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

来源 :科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gf2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就坐在我对面,如瀑的长发映衬着白晳的脸蛋,微低着头,嘴角露出腼腆的微笑。她不时抬起眼皮看看我,当我的视线偶尔和这双明眸碰在一起,她的双颊就会泛起一片羞涩的晕红。
  看到她,我对老妈的怒火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但更快又被深深的自卑取代。我知道这必然又是一场毫无希望的约会,甚至比之前的更没希望。
  故事老得掉牙:老爸给我打电话,说老妈病了,高烧起不来床,催我回来看她。当我回到家,却看到她老人家喜滋滋地来开门。我立刻明白是怎么回事,气得扭头要走。老妈一把拽住我,好说歹说,硬把我留下,我像个玩偶一样,被爸妈按住,梳洗打扮一番之后,就被带来了这地方,参加我的第三十二次相亲。
  但这次还真是和以前不同,从餐厅的规格就可以看出来。此刻我们正在未来大厦顶层,一千二百米高的旋转餐厅里,俯视着脚下这座灯火辉煌的大都市,面前是法式鹅肝煎羊排和1942年的红酒。这里是女方订的,通过刚才的寒暄,我知道她叫秦娜,父亲是有声望的律师,母亲是大学教师,而她本人也刚刚获得名牌大学的文学硕士学位,毫无疑问,她处于社会阶层的顶端。这和我寒酸普通的出身已经拉开了距离,我不禁好奇,是什么让这位美女同意和我这样其貌不扬的大龄青年相亲的?
  但仔细想想,这也不奇怪,高学历兼出众的美貌,高不成低不就,让年近三十的她加入了剩女一族,想必她父母和我爸妈一样着急,双方家长病急乱投医,我们就这样坐在了彼此对面。或许,或许我有机会和她发展……
  不,不可能,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与生俱来的缺陷,这一切最终将和之前的三十一次相亲不会有任何区别,投入太多只会伤害自己。我无奈地提醒自己。
  因为我是一个F级基因者,这是烙在我每一个细胞最深处的贱民标志,无法摆脱。
  我身高一米八二,体重七十公斤,身体健康,长得也不赖。虽然谈不上聪明绝顶,好歹也拿了一张大学毕业文凭和建筑师资格证,在公司里也做出了一点业绩。从各方面看,我都是一个不错的小伙子,除了在最重要的那一方面:构成我之为我最根本的要素,有着无法更改的缺陷。虽然平时它对我毫无影响,但是在今天这样的场合,却仿佛有一个声音,在耳边强制提醒我这些自己不愿想起的知识:
  人类和几乎所有动植物的基因,主要由脱氧核糖核酸——即DNA构成。其基本结构是两条相互缠绕的分子链条,每条链条都由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和胸腺嘧啶四种不同碱基组成,其中腺嘌呤和胸腺嘧啶、鸟嘌呤和胞嘧啶分别通过氢键结合,构成碱基对,这些不同的碱基对,就是DNA双螺旋链条的最基本组成单位。生物遗传的秘密,就在于这些碱基对长达三十亿位的排列之中,它们决定了生物发育的一切性状和细节。
  早在半世纪之前的二十一世纪初期,人类就基本完成了人的基因组测序,测定了人类遗传基因中的全部碱基对,此后很快进一步应用于个体,只要花一小笔钱,每个人都可以巨细无遗地知道自己的全部基因序列。但这些序列并非都有用,其中大部分是无用的信息,是进化史产生的冗余,当时还无法确切知道是哪些基因控制哪些性状。但这些密码在之后的几十年中被一
其他文献
演绎悲欢离合的戏台上,人设是演员们装扮成剧中人的第一层戏服,而生活中,人们大多也披着人设的外衣,各人在自己的各种角色、人设之间无缝切换。   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的“拟剧”理论指出,每个人都在社会舞台上依照各自的台本扮演相应的角色,人设是在这舞台上如名片一般自我传播的媒介。无论是公众人物还是普通百姓,构造人设都是出于同一种心理预期:包装自己,联结他人。“国民妹妹”“老干部”“反差萌”“美女学霸”的
作者简介:  拉维·泰德哈尔,在以色列的一个集体农场长大,自十五岁起出门远游。曾经生活在后种族隔离制度下的南非,现定居英国。他不仅获得过世界奇幻奖和不列颠奇幻协会奖,还曾获得坎贝尔奖提名。  1  博比·阮的导师是一位身穿浅色衣服、用法语骂人的摩洛哥大厨。博比掌握不了法语这门语言,他的专业是分子烹饪。如果他想去太空找一份工作,获得这一领域的高等学位是必不可少的。“在地球上,烹饪可以当成艺术来玩玩,
你一定想不到他们竟然会这么蠢。这里可是全国最大的太空站,数百个全息摄像头覆盖着这里的每一寸土地,而这三个混蛋竟然以为他们能抢劫货币兑换处,还想侥幸全身而退。  不错,他们的确带着几把陶瓷手枪混过了我们的安检仪器,然后在男士更衣室里把枪支组装完毕,并且另一个人还成功地从餐馆里偷了两把牛排餐刀。但是活见鬼了,难道他们觉得我们会就这么袖手旁观,眼睁睁看着他们带着赃物闲庭信步似的走出大门?  在太空站服役
导言:  霍金先生仙逝已经一月有余,他那饱受疾病折磨的身躯,已然安眠于伦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与牛顿、达尔文等科学巨擘共享无上荣光;而他的精神,则作为无价的遗产,留给尘世众生。纵观霍金传奇的一生,不论是科学理论的发现、科学的普及传播还是科学精神的引导,霍金先生都无愧为一代科学伟人。  在这喧哗散去、尘埃落定的时刻,让我们沉下心来,静静品味霍金留下的吉光片羽,以“继承”——这一最符合他生前期望的方式,
李淼    中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  曾就任于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院,  为中山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院创办者并任院长,  同时也是诗人、科普作家。  现实生活中有没有哪些现象是高维度生物干涉造成的影响?  能够回答这个问题的很可能只有两类人:  科学家和科幻作家。  在日前于广州举行的《〈三体〉中的物理学》首发式上,这两类人就各自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三体〉中的物理学》作者、中国理论物理学
编辑手记 :  记得大三时的一个雪天,冰、水、泥混合物薄薄地黏在地上。我从学校食堂油腻的侧楼梯下来,刚好看到书店窗口展示的《星云III·基因战争》。我捧着它一路读回宿舍,完全无视了滑倒的危险……这就是我“初见”dhew的情景。  从上海来SFW工作前,我有幸在苹果派上听到dhew关于题为《有价格的创作》的讲座。其间他对行业的竞争和成本/收益进行了分析,强调“一个负责的科幻作者,应该努力去写卖得好的
1  我还是先自我介绍一下吧。  我叫马克,从小不知道自己父母是谁,十六岁的时候从卡拉科矿区逃到星港城,栖身于旧塔区这个贫民窟里,靠“贼猫”酒吧里的酒保老戈登介绍些零工过活。  星港城坐落在荒凉的西塞罗上,是西塞罗唯一一处人类可以生存的地方。西塞罗围绕着一颗暗淡的红矮星公转,这个小小的星系位于三个星门的交汇处,鬼才知道它在宇宙中的什么位置。穿过星门的世界呢?管他呢,反正我也没去过。  最近我的日子
一  隐形是科幻小说的另一白日梦。著名的作品首推威尔斯的《隐形人》(1897)。小说的主人公格里芬原是学医的,后又对光学着迷。他发现了色素的奥秘。很多东西看起来是不透明的,其实并非如此。比如纸就是由透明的纤维构成的。“不仅是纸,棉花纤维、亚麻纤维、羊毛纤维、木纤维以及骨头……肌肉……头发……指甲和神经……事实上,除血红素和头发的黑色素,整个人体都是由无色透明的组织构成的。你我能相见就亏了这么点儿东
选择素材是写作前的重要准备工作,如何对大量生活材料进行筛选、剪裁,用什么样的材料表现文章的主题、表达写作者的情感,是同学们写作中遇到的一个大问题。苏教版《语文·必修一》中,老舍先生的《想北平》一文在选材上很有特色,学习这篇课文可以从中明白怎样选材。  《想北平》是老舍先生在抗战时期身在重庆心念北平而写的一篇散文,文中用极朴实的语言、极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北平的深沉思念。整篇文章是以作者的情感为线索组
每个天光未明的早晨,是守墓人一天中最幸福的时刻,他总要在这半睡半醒的混沌中流连好久。揉眼、叹气、大声咳嗽……一整套程序走完,半僵的身子终于慢慢苏醒过来,准备迎接一天的苦役。  不过今天,他的这段幸福时光烟消云散了——他在床头的少年夸张的大吵大闹中猛地醒来。他叹了口气,在少年的帮助下套上衣服,走出小屋,挪到海边。  少年闪着眼睛望着他,像听他之前解释岛上的一切一样,等待他对这堆沙滩上亮闪闪的怪东西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