题句和关键词进行阅读导引。主题句的特点是结构简单,用词普通。它涵盖着段落的议题和中心思想。根据主题句往往可以预测整段的内容,将各段的主题句进行归纳便可得到整篇的梗概。主题句一般是每段的第一句,应多加注意。
关键词是与文章主题紧密相关的词语,因此能激活图式。阅读前,教师有意识地仔细选出关键词语(不一定是生词),注意少而精,发动学生讨论,并因势利导,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把他们的思路引到文章的脉络上。如在阅读Earthquakes这篇文章时,不妨给出学生如下的关键词,引导学生去思考、讨论。Earthquake-frightening-flood, heavy rain,thunder storm,hurricane, death,destroy, crash,in ruins,cause,environment,rescue, dig out, a great number of.
⑶借助概念图为学生阅读搭建“支架”。
概念图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策略,能促使学生整合新旧知识、建构知识网络,理清文章结构,进而从整体上把握写作者的思路和梳理关键信息,更有效地理解文章和学习英语。同时,有利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能提供和创造大量机会,让学生大胆地、有效地实现思维共享,思想交流。例如在必修II第1单元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阅读教学中,教师借助概念图的预测策略问学生:
We can predict what the text is about from the title as well as the first sentence, for it is usually the topic sentence. When I was reading the first sentence: “…an amazing history”, I couldn’t help asking myself: Will the text mainly deal with the “amazing” history? If so, what details can I predict? Then what can we predict according to the word---“history”?
Ss: …(no reply)
T: What is related to “history”? When you reading a period of history, what will you read?
S1: time.
S2: background.
Ss: place, people, event…
T: Quite right. Since it’s an amazing history, lets draw the concept map together.
这个概念图也可用以对整篇文章的框架和主要内容的梳理,使学生形成对课文的整体概念。
教师要求学生根据关键词汇amazing history 进行预测,刚开始学生感到有点迷茫,不知道如何入手。此时,教师就给学生一个“脚手架”,和学生一起讨论了如何提问题,引导学生用when,what,who,how等疑问词着手。教师的鼓励、启发、引导和帮助,激活了学生内在的知识储备,受到启迪的学生们一下子打开了思路,然后再让他们验证自己的猜测是否得到印证。学生的思维在构建概念图的过程中,也就是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在从“想不出”到“想出来”的过程中得到发展。概念图激活了学生原有的背景图式,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学生阅读时的被动局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多元阅读,扩大词汇。阅读和阅读教学是学生获得基本的词汇,语法,结构及阅读技巧和方法的重要的渠道,而要达到自主阅读的水平,仅有课本阅读是不够的。课本阅读是课外阅读的保证,课外阅读是课本阅读的拓展与延伸,课外阅读可使学生复习、巩固、掌握课内的词汇、语法句型结构及阅读方法。因为阅读能力的提高是靠: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所以课外阅读又是提高阅读能力的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因为没有大量的阅读就不可能迅速有效的扩大词汇,没有足够的词汇量就谈不上快速阅读,提高阅读能力。其中词汇量对阅读理解起着关键作用:词汇量大的读者阅读的速度和理解的程度要优于词汇量小的读者。所以教师既要保证课本阅读教学,还必须发展课外多元阅读活动,如报刊阅读、杂志阅读、网上阅读等让学生积累阅读经验,接触不同话题、文体的文章,积累各类词汇。同时课外阅读最能充分体现学习的自主性,学生可以自由的选择阅读材料,发展自己的阅读爱好,在阅读中不自觉中提高了英语阅读水平又培养了学英语的兴趣,有了兴趣才有了学习的保证,所以培养自主阅读能力必须从课本的单一阅读转向课外的多元阅读,进而在阅读中有效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实现自主阅读的良性循环。
三、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深层次思考
1、遵循语言学习的一般规律
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既是教师的认识过程,更应是学生的认识过程,让学生在课堂上沿着:感知、理解、巩固和运用四个阶段发展,做到循循善诱,循序渐进,步步深入,坚持不懈。
2、有效实施整体教学,培养语篇水平上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要对课文在内容上的逻辑联系,在语言上的句、段连接手段进行分析和学习,达到对作者的写作方法、写作意图的了解,学会与作者进行有效的交流。所以课文整体要求教师应越多的为学生提供让学生通过句子,特别是篇章来理解文章的机会,以激发他们的注意、想象、思维、记忆等能力的运用,提高他们用英语进行真实交际的能力。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给教师一定的自由发挥的空间,教师应不满足于掌握课文中的基础知识,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善于利用教材中的语言材料,挖掘其中蕴含的语言和文化知识。特别是阅读课的主体性活动完成后,思维扩展活动应该紧紧跟上,使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发展思维。
3、教师必须坚持自己的主导地位,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起的主导作用。在自主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给学生阅读提供足够的阅读材料;方法指导;更重要的是督促和监督学生完成阅读任务;引导学生体验在阅读中建构知识,获得知识的过程,从而体验到获得知识的经验和快乐,为今后学习积累经验。也就是说,教师要善于引导,善于提出问题,使学生学会把握重难点。不仅授之以渔,而且授之以渔,激发兴趣,活跃思维,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总之,教师要针对学生实际的“学情”,从“全人”的视角关注学生的情感,加强学习策略的指导,大力实施多元阅读,促使自主阅读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进而有效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董燕萍.心理语言学与外语教学[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2]金延风,吴希红.自主与引导——基于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引导策略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楼青.英语阅读模式与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J].零陵学院学报,2005,(1).
[4]李锐.倡导英语自主阅读 提升综合语言能力[J].吉林教育,2011,(23).
[5]陈改红.自主阅读教学在高中英语新课程课堂上的实现与提升[J].英语广场,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