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的德性观念

来源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tongzhix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说新语》持有两种德性标准,礼法标准反映了社会成员对承担及履行义务的思索,反礼法标准反映了个人对心智自由发展的要求。与两种标准对应,《世说新语》分别赞扬了个人人格的两个方面:品质的卓越性与心智的特异性。两种标准都以体现了“道”的要求而获得践行的合理性,并且都使践行者产生了追求行为纯粹性的冲动。
其他文献
明清广东经济的大开发已向人们敲响警钟,人类不能只向大自然索取,更要保护大自然,否则必定会遭受大自然的报复。当时虽然许多有识之士积极倡导环境保护,但由于缺乏科学的指导思想
【摘要】“实习支教与置换教师”作为解决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英语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这一长期制约农村教育的根本问题。本人从自身支教经验出发,试探一些走出贫困农村中学英语教学困境的途径。    2006年2月26日,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意见》,随后各省市相继出台了相关意见或实施方案,规定“城镇中小学教师和高校新聘青年教师支教期限应不少于1年
本文主要以佛教心理学对人生的启迪进行分析。佛教心理学是心灵的科学;佛教对人生乃至对一切有情的"喜怒哀乐"的根源在哪里?这个问题早在2500多年前,释迦牟尼佛就已经给出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