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相关肠道病毒及疫苗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qid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8年安徽阜阳暴发肠道病毒A群71型(enterovirus A71,EV-A71)引起的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疫情后,我国与东南亚地区成为HFMD流行区,疫情的流行推动了HFMD相关肠道病毒的基础研究和疫苗研发.2016年单价EV-A71全病毒灭活疫苗上市,由EV-A71感染引起的HFMD的发病率、重症率和病死率降低.然而,2012年前后,中国HFMD相关肠道病毒的病原谱发生了改变,非EV-A71、非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CV-A16)逐步替代EV-A71和CV-A16成为主要病原体,其中包括CV-A6和CV-A10及其他血清型.单价EV-A71灭活疫苗难以预防由其他血清型引起的HFMD.含EV-A71和其他几种主要血清型的多价疫苗研发,已成为公认的预防HFMD、控制肠道病毒传播、延缓变异和重组株出现的手段.本文就肠道病毒的流行病学、分子生物学及相关疫苗,特别是多价疫苗的研究进展和面临的挑战作一综述.
其他文献
人工智能(AI)是第四次产业革命的核心,但也为伦理道德规范和社会治理带来了挑战.文章在阐释当前人工智能伦理风险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对人工智能伦理准则、治理原则和治理进路的一些共识,提出了以“共建共治共享”为指导理论,逐渐建设形成包含教育改革、伦理规范、技术支撑、法律规制、国际合作在内的多维度伦理治理体系等对策建议.
中国中央和地方的“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发展未来产业.文章通过世界主要国家未来产业发展部署展开分析,以期为中国未来产业的发展提供决策参考.通过收集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韩国、俄罗斯共7个国家22个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对未来产业的概念、特征、战略意义和趋势进行分析,详细研究了这7个国家未来产业的部署,总结了各国发展未来产业的经验,并对我国发展未来产业提出3点启示:未来产业发展应上升为国家战略并统筹编制我国未来产业发展规划与路线图,中国科学院等智库应针对未来产业系统开展研究,以及加大对未来产业关键技术
伴随着数字化转型和数字中国的建设,一个与现实世界平行的数字世界正在诞生.历史地看,数字塑造了我们对世界和人类自己的认知.数字化转型将进一步拓展人类的认知空间和认知手段,释放生产力,改变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然而,数字化世界中的人和物的虚拟性与“脱域”特征,引发了数字世界的伦理问题,因此亟待建构和完善数字世界的伦理秩序.文章总结了现有的科技伦理学介入数字化进程的3条路径:对“数据主义”的批判、伦理嵌入算法和道德物化,以及通过法律和政策调控的负责任创新;提出塑造数字化世界的伦理秩序必须提高数字化时代民众参与数
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对世界各国的人口健康、经济、社会、安全等方面,以及全球化进程都产生了灾难性的影响,同时也对全球科技发展提出了新的重大创新需求.应对世纪疫情的挑战,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俄罗斯等科技强国及欧盟都不断尝试利用科技创新转“危”为“机”,积极在前沿技术、数字经济、生物技术与生物安全、气候环境等领域进行战略布局,加快促进经济复苏.文章在介绍这些国家和地区科技战略新动向的基础上,归纳出全球在关注前沿技术、推进数字经济、重视生物安全与生命健康、强调保护气候环境等方面的共性战略谋划,并总结出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