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腔静脉阻塞端形态和破膜方法选择的临床研究

来源 :介入放射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snlao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阻塞端形态和破膜方法选择的关系。方法我科自2003-2005年收治155例下腔静脉阻塞病例,根据下腔静脉造影表现,对阻塞近心端和远心端形态进行分类和统计,根据不同形态分别采用自上向下或自下向上穿刺破膜。并以1990-1997年治疗的150例下腔静脉阻塞病例作为对照组,统计分析破膜穿刺时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本组155例病例中,下腔静脉阻塞远心端形态可分为7种,即膜中有孔形(32例)、圆弧形(50例)、锥形(17例)、水平形(13例)、斜形(10例)、不规则形(19例)和伴交通支形(14例);
其他文献
为了有效地遏制日益猖獗的商业贿赂现象,有必要围绕招投标的整个流程进行全面监控,切实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并使每个解决措施连接成有机的整体,形成一种立体式、分层次的
患儿男,5岁。发现心脏杂音5年。出生时全身青紫,3岁时口唇紫绀加重,平时易患感冒,活动后气促,为进一步诊治入院。查体:体温36.8℃,脉搏110次/min,呼吸25次/min,血压90/60 mmHg
分别采用固相-水热法和球磨法制备磷酸亚铁锂-磷酸钒锂复合正极材料(LiFePO4-Li3V2(PO4)3)。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LiFePO4-Li3V2(PO4)3复合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远远高于 LiFePO4和
目的探讨解除肝癌介入化疗栓塞过程中血管痉挛的方法。方法肝癌栓塞化疗过程中,痉挛血管近侧局部经导管推注法舒地尔2.5 mg,然后行DSA造影确定血管扩张情况,同时观察并记录其
无人驾驶汽车,曾被称为是最“看似近在咫尺,实则遥不可及”的未来科技,但现在,这个“玩具”或许真的很快就要行至眼前。在顺利完成无人驾驶汽车混合道路上路测试之后,2015年12月14日,百度宣布正式成立自动驾驶事业部,并正式透露了百度无人车的最新进展。“百度自动驾驶事业部计划三年实现自动驾驶汽车的商用化,五年实现量产,十年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百度公司高级副总裁、百度自动驾驶事业部总经理王劲告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