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开启了世界两极格局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niun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开启了世界两极格局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 阎学通 本文节选自《现代国际关系》2020年第1期


  两极格局是指大国的实力对比和战略关系,当前世界进入两极格局已受广泛瞩目。2019年是两极化结束的一年,即世界两极格局形成的一年。冷战结束后,人们长期认为两极化和两极格局的观念在政治上是不正确的。美国和西方大国,以及印度和巴西等发展中大国都持相同立场。美国之外的国家都说要推动多极化。多极化是多数国家的理想,因此说两极化和两极格局就属于政治上不正确了。然而,这种政治正确正在被打破。世界到底是多极化还是两极格局,已不是学术问题,而是一个客观存在能否认定的问题。
  数字时代的两极格局有可能改变国家身份,国家不再按发达和不发达区分,而是按高数字化和低数字化区分。高数字化国家占据世界财富的比重,将从目前的70%左右向90%发展,而广大低数字化国家只能分享其余10%。中美两国所占全球比重将越来越大,其他国家所占比重的总和会越来越小。也许有人认为这是历史的倒退,但是没人能阻止这种趋势。在全球化加剧世界两极分化的情况下,两极格局的到来将进一步加剧世界两极分化,但这并不必然导致冷战。不仅中国面临着数字时代国际身份的认定问题,很多国家都面临着相似的身份问题。
  需要强调的是,任何技术进步都改变不了国际关系的本质。数字技术对于人类社会产生重大影响,这和铁器及核武器的发明一样,都只是改变国际关系竞争的内容、形式和策略,而没有改变国际关系权力之争的本质。数字技术的兴起正在强化国家主权,国家主权不但没有消失的可能,而且正在得到强化。大国相互制裁,特别相互对于科技人员的封锁体现的都是主权强化趨势,技术和科技人员的国际流动将变得更不自由。国家和大国战略竞争已存在了几千年,今后还会长期存在,大国竞争关系的零和性质不变,变成共赢关系仍难以期待。

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财税政策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朱青 本文节选自《财政研究》2020年第4期


  仔细分析亚里士多德关于优良政体的各种论述,我们还是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在亚里士多德的心目中,共和政体或立宪民主制是最好的理想政治制度。亚里士多德确实明确说,君主制和贵族制是最好的政制,但在实际的举证中,他几乎没有把任何现实中出现过的君主制和贵族制当作其优良政体的范例。相反,他最赞赏的政体几乎都包含有共和民主的要素;他最赞赏的政治家是梭伦和伯里克利。他之所以赞赏他们,主要是因为他们进行了民主的改革。在详细考察了雅典宪政体制更替的历史之后,亚里士多德再次高度赞赏雅典的民主制度。
  亚里士多德推崇共和民主政治主要有以下四个理由。其一,任何优良政体最终都会发生变异,而在所有的变异政体中,共和政体的变异相对说来危害最小。他反复说,在僭主政治、寡头政治和平民政治这三种变异政体中,“平民政体是三者中最可容忍的变态政体”。其次,共和民主政治条件下,最高统治权由公民轮流执掌,这最有利于城邦的政治稳定。他公开批评苏格拉底倡导的世袭君主制,杜绝了公民的轮流执政,必然会导致政治的不稳定。其三,民主政治的权力基础是中产阶级,中产阶级掌权有利于城邦的长治久安。最后,广泛的公民参与,有利于公民对城邦承担责任,从而有利于实现城邦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传统的主流观点一般都认为亚里士多德的理想政体是君主制或贵族制。例如,研究西方政治思想史及亚里士多德的权威学者列奥·施特劳斯尽管也注意到亚里士多德关于最好政体的模糊观点,但他最后的研究结果是把贵族制当作亚里士多德内心的理想政体。他认为,亚里士多德完全拒绝其老师柏拉图的理想政体观,“哲学王”一人统治的政体绝不是最好的政体,贵族制才是亚里士多德的理想政制。
  传统的观点多数都把君主制或贵族制视为亚里士多德的理想政制,很少有人把民主制视作亚里士多德的理想制度。与此不同,当代的亚里士多德研究者开始更倾向于民主制是亚里士多德的理想政体。
  如果说亚里士多德关于最好政体的观点还比较模糊,从而容易引起争议的话,那么,他关于最坏政体的观点则非常明确,容不下半点怀疑。在他看来,人间最坏的政体,就是作为君主制变态的僭主制或暴君制。僭主不但垄断权力,专制独裁,为所欲为,而且一旦大权在握,便不受任何制度的约束,以手中的无限权力膨胀私欲,以各种动人的名义危害城邦的公共利益。纵观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及其他相关著作,可以清楚地看到,他对僭主政治充满憎恶和鄙视,一有机会便不厌其烦地提醒人们,不能让任何人以任何名义握有不受约束的权力,否则对城邦必将贻害无穷。他甚至公开号召人们要反抗和诛杀僭主,给诛杀僭主的勇士以无上的荣誉。
  归根结底,政治制度是由人建立并由人执行的,制度与人相互影响,对城邦的政治生活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忽视人的因素,即使有最好的政治制度,也不可能起到理想的效果。正如施特劳斯所说,虽然政体是政治制度的安排,“但政体反映着更基本的政治现实—构成城邦的不同群体之间权威与服从的关系”。实际上,政体从本质上反映着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政体其实就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相互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亚里士多德深刻理解制度与人的这种辩证关系,除了考察和分析政体之外,还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观点。
其他文献
N-南风窗  H-郝金伦  N:改革过程中,你感觉最孤独的是什么时候?  H:就是课改被叫停那个晚上,从睡梦中惊醒,坐了起来,心里很悲凉,感觉自己一片赤诚,但别人不珍惜。  N:你流过泪吗?  H:没有,一直都是兴致盎然的,因为我知道这个事情虽然难,但它是对的,这样一想,所有压力都能得到平衡。唯一一次落泪就是辞职演讲那天,说到我和同志们共同浴血奋战的情景,看到下面的老师校长们热泪盈眶,我也有大约两
据日本产经新闻网2017年12月28日报道,从2021年1月起,日本将实施新的大学入学统考制度,取代过去大学入学考试中心举行的测验。此次大学入学考试改革的真正目的是将大学教育、高中教育,以及将两者相结合的大学入学选拔制度统一进行改革,也就是所谓的“高大衔接改革”。这是基于2015年日本进行的“大学教育内容等的改革状况调查结果”而开始的改革。  根据调查,2015年日本有523所大学(69所国立大学
梁永安 復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近午到达杭州东站,专车如约而来,顺利坐上,前往西溪湿地。要给咪咕文学院讲课,一看有几个小时的自主时间,于是先去龙井村喝杯新茶。沿着九溪十八涧走了个来回。最近没下雨,溪水不多,但心情与以往一样,山高水长滋味百般。这条山里路走过多少次!雪天、雨天、雾天、晴天,春夏秋冬都经过。年年岁岁,山林都长满了眼睛,互相漾着笑容。走在这条路上,时间是心里的溪流,每一块石头都是记忆。  
围绕國家象征和故事的“记忆竞争”日发激烈,推倒雕像和研究机构的重新命名层出不穷,所涉名人包括塞西尔·罗兹、伍德罗·威尔逊和南方邦联的将军们,还有比利时前国王利奥波德二世。  大英博物馆移除了一个奴隶主的雕像:汉斯·斯隆爵士。稍早前,在巴黎托尼第六自治镇的伏尔泰的雕像,为了安全也被搬走。  放眼世界,那些和帝国和奴隶制度相关的著名文化遗迹被人提起。事情还远远没有结束,大清算刚刚开始。  实际上,目前
据世界大学新闻网8月28日报道,俄罗斯高等经济学院的专家预测,超过一半的私立大学和公立大学地方分院在接下来的9年中面临倒闭的危机。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与人口的持续负增长,俄罗斯高等院校面临学生短缺的危机,预计到2020年将会有10万名大学教师失去工作。  今年的高校招生工作已经结束,全俄公立高校入学名额共48.4万,预计有7 000~1万会空缺。分析人士认为,明年学生短缺的数量将更多。  俄罗斯的高
在上一世纪30至40年代,中国处于民族存亡的危难时刻即抗日战争时期,冯友兰作为西南联大的哲学教授,写下当时产生广泛影响的六本书,统称为“贞元六书”。贞元六书构成冯友兰的哲学体系,该哲学体系称为“新理学”,意为对中国传统儒学的宋明理学的继承和发展。  其中《新事论》(1940年)一书是将其哲学理论运用于中国社会实践的产物。此书还有一个副标题即“中国到自由之路”,用以表明此书的宗旨。由此可见,“自由”
1896年7月14日夜,湿热的巴黎挡不住法国人的国庆狂欢。来自于农业社会、衣冠齐整的李鸿章及其随从,面对奥什大街象征工业革命成就的耀眼灯光,却出人意料地表现出令当地媒体匪夷所思的冷静,“没有一个人下楼”,只是“在窗后冷眼旁观”。其实不仅是面对这样的盛典,一天后登上埃菲尔铁塔的李鸿章对顶尖精密机器和高大建筑亦心不在焉,甚至对于法国外交部长汉诺多和总统萨迪·卡诺的设宴款待只是出于国际礼仪坐在那里,连象
2015年的巴黎气候峰会,已有人认为2015年可能是地球最热的一年,过了今年,稍后数据多了,人们可能会发现,2016又热过2015。  地球是个超级巨大的容积体,它有地壳层和土壤层,又有庞大的水层及大气层。水层高达14亿立方公里,超过了97%都是海洋,其中每年有50万立方公里会变为雨雪,它是世界主要的淡水来源,其他的就被锁进南北极的冰帽冰山。至于大气层,它原达一百公里,空气的重量有5千兆吨,为海水
摘要: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的规划和设计质量直接影响到了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对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核心素养培育具有一定的积极性和指导作用。本文从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进行阐述。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活动设计;英语阅读;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3-0038  一、初中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概况  初中英语课
谭保罗常务副主编  最近,读到了两家公司的案例,让我突然参透了一个问题。  一家是黑石。金融危機之后,全球顶级私募中,黑石是最闷声发大财的一家。为什么?因为它赌对了房地产。  2009年之后,黑石开始做大地产基金板块,重点进行了物流地产、酒店、商业地产的投资。随着全球经济回暖,这些投资收益惊人,迅速超过了老本行私募板块。2017年,创始人兼CEO施瓦茨曼收入竟达到7.86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6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