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实验课程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

来源 :科技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pku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近些年来社会用人单位对于机械专业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別是在针对实践操作能力的要求与日俱增。本文结合当前机械实验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其中存在的问题,浅谈几点教学体系构建的措施,以期能够促进机械实验课程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关键词:机械实验课程;教学体系;构建策略
  为了迎合当前国家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以应多越来越复杂的社会就业环境,当前机械实验课程的教学体系改革势在必行。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的工科院校的机械课程教学活动中对于实验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尽管基本都开设了实验课程,但是由于课程的难度阶梯性不明显、教学目标不明确以及实验中的实践环节较少等问题十分突出,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当前机械行业的整体发展,不利于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
  1 传统实验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1 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
  当前传统机械实验课程的教学体系中较为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一些教师认为打好理论基础比直接进行实践环节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却忽略了实践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消化理论知识,提高知识结构的梳理水平,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机械学习理论知识框架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顾此失彼,没有实现实验教学的目的。
  1.2 互动环节教学,探究学习效果不好
  尽管在实验教学中我们总是强调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操作为主,但是一些教师在教学中过分托管,对于学生的实验过程几乎不过问,也降低了探究学习的效果,造成一些学生养成了不良实验习惯,不利于学生的职业规划与将来从事机械行业的全面素质发展。
  2 机械实验课教学体系的构建策略
  作为我国重要的现代化建设组成部分,机械行业的发展可以说是整个第二产业发展的龙头之所在,尽管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当前我国的机械化水平、设备制造以及开发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这是值得肯定的成绩。
  但是在传统的机械教学活动中,尽管当前大多数学校都根据机械课程的相关要求,逐渐开设了实验课程,但是效果却不是十分理想,究其原因还是没有做好实验的针对性教学,从机械学习的阶段上来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进行展开:
  2.1 基础实验课程教学
  作为机械学习的基础以及理论前提,刚刚进入机械专业学习的学生一般会首先接触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在基础理论课程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了解机械的基本结构以及设计理念对整个机械行业是做什么的?是怎么做的形成一个主观认识。与基础课程相对应的就是基础实验课程的学习,在基础课程试验中,学生通过在实验过程中观看老师的实验演示,通过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操作,了解机械的基本结构、力学性能特征等等。在基础实验课程的教学活动中,老师应该尽量把握学生的基本知识掌握水平以及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实践思维能力,以此来开拓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机械思考习惯,为后续的专业课程的学习与实践做好基本的铺垫。当然,由于大多数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实验课程,在基础实验课程的教学环节中老师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验常识以及注意事项,力求提高学生的实验安全观念,这样才能够为后续的实验减少阻碍。
  2.2 专业基础课程教学
  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活动是指老师根据学生的基础实验课程掌握的内容与知识,针对学生所学专业进行拔高的一种铺垫教学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开始逐步深入的学习专业课程中的实验部分,了解机械的内部构造、设计原理以及运行方法,并且通过自己的深入实践来实地感知自己将来要从事的事业,了解实验的新技术、新方法都是这个阶段学习的重要内容。由于专业基础课程尽管是基础性课程,但是其初步涉及到了专业领域,所以老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规划理念,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念,特别是针对丰富教学资源、构建实验教学体系方面要多下点功夫,帮助学生尽快进入角色,也有利于开展下一步的实验教学工作。
  2.3 专业实验课程教学
  专业实验课程教学是建立在基础实验课程教学之上的更高水平的专业课程教学,在这个实验教学环节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基本实验能力以及实验思维,通过老师的指导开始逐步接触更高水平的专业实验,这些专业实验有许多都是专业领域的实验,包括快速成型技术、汽车检测技术以及机械优化设计实验等等,很多实验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以及实用性,学好这部分实验课程对于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也有十分明显的指向性作用。
  3 总结
  综上所述,機械实验课程的构建必须要实现多层次、多角度,并且结合学生的学习现状特点展现出一定的阶梯性分布,以此来逐步提升学生的实验技巧与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机械知识储备与实验实践水平,无论是继续深造还是直接就业都能够获得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马臣,孟延红,曹智贤,薛强.机械实验课程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J].实验室科学,2010,01:44-46.
  [2] 马忠丽,刘宏达,吕淑萍.理工类实验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9,03:78-81.
  [3] 王猛猛,陈劭,刘晋浩,冯敏.机械类课程模块化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以“齿轮实验”课程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5,05:60-62.
其他文献
相对中国出版的诸多由中国学者撰写的《法国文学史》而言,法国出版的由法国学者撰写的《中国文学史》却寥寥无几。这主要是因为中国文学内容丰富,需要作者知识广博。但20世纪下
目的研究射频导管消融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IVA)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60例IVA确诊患者,根据治疗措施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维拉帕米治疗,观
利用增广拉格朗日方法、牛顿方法,给出了不等式约束下的广义几何规划的一类有效算法.该算法是对A.GONEN和M.AVRIEL提出的算法的推广,它把不等式约束转化为等式约束,再利用乘子罚函
摘 要:伴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教学改革制度的提出与开展,社会对高职院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性的课程知识同时还要求学生不断的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基于现代化的学徒制度下,只有学校与企业双管齐下才能最大限度的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本文立足于现代学徒制的内涵,就现代学徒制下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在此基础上就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具体路径进行阐述。  关键
目的观察保守治疗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型术(PKP)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86例老年单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保守治疗组(33例)和PKP组(53例)。保守治疗组平卧
碳纤维片材的剥离是抗弯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经常会出现一种的早期破坏模式,这种破坏主要是由于片材端部或裂缝基部附近的界面剪应力与正应力造成的.通过16根碳纤维板材抗弯加固钢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有能力不断追求舒适、文雅、有内涵的人文生活,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高层建筑,其工程质量更关系到业主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高层建筑变形监测是对高层建筑进行安全性和稳定性的监测,用以保证业主的利益。因此,高层建筑变形监测显得格外重要。本文简要说明了高层建筑物变形监测的概念,阐述了高层建筑物变形监测的作用及监测的目的,分析了高层建筑变形的特点,总结了高层建筑物变形监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4例。研究组给予保肛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非保肛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摘 要:目前各职业院校根据需求都聘请了一定数量的企业兼职教师。当在教师队伍中有了这样一部分的结构,如何能够科学合理地对他们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就变成了急需研究的问题。高职院校网络技术专业在聘请兼职教师的过程中,涉及了比较典型的几类课型,以此本文探讨了构建企业兼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原则、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构建了不同课型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指标。  关键词:企业兼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