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我们的激情点燃语文课堂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feng274240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激情是一种强烈而短促的情绪状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有了激情的参与,才有认知的渴望,才有表达的欲望,才有智慧的灵动,才会引发学生深深的感悟、独特的体验。
  【关键词】语文;激情;热爱
  前段时间,笔者应邀参加了全市语文教师优质课的评选活动,感慨颇多。其中发现一个明显的现象,凡是讲课有激情的语文教师,学生深受其感染,学习劲头足,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很好;相反,缺乏激情的教师,尽管讲课条理清晰,板书规范,但课堂往往死气沉沉,学生没有产生共鸣。由此可见,语文教师的激情对于构建高效课堂是非常重要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激情的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地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也就是说,富有激情的课堂能激起学生渴求知识、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拓展学生的思路,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所以,只有教师充满激情的生命活力在课堂中不断涌动,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培养和成长,才能让生命之花在课堂上尽情绽放,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作为最具活力和灵性的学科,语文课堂需要激情的支撑,有了激情,语文课堂就有了生命力。
  那么怎样在语文课堂上去展现我们的激情呢?
  首先,教师要热爱教育,热爱学生。
  激情首先源于对教育、对学生的热爱。著名的特级教师钱梦龙、魏书生等都有一段为走上讲台而执著追求的感人故事。他们也正是凭借着对语文教育满腔热忱的爱,才能在语文教育教学上做出非凡的业绩。于漪老师的语文课总是充满激情,这不能说那不是她爱的表达与倾诉。有了爱心带来的激情,可以全天候、全方位地为学生服务,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真正实施教师对学生的点拨、引导。
  激情来自对教学的自信。教学的自信源于精心的备课。语文教师要做文本作者的“知音”,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文本,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试想,一位教师自己都没有熟悉教学内容,怎么能在课堂上启发学生,运用自如呢?所以,只有熟悉教案,才会成竹在胸,充满自信;有了自信带来的激情,才可以营造语文教学的生动气氛,开辟语文教学的崭新天地。
  激情还来自高尚的志趣。热爱生活,对教育事业怀有远大的理想,兴趣广泛,性格乐观、豁达,这些应是语文教师的良好素质。志趣广泛而高尚可以使教师底蕴深厚,头脑灵活,幽默风趣,反应机敏。有了志趣带来的激情,可以构建语文教学的全新框架,真正落实关于全面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要求。
  第二,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富有激情。
  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表达要掌握好轻重缓急,做到抑扬顿挫。“言为心声”,有声语言的传播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而语言也是最利于表达情感的媒介。一些语文课缺少激情,主要是由于教师语言平淡造成的。课上总是一个腔调,没有重音,没有起伏。学生听着索然无味,很容易昏昏欲睡。建议这类老师应该从基本功练起,从朗诵入手,提高口头语言表达的感染力,做到有声有色地进行教学。例如,讲解重点内容、中心问题时,语气要加重,语调要提高,要适当放慢语速,甚至暂时停顿;讲解非重点、浅显易懂的内容时,语速稍微放快,一带而过;讲成就时,应热情奔放;讲历史教训、问题或困难时,要低沉凝重等等。同时要注意把握好表达激情的“度”,教师的语言激情是发自内心的、饱满真挚的、自然流露的一种情感,而不能声嘶力竭、哗众取宠,亦不能矫揉造作。
  第三,课堂设计要形式多样。
  1.激情导语入佳境
  精彩的课堂就好比优美的文章,文章的开头好了,就能吸引读者,有经验的教师都比较注重新课的导入。精美且富有激情的课堂导语,先声夺人,能使学生对你这堂课一见钟情,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来。为了一开始抓住学生的心,顺利进行教学,还要积极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有位教师执教唐诗《登高》时,如此导入:
  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接下来,老师在《二泉映月》乐声中满怀深情地朗诵《登高》全诗。伴随着老师如泣如诉,如怨如怒的真情导入,学生神情凝重,捧读入境。教师的情感极大地感染了学生,学生在吟诵时情绪饱满,感情充沛,课堂效果非常好。
  2.精思巧问,迸出激情
  教学改革的深化使课堂教学有了显著变化,其重要标志之一是课堂上老师的提问更开放,学生思维空间更广阔,对话式的教学模式被强化了。但是,一个教师如果不能把自己的问题有序地、层层深入地组织起来,不能把学生无序地问题、有时看上去甚至是无理地问题随机应变地引向深层,就很难驾驭课堂。只有精思巧问,激发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才会活起来。
  记得美国学者威伍在《激情,成就一个教师》中有这样一段话:“想要教好的教师可能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志向更高和激情奔放的。伟大至少一部分出自天赋,这是无法传播的。然而,伟大的教师一定是激情的教师。”我国著名教育家于漪也说过:“激情是教师必不可少的素质。”可见,教师的魅力在于激情。点燃我们的激情,让语文课堂流光溢彩吧!
  【参考文献】
  [1]王梦茹.浅析语文课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舒适护理对缓解剖宫产术后应激反应及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于鄢陵县中医院妇产科行剖宫产术的11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
【摘 要】社会需要具有实践能力的人,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如何才能适应这一时代要求呢?为此笔者本文从听说读写等方面就如何将这些知识成功地实行迁移,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例谈。  【关键词】加强;知识;迁移;培养;实践;能力  未来的人才不仅需要广博的知识,而且更需要有实践能力。如何才能培养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呢?我从教学中体会到,加强知识的迁移训练是最佳途径。  那么什么是迁移呢?迁移是指学生已经获得
【摘要】托班幼儿的绘画正处于涂鸦期,他们的美术作品总会出现单一、不饱和、乱糟糟、色彩灰暗等缺点,慢慢的孩子的绘画兴趣也会随之减退。怎样让他们的绘画既有趣又有效呢?本文提出了 “以游戏激发兴趣”,“以游戏丰富过程”,“以游戏体味成功”三个绘画策略。  【关键词】托班 绘画 游戏 学中玩 画中玩  游戏是幼儿的生命,是幼儿最喜欢从事的工作,游戏不但是幼儿生活的全部,更是幼儿成长与学习最好的途径。著名文
目的:了解危重病房患者的贫血及红细胞输注情况,为进一步安全合理输血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期间在郑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ICU病房住院患者的输血情况
对于单独应用他汀类药物不足以将LDL-C降至目标值的冠心病及心血管病高危患者,联合治疗方案呼之欲出。目前常见的调脂药物主要有6类:他汀类、烟酸类、贝特类、胆酸螫合剂、胆固
【摘 要】“面向全体学生”是我们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生智力水平和非智力因素是有差别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针对学生的这种差异性,积极探索适合不同学生学习的分层教学的方法,从而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分层教学;教学质量  在日常教学中对于一个班内的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可能有较大的差异。如注意时间有长有短,学习热情有高有低,学习习惯有好有坏等。但是不管怎样,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潜在的才能
【摘 要】中华文化有着极为深远的历史背景与魅力,但是就现阶段来说,青少年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却比较低。因此,针对这一现象,在开展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研究工作,保证教学的针对性,同时还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基于此本文针对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中华文化认同教育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华文化;认同教育  前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出血急性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脑出血急性期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初中语文教学应当重视课外阅读的组织,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并且将阅读活动与语文学习紧密结合起来,更好地促进语文教学工作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