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准扶贫成为国家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精准扶贫的新要求,是新时期我国脱贫攻坚、精准扶贫的伟大创举,也是建立完善扶贫机制的重大创新。扶贫需要救助,救助需要精准。慈善如何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出力、出招、出谋、出彩,需要进一步厘清工作思路,在助推精准扶贫攻坚战中取得新实效,是当前摆在各级慈善组织值得破解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慈善要在扶贫大局下出力
慈善出力贵在“下”。慈善的力量,源于大势的方向。党的方针政策就是慈善事业的方向,慈善必须要把握方向,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党委政府工作大局。我们要从“慈善是社会保障补充”的定位出发,在党委政府领导下统一行动,在这场脱贫攻坚战的大局中要有所作为,必须按照急为困难群众所急、想为困难群众所想、事为困难群众所干的服务理念,认真扮演好党委政府的拾遗补缺的角色,一起为脱贫攻坚战发力、给力、助力。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积极探索政府力量与社会力量有机结合的扶贫新机制,努力做到慈善济困与精准扶贫的有机结合。我们要始终围绕党委政府民生工作大局,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和举措,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激发慈善工作动力和活力,做到借势借力,真正使慈善工作与党委政府工作实现合力、合心、合拍。坚持两手抓,两手齐发力。一方面尽力做特“慈善冠名基金”。围绕“慈善与企业合作双赢”为宗旨,建立企业慈善冠名基金,使其成为慈善资金增量的稳定来源。目前,我区已累计建立冠名基金57家。每年拿出近800万元直接用于一家一户、一人一事的日常救助;另一方面聚力做实“慈善帮扶基金”。为方便基础救助,提高人人参与慈善的社会意识,全区222个村、社区建立帮扶基金实行全覆盖,每年直接用于困难群众临时救助200万元。这两类基金为区慈善在扶贫大局中出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慈善要在扶贫的大局下出力。须在“三力”上做好文章。一是慈善组织健全,有“会”理事,充满活力;二是慈善队伍精干,有人做事,具备能力;三是慈善资金雄厚,有钱办事,具有实力。可见,组织的活力 队伍的能力 手里的实力=慈善合力,才能在扶贫大局下出力。
二、慈善要在精准救助中出招
慈善出招貴在“准”。慈善的动力,源于精准救助。慈善能不能可持续,关键在于我们如何使用资金,而且要让爱心滚动、接力。目前,我区慈善总会积累慈善资金实力还不是很强,面对需要救助困难群众一时还不能做到广覆盖,更难以做到大面积“雪中送炭”。如何把有限的善款用在刀刃上,关键在于“精准”上出招。要进一步做精、做特、做实慈善救助,针对困难群众的需求,加强救助项目的研究、策划和创新,实施和建设一批具有感染力、凝聚力、影响力和具有慈善特色的救助项目,切实提高救助资金的合理性,使有效的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例如,在助老养老救助项目上,区慈善总会主动与区民政部门联手联动,为“区南太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开展社区独居、失能或半失能贫困老人送餐服务,急需添置一辆具有保温冷藏设施的送餐车。区慈善总会资助20万元,直接用于配送餐服务,让贫困老年人吃上放心餐。同时,要进一步拓展工作思路,创新救助模式,采取由慈善直接出资或贷款贴息的办法,积极开展建立“造血型”扶贫基地,切实帮助贫困家庭选择一些想参与、能参与、会参与的项目。同时,教育引导他们树立自强不息的精神,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来逐步提高和改善自己的生活水平。例如:2015年,我们会同市慈善总会在妙西镇创立“桑农生态彩华苗繁育扶贫”基地项目,共有159户贫困家庭参与,他们利用自己承包的土地种植彩色苗,一年时间直接经济创收132万元,户均增加经济收入8300元。通过项目的落实和实施,确实让帮扶对象感受到参与项目所带来的实惠。同时,通过帮扶项目的有效实施,使我们走出一条从单一的经济救助向项目救助转变;从输血型救助向造血型救助并重转变;从单个造血型救助向辐射帮扶造血型救助并重转变的新路子。
日常救助可见,慈善要在精准救助中出招,须牢牢把握三个核心目标:一是救的何人,救助的正是因病因灾致贫的人;二是救在何时,救助的正是节骨眼上急需的时候;三是救在何处,救助的正是造血型的地方,有可能一举脱贫的地方。这才是出招精准救助恰到关键点,可谓正当其人,正当其时,正当其事。
三、慈善要在急难个案时出谋
慈善出谋贵在“真”。慈善的真诚,源于爱心的汇聚。明者因时而变,智者随时而制。近两年来,区慈善总会遇有多例换肾、换肝、换骨髓的求助者,当他们的亲人面临着死神在召唤、生命已进入倒计时的关键时刻,来到慈善机构迫切希望得到慈善救助,作为慈善组织面对求助者,要尽心尽力,想方设法,善作善成。在慈善救助个案中,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为其尽可能多的筹集善款出谋划策。要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贫困群众的环境和氛围,让“守望相助、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得到弘扬。例如,高新区一村民家中父子俩均患恶性肿瘤,医疗费用相当大,整个家庭因病致贫,陷入困境。我会主动与镇、村干部共同商讨,为其献计献策,共同谋划。通过企业冠名基金救助、定向救助以及群众募捐等形式,共筹集善款26万余元。又如:织里镇曙光村皇甫云磊,因患白血病需骨髓移植,要花去近80万元的费用,通过镇、村各级筹款和向社会募捐,共筹到善款30余万元。再如教育系统一老师因患肝癌,需要一大笔资金换肝,家庭不堪重负。我会针对该校教师数量多、素质高,与教育局、学校沟通、协调,出谋划策,广泛发动,共募集善款10万余元。通过上述三例急难个案的有效解决,我们不仅为他们解决了燃眉之急,还倡导了近亲近邻的援助社会风尚,更让救助者得到更多的精神慰藉。
慈善要在急难个案时出谋,出好谋,遇到急难个案时,慈善组织要主动与所在乡镇街道、村社区以及单位一起共商救助之事,具体要注意三个环节:一要商议可行的思路;二要明确实在的套路;三要落实具体的出路。为确保出谋划策取得实在的效果,必须画明救助的路线图(即思路、套路、出路)。注意防止求助者“空手、空袋、空脑”而回的现象发生。 四、慈善要在大慈善里出彩
慈善出彩贵在“统”。慈善的出彩,源于合力的形成。慈善事业是一项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的社会系统工程,除了慈善组织自身努力外,还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关心。《慈善法》将慈善定位为大慈善,它不仅包括了传统慈善的概念,还将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以及其他公益事业纳入慈善范畴,为慈善事业发展营造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更能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慈善事业的积极性。作为慈善组织,一方面必须要把相关政策法规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切实增强工作使命感和责任感;另一方面,必须找准工作结合点,始终牢牢把握“党委领导、政府推动、政策引导、社会参与、慈善实施”的工作原则,进一步建立健全慈善救助和政府、社会救助的联动的工作机制,使政府救助和慈善救助有机结合,有效对接,真正做到各有分工、各有侧重,互为补充,形成合力,让慈善在大慈善中出彩。今年5月,區慈善总会与区委宣传部、文体局等部门,利用“吴兴区利济书画艺术研究院”成立之际,举行了慈善书画义卖捐赠仪式。将捐赠义卖的所得善款在区慈善总会设立慈善专户,实行专款专用。把捐赠款全部用于全区保护优秀民族文化活动、文化扶贫等与文化相关的领域。区慈善总会还与区综治办、民政局、财政局、残联等部门联手,整合部门救助资源,建立了精神残疾康复医疗专项救助基金,用于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医疗救助和康复补贴。通过有效救助机制的建立,一方面解决了困难群众医疗费用,另一方面为深化“平安吴兴”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做了有效的贡献。今年7月,区慈善总会又与区法院、公安联手联合,建立了“吴兴公安慈善爱警公益基金”和“吴兴法院司法救助公益基金”,这“两项慈善公益基金”的建立,又使慈善工作借助司法部门的力量,为慈善事业发展助力添彩。
慈善要在大慈善里出彩,必须着力实施好三大慈善精准救助项目:一是要加强慈善系统救助项目的联动,整合救助资源,力求救助项目做强。二是要加强区级部门救助项目的联手,合理配置资源,力求救助项目做特。三是要加强行业、系统的联合,充分利用资源,力求救助项目做优。
慈善的“出力、出招、出谋、出彩”四位一体,是做好慈善精准扶贫的四个支撑点,我们必须要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牢牢把握工作大局,创新方法,有效作为,形成全区上下支持慈善、参与慈善、助推慈善的强大合力和动力,让吴兴慈善事业真正成为爱心人士的集结地,也成为困难群众的避风港。
一、慈善要在扶贫大局下出力
慈善出力贵在“下”。慈善的力量,源于大势的方向。党的方针政策就是慈善事业的方向,慈善必须要把握方向,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党委政府工作大局。我们要从“慈善是社会保障补充”的定位出发,在党委政府领导下统一行动,在这场脱贫攻坚战的大局中要有所作为,必须按照急为困难群众所急、想为困难群众所想、事为困难群众所干的服务理念,认真扮演好党委政府的拾遗补缺的角色,一起为脱贫攻坚战发力、给力、助力。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积极探索政府力量与社会力量有机结合的扶贫新机制,努力做到慈善济困与精准扶贫的有机结合。我们要始终围绕党委政府民生工作大局,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和举措,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激发慈善工作动力和活力,做到借势借力,真正使慈善工作与党委政府工作实现合力、合心、合拍。坚持两手抓,两手齐发力。一方面尽力做特“慈善冠名基金”。围绕“慈善与企业合作双赢”为宗旨,建立企业慈善冠名基金,使其成为慈善资金增量的稳定来源。目前,我区已累计建立冠名基金57家。每年拿出近800万元直接用于一家一户、一人一事的日常救助;另一方面聚力做实“慈善帮扶基金”。为方便基础救助,提高人人参与慈善的社会意识,全区222个村、社区建立帮扶基金实行全覆盖,每年直接用于困难群众临时救助200万元。这两类基金为区慈善在扶贫大局中出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慈善要在扶贫的大局下出力。须在“三力”上做好文章。一是慈善组织健全,有“会”理事,充满活力;二是慈善队伍精干,有人做事,具备能力;三是慈善资金雄厚,有钱办事,具有实力。可见,组织的活力 队伍的能力 手里的实力=慈善合力,才能在扶贫大局下出力。
二、慈善要在精准救助中出招
慈善出招貴在“准”。慈善的动力,源于精准救助。慈善能不能可持续,关键在于我们如何使用资金,而且要让爱心滚动、接力。目前,我区慈善总会积累慈善资金实力还不是很强,面对需要救助困难群众一时还不能做到广覆盖,更难以做到大面积“雪中送炭”。如何把有限的善款用在刀刃上,关键在于“精准”上出招。要进一步做精、做特、做实慈善救助,针对困难群众的需求,加强救助项目的研究、策划和创新,实施和建设一批具有感染力、凝聚力、影响力和具有慈善特色的救助项目,切实提高救助资金的合理性,使有效的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例如,在助老养老救助项目上,区慈善总会主动与区民政部门联手联动,为“区南太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开展社区独居、失能或半失能贫困老人送餐服务,急需添置一辆具有保温冷藏设施的送餐车。区慈善总会资助20万元,直接用于配送餐服务,让贫困老年人吃上放心餐。同时,要进一步拓展工作思路,创新救助模式,采取由慈善直接出资或贷款贴息的办法,积极开展建立“造血型”扶贫基地,切实帮助贫困家庭选择一些想参与、能参与、会参与的项目。同时,教育引导他们树立自强不息的精神,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来逐步提高和改善自己的生活水平。例如:2015年,我们会同市慈善总会在妙西镇创立“桑农生态彩华苗繁育扶贫”基地项目,共有159户贫困家庭参与,他们利用自己承包的土地种植彩色苗,一年时间直接经济创收132万元,户均增加经济收入8300元。通过项目的落实和实施,确实让帮扶对象感受到参与项目所带来的实惠。同时,通过帮扶项目的有效实施,使我们走出一条从单一的经济救助向项目救助转变;从输血型救助向造血型救助并重转变;从单个造血型救助向辐射帮扶造血型救助并重转变的新路子。
日常救助可见,慈善要在精准救助中出招,须牢牢把握三个核心目标:一是救的何人,救助的正是因病因灾致贫的人;二是救在何时,救助的正是节骨眼上急需的时候;三是救在何处,救助的正是造血型的地方,有可能一举脱贫的地方。这才是出招精准救助恰到关键点,可谓正当其人,正当其时,正当其事。
三、慈善要在急难个案时出谋
慈善出谋贵在“真”。慈善的真诚,源于爱心的汇聚。明者因时而变,智者随时而制。近两年来,区慈善总会遇有多例换肾、换肝、换骨髓的求助者,当他们的亲人面临着死神在召唤、生命已进入倒计时的关键时刻,来到慈善机构迫切希望得到慈善救助,作为慈善组织面对求助者,要尽心尽力,想方设法,善作善成。在慈善救助个案中,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为其尽可能多的筹集善款出谋划策。要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贫困群众的环境和氛围,让“守望相助、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得到弘扬。例如,高新区一村民家中父子俩均患恶性肿瘤,医疗费用相当大,整个家庭因病致贫,陷入困境。我会主动与镇、村干部共同商讨,为其献计献策,共同谋划。通过企业冠名基金救助、定向救助以及群众募捐等形式,共筹集善款26万余元。又如:织里镇曙光村皇甫云磊,因患白血病需骨髓移植,要花去近80万元的费用,通过镇、村各级筹款和向社会募捐,共筹到善款30余万元。再如教育系统一老师因患肝癌,需要一大笔资金换肝,家庭不堪重负。我会针对该校教师数量多、素质高,与教育局、学校沟通、协调,出谋划策,广泛发动,共募集善款10万余元。通过上述三例急难个案的有效解决,我们不仅为他们解决了燃眉之急,还倡导了近亲近邻的援助社会风尚,更让救助者得到更多的精神慰藉。
慈善要在急难个案时出谋,出好谋,遇到急难个案时,慈善组织要主动与所在乡镇街道、村社区以及单位一起共商救助之事,具体要注意三个环节:一要商议可行的思路;二要明确实在的套路;三要落实具体的出路。为确保出谋划策取得实在的效果,必须画明救助的路线图(即思路、套路、出路)。注意防止求助者“空手、空袋、空脑”而回的现象发生。 四、慈善要在大慈善里出彩
慈善出彩贵在“统”。慈善的出彩,源于合力的形成。慈善事业是一项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的社会系统工程,除了慈善组织自身努力外,还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关心。《慈善法》将慈善定位为大慈善,它不仅包括了传统慈善的概念,还将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以及其他公益事业纳入慈善范畴,为慈善事业发展营造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更能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慈善事业的积极性。作为慈善组织,一方面必须要把相关政策法规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切实增强工作使命感和责任感;另一方面,必须找准工作结合点,始终牢牢把握“党委领导、政府推动、政策引导、社会参与、慈善实施”的工作原则,进一步建立健全慈善救助和政府、社会救助的联动的工作机制,使政府救助和慈善救助有机结合,有效对接,真正做到各有分工、各有侧重,互为补充,形成合力,让慈善在大慈善中出彩。今年5月,區慈善总会与区委宣传部、文体局等部门,利用“吴兴区利济书画艺术研究院”成立之际,举行了慈善书画义卖捐赠仪式。将捐赠义卖的所得善款在区慈善总会设立慈善专户,实行专款专用。把捐赠款全部用于全区保护优秀民族文化活动、文化扶贫等与文化相关的领域。区慈善总会还与区综治办、民政局、财政局、残联等部门联手,整合部门救助资源,建立了精神残疾康复医疗专项救助基金,用于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医疗救助和康复补贴。通过有效救助机制的建立,一方面解决了困难群众医疗费用,另一方面为深化“平安吴兴”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做了有效的贡献。今年7月,区慈善总会又与区法院、公安联手联合,建立了“吴兴公安慈善爱警公益基金”和“吴兴法院司法救助公益基金”,这“两项慈善公益基金”的建立,又使慈善工作借助司法部门的力量,为慈善事业发展助力添彩。
慈善要在大慈善里出彩,必须着力实施好三大慈善精准救助项目:一是要加强慈善系统救助项目的联动,整合救助资源,力求救助项目做强。二是要加强区级部门救助项目的联手,合理配置资源,力求救助项目做特。三是要加强行业、系统的联合,充分利用资源,力求救助项目做优。
慈善的“出力、出招、出谋、出彩”四位一体,是做好慈善精准扶贫的四个支撑点,我们必须要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牢牢把握工作大局,创新方法,有效作为,形成全区上下支持慈善、参与慈善、助推慈善的强大合力和动力,让吴兴慈善事业真正成为爱心人士的集结地,也成为困难群众的避风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