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闻评述是一个培养学生思维与能力的有效方式,也是形成学生独立人格的有效途径。本文论述了新闻评述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
【关键词】新闻评述;语文学习;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是一门复杂的综合学科,语文教学也应该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复杂教学体系。除了基本的课内知识外,生活中处处都是语文。而语文教学到了高中,内容除了跟生活紧密相关的语言现象、文化知识外,更需要联系社会。我们认为,高中的语文教学应该包括教会学生了解、关心社会上的新闻热点,并且学会从一个切入口发表评论,从而培养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胸怀。
高中处在人生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让学生打开一扇关心世界的窗户,对学生的成长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笔者一个学期让学生写了十八个新闻专题的评述,经过一个学期的关注新闻热点,评述新闻热点的训练,很大程度提高学生们认识世界和事件的能力,增强学生语言的概括和评点能力,有的学生还能形成了独立的人格。
一、帮助阅读,提高写作
每一期的新闻评点作业,都需要学生从报纸上,网络上去搜寻大量的新闻报道和新闻短评。学生通过自主阅读相关材料,特别是一些杂志编辑和文化名人写的短小精悍时评,不仅能大大扩展了学生的阅读范围,将他们的视角延伸至社会和国家,而且加深了学生的思考深度。
每年江苏的模考卷甚至江苏的高考语文试卷中的选择题和论述类文本很多都是从当下的热点事件中选择的。如果学生在做这些试题之前,对相关的时事背景有所了解,便能很好地帮助学生读懂文本。
另外,写新闻评点也有利于学生的作文写作的提高。特别是议论文的写作,一则新闻事件便能是一个非常好的论据,能很好地充实作文内容,也能使作文有新意。而且每周的新闻评点训练,就是在训练学生的议论文的写作,虽篇幅短小,但一样是需要论点、论据、结论的小论文。而高考作文也仅仅是将平时的小作文篇幅扩大而已,平时便能做到观点新颖,论据充分,结论合理,相信学生的高考作文也一定不在话下。
二、了解社会,关注现实
现在的高考,不仅仅考学生的基础的语言能力,更多地开始偏向学生的文学、阅读等全方位能力的考察。教育不再需要高分低能的学生,我们的教育要培养的是全方面共同发展的学生。关注新闻,了解社会,能够很好地帮助他们走出象牙塔,活在当下。
本学期,笔者在本班级,一共组织了学生进行了十八个新闻专题的评述,内容涉及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社会、教育、网络等方方面面,如小官巨腐、油价连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孙杨禁药事件、虐童事件、教师索礼、双十一购物等等。采用先让学生周末回家找资料,形成一份300字的新闻简介和300字的新闻评点的文字,再由老师批阅后,摘录相关内容,结合现实进行深入评述的方式进行,最后由一组学生写下新闻总结结束。这样能让学生在了解新闻的基础上,走入新闻,理解新闻,然后再由别的同学以及老师的带领讨论下,真的读懂新闻,了解社会。
通过每个星期的新闻评点,笔者让生活在封闭的高中的学生们更多地了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现状,在看到进步的同时也能看到不足。并且让相当多的学生养成了看新闻的习惯。
三、思考根源,批判自省
了解社会热点新闻仅仅是基础,笔者认为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思考事件背后的原因,学会批判与自省。一个社会的进步,依靠的是一批具有批判与自省精神的知识分子和文化人。虽然高中生还不能称为知识分子,但却是培养他们的温床。从高中时期,学生人格初步形成的阶段,便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并且关注批判现实的情怀,会让走入大学学府的青年更有社会意识和社会承担力。
在Iphone6上市的时候,笔者组织学生评述了“苹果热”,在周末的新闻评点中,学生们大多能看到苹果热背后的人心的浮躁与虚荣,并且能表达对苹果产品乃至奢侈品的健康的态度。课上,笔者给学生介绍了中国与世界各国Iphone6的售价对比,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人均收入对比,以及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奢侈品价格的对比和中国的税率后,再让学生讨论苹果贵的原因和苹果在中国特别热的原因。学生们便可看到,以中国人的收入水平,苹果手机已经不再相当于一个普通的手机,它已经变成了一个相对廉价的奢侈品,一个月的工资,便可以买一个,还能吸引别人的眼球,获得幸福感。再让学生讨论幸福感的来源,便可以看到当前社会存在的问题,人们的幸福感还是过度依赖在物质上,精神上极度匮乏。当前的中国物质文明飞速地发展,精神文明却相对滞后。
这种层层深入地探讨,可以让学生对当今中国经济和文化有了一个层面的理解。另外,也能让学生反观自身,当今学生的幸福感,很多并不是存在于文化知识的获得,阅读的心灵愉悦,而是在于名牌的服装或是高档的手机带来的,更有甚者,仅仅将幸福感建立在口腹之欲的满足上。
笔者认为,如果在校的学生能学会从新闻事例中看到国家、社会的本质,并且很好地做到自我反省,那不仅对于学校,甚至对于整个国家和社会都能带来希望。
四、独立思考,人格形成
对于马上要进入大学的高三学生,高三的老师除了要将学生送入大学校园的任务之外,应该还要让学生早日成为一个不依赖于家庭与学校的独立的人。而中国的过度保护下长大的学生,从小学到高中,都由老师手把手地教着做事,老师为学生承担的事情过多,包括替学生学习与思考。但学生总要长大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其中人格独立便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每周的新闻评述,不仅能让学生看到社会上的正能量,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能让学生读懂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如老人扶与不扶,教师索礼。每一次的评述都是一次辩证的思考,每一周的评述也是一次对新闻内核的深刻挖掘,而当学生了解与掌握的足够多了之后,他们的世界观也便初步形成了。而只有学会独立思考的人才能称之为真正的人。
最后,对于将进入大学的学生来说,这样的实战训练,也有助于他们高考面试的成功,大学名校的面试,传媒大学的面试乃至大专院校的单招考试,老师们都更喜欢头脑清楚,表达流利的孩子成为自己学校的一员。
总之,学生能通过新闻评点收获知识,了解社会,锻炼思维,并且有利于高考语文取得高分。新闻评述是一个培养学生思维与能力的有效方式,也是形成学生独立人格的有效途径。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新闻评述;语文学习;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是一门复杂的综合学科,语文教学也应该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复杂教学体系。除了基本的课内知识外,生活中处处都是语文。而语文教学到了高中,内容除了跟生活紧密相关的语言现象、文化知识外,更需要联系社会。我们认为,高中的语文教学应该包括教会学生了解、关心社会上的新闻热点,并且学会从一个切入口发表评论,从而培养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胸怀。
高中处在人生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让学生打开一扇关心世界的窗户,对学生的成长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笔者一个学期让学生写了十八个新闻专题的评述,经过一个学期的关注新闻热点,评述新闻热点的训练,很大程度提高学生们认识世界和事件的能力,增强学生语言的概括和评点能力,有的学生还能形成了独立的人格。
一、帮助阅读,提高写作
每一期的新闻评点作业,都需要学生从报纸上,网络上去搜寻大量的新闻报道和新闻短评。学生通过自主阅读相关材料,特别是一些杂志编辑和文化名人写的短小精悍时评,不仅能大大扩展了学生的阅读范围,将他们的视角延伸至社会和国家,而且加深了学生的思考深度。
每年江苏的模考卷甚至江苏的高考语文试卷中的选择题和论述类文本很多都是从当下的热点事件中选择的。如果学生在做这些试题之前,对相关的时事背景有所了解,便能很好地帮助学生读懂文本。
另外,写新闻评点也有利于学生的作文写作的提高。特别是议论文的写作,一则新闻事件便能是一个非常好的论据,能很好地充实作文内容,也能使作文有新意。而且每周的新闻评点训练,就是在训练学生的议论文的写作,虽篇幅短小,但一样是需要论点、论据、结论的小论文。而高考作文也仅仅是将平时的小作文篇幅扩大而已,平时便能做到观点新颖,论据充分,结论合理,相信学生的高考作文也一定不在话下。
二、了解社会,关注现实
现在的高考,不仅仅考学生的基础的语言能力,更多地开始偏向学生的文学、阅读等全方位能力的考察。教育不再需要高分低能的学生,我们的教育要培养的是全方面共同发展的学生。关注新闻,了解社会,能够很好地帮助他们走出象牙塔,活在当下。
本学期,笔者在本班级,一共组织了学生进行了十八个新闻专题的评述,内容涉及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社会、教育、网络等方方面面,如小官巨腐、油价连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孙杨禁药事件、虐童事件、教师索礼、双十一购物等等。采用先让学生周末回家找资料,形成一份300字的新闻简介和300字的新闻评点的文字,再由老师批阅后,摘录相关内容,结合现实进行深入评述的方式进行,最后由一组学生写下新闻总结结束。这样能让学生在了解新闻的基础上,走入新闻,理解新闻,然后再由别的同学以及老师的带领讨论下,真的读懂新闻,了解社会。
通过每个星期的新闻评点,笔者让生活在封闭的高中的学生们更多地了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现状,在看到进步的同时也能看到不足。并且让相当多的学生养成了看新闻的习惯。
三、思考根源,批判自省
了解社会热点新闻仅仅是基础,笔者认为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思考事件背后的原因,学会批判与自省。一个社会的进步,依靠的是一批具有批判与自省精神的知识分子和文化人。虽然高中生还不能称为知识分子,但却是培养他们的温床。从高中时期,学生人格初步形成的阶段,便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并且关注批判现实的情怀,会让走入大学学府的青年更有社会意识和社会承担力。
在Iphone6上市的时候,笔者组织学生评述了“苹果热”,在周末的新闻评点中,学生们大多能看到苹果热背后的人心的浮躁与虚荣,并且能表达对苹果产品乃至奢侈品的健康的态度。课上,笔者给学生介绍了中国与世界各国Iphone6的售价对比,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人均收入对比,以及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奢侈品价格的对比和中国的税率后,再让学生讨论苹果贵的原因和苹果在中国特别热的原因。学生们便可看到,以中国人的收入水平,苹果手机已经不再相当于一个普通的手机,它已经变成了一个相对廉价的奢侈品,一个月的工资,便可以买一个,还能吸引别人的眼球,获得幸福感。再让学生讨论幸福感的来源,便可以看到当前社会存在的问题,人们的幸福感还是过度依赖在物质上,精神上极度匮乏。当前的中国物质文明飞速地发展,精神文明却相对滞后。
这种层层深入地探讨,可以让学生对当今中国经济和文化有了一个层面的理解。另外,也能让学生反观自身,当今学生的幸福感,很多并不是存在于文化知识的获得,阅读的心灵愉悦,而是在于名牌的服装或是高档的手机带来的,更有甚者,仅仅将幸福感建立在口腹之欲的满足上。
笔者认为,如果在校的学生能学会从新闻事例中看到国家、社会的本质,并且很好地做到自我反省,那不仅对于学校,甚至对于整个国家和社会都能带来希望。
四、独立思考,人格形成
对于马上要进入大学的高三学生,高三的老师除了要将学生送入大学校园的任务之外,应该还要让学生早日成为一个不依赖于家庭与学校的独立的人。而中国的过度保护下长大的学生,从小学到高中,都由老师手把手地教着做事,老师为学生承担的事情过多,包括替学生学习与思考。但学生总要长大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其中人格独立便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每周的新闻评述,不仅能让学生看到社会上的正能量,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能让学生读懂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如老人扶与不扶,教师索礼。每一次的评述都是一次辩证的思考,每一周的评述也是一次对新闻内核的深刻挖掘,而当学生了解与掌握的足够多了之后,他们的世界观也便初步形成了。而只有学会独立思考的人才能称之为真正的人。
最后,对于将进入大学的学生来说,这样的实战训练,也有助于他们高考面试的成功,大学名校的面试,传媒大学的面试乃至大专院校的单招考试,老师们都更喜欢头脑清楚,表达流利的孩子成为自己学校的一员。
总之,学生能通过新闻评点收获知识,了解社会,锻炼思维,并且有利于高考语文取得高分。新闻评述是一个培养学生思维与能力的有效方式,也是形成学生独立人格的有效途径。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