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元祐时苏轼于翰林学士承旨任上奉敕撰成 《上清储祥宫碑》.在政治的语境中,该文宣扬了元祐之政的导向,但于随后的绍述时代即遭禁毁,显露出词臣应制之作工具功用的短暂性.在文化的语境中,该文撰成于苏轼文宗位望形成、确立之时,在北宋士人的文事活动中,成为被称赏追慕的对象,体现出文宗之于政治的超然性.及至后代,该文在文化上的影响依然延续,彰显了苏轼文宗位望超越朝代更迭的“不朽”意义.《上清储祥宫碑》于苏轼词臣衔职与文宗位望的交错分合之际,揭示出其文学形象复杂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