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如何评价莫言获诺奖——莫言获诺奖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之一

来源 :名作欣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guiming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来,作为第一位获奖的中国本土作家,有关莫言本人及其作品的争论一直不断,在饱受赞扬的同时,也遭到了一些批评;而诺贝尔文学奖也因这次的获奖而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引发了关于诺奖价值的激烈讨论。莫言热的同时也出现了文学热。本文以莫言热为出发点,分对诺贝尔奖的态度、诺贝尔奖的证明作用和莫言获奖与客观因素的关系,以及对莫言与莫言作品的认知,三个部分考察文学及相关专业大学生对于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评价。 Since Mo Yan won 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in 2012, as the first award-winning Chinese native writer, his controversy about Mo Yan and his works has been constantly praised and criticized. The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Returning to people’s perspective as a result of this award, led to intense discussions about the value of Nobel Prizes. Mo Yan hot literature fever also appeared at the same time. This article takes Mo Yan heat as the starting point, points out the attitude of the Nobel Prize, the proof function of the Nobel Priz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 Yan’s winning and the objective factors, as well as the cognition of Mo Yan and Mo Yan’s works. Mo Yan won the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evaluation.
其他文献
为了解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大学生价值观现状以及把握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以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问卷及大学生价值观问卷为工具对某校91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
压水堆核电站二回路水系统的放化学参数变化,直接关系到核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厂的经济性。文章在二回路水系统放化学参数异常变化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故障树理论绘制了
天人关系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论题,其内涵丰富,历代思想家都有着大量的论述。作为汉代道家集大成者的《淮南子》也不例外,对天人关系有着丰富的探讨。天人同构作为天人关系
在当前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学评价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本文立足于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和需求,分析了大学英语听说课程中多种评价方式的优势与不足,提出了将产出导向法
作家裘山山在《春天里的一个夜晚》(载《钟山》2003年第5期)中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