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吉登斯晚期现代性的生活政治理论

来源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ttk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晚期现代性社会解放政治所面临的困境,吉登斯提出“生活政治”,从解放政治的宏观话语转至微观生活,意在对当代政治生活进行理论重构.依托其结构化理论,反思性作为一种社会性的建构,既构成自我认同的重要环节,同时也对社会结构进行功能性调节.生活政治的实质乃是自我认同与社会结构的双向重塑,其中包含着有关道德与生存性问题的思考以及“后传统社会的普遍伦理”.吉登斯的生活政治理论,是其作为策略的第三条道路及其社会民主思想的生存论基础,但其是否可被作为晚期现代性社会的人类共享理论,则是可疑的.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阐述了纳斯鲍姆对经济学功利主义的批判,指出经济学功利主义借助于工具理性的计算原则,把人看成是“满足的容器”,无视人的质性区别及尊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纳斯鲍姆
当代国家首当其冲是对活劳动的法律控制.黑格尔的《法哲学》是现代性的第一个哲学文本,其核心是把资本主义秩序理解为自由权利的实现.在《法哲学》中,权利以三种形象出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