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坚守的媒体人: 谁说我们过的是一个“假春节”

来源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ibian0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实你知道吗?相比于坚守到年前最后一天的上班族们,媒体人才更值得骄傲,对于很多媒体人而言,年前的坚守刚刚结束,而假期的值班才刚刚开始,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加入春节值班的媒体人队伍也越发壮大,无论是在演播室、编辑室,还是在家里的饭桌上,同学聚会的茶室里,只要有WiFi,都是媒体人值班的地方。
  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媒体人没有休息日!就像盗梦空间里的陀螺一样,不仅是媒体人的笔不会停,媒体人的思考也不会停下。
  你看BBC拍摄的《中国新年》里,那两位像老顽童似的外国记者,吃着辣条,在除夕夜跑来跑去寻找最感人的新闻线索,在我看来,这也是记者的基本修养。

坐标甘肃北京新华社王曙晖:坚守是一种职业境界


  20年,7天假期,600余条通稿和专线稿件,300多条新媒体稿件,对于新华社国内部值班的主任、终审发稿人、编辑、一读和干事来说,忙碌,是不变的过节模式。
  对于负责通稿线路稿件的编辑来说,朝八晚七的工作时间、每人每天几十条稿件的处理量是“标配”。尽管稿件众多,对于能“救”的稿子,每一条编辑都要与记者电联,提出补充采访和具体的修改意见。甘肃分社连振祥利用回农村老家过年的机会采写的一篇报道,角度新颖,反映的问题也有普遍的社会意义,但写作不够精良,文中一些说法不够严谨。为此,编辑王黎逐字逐句与记者电话沟通,使稿件在修改后更加准确、紧凑、完整。
  2016年2月12日一早,社文专线编辑获知阎肃去世的消息后,第一时间与央采记者联系,确认消息稿由军分社负责播发。通过微信联系,首席编辑陈芳要求发追忆稿件。恰在此时,上海分社记者许晓青发来微信说,2015年曾经采访过阎肃,可做一条追忆稿。开社总编室编前会时,当班编辑连长燕与军分社同志沟通,商量好稿件写好后请军分社把一道关。经过前方记者的努力,后方编辑和相关部门的配合,当天下午便播发稿件《(文化视点)“勇敢、浪漫,国际视野,一个不能少”——新华社记者追忆著名艺术家阎肃》,被多家网络客户端转载采用。

坐标北京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程昱:这个除夕,过得忙碌又美好


  晚上8点,天空又慢慢地变成了深蓝色,窗外响起了此起彼伏的炮竹声。发布完《外国政要祝贺中国猴年春节》的稿件,再最后检查一遍发稿目录,在交班本上记录好当天的发稿情况,除夕这一天的工作也即将结束。
  回家的路上,看到天空绽放的烟花、路上互相问好的陌生人、车上手牵手回家的一家人、同事们发的全家福,内心暖暖的。这个除夕,过得忙碌却又美好。

坐标北京媒体人陈博:连续七天火腿肠 泡面


  来到某家北京媒体后,我还是很喜欢值春节班。
  首先,是有社长请吃年夜饭;其次,春节期间的北京,才是北京,坐出租就能享受二环十三郎(司机恨不得飞起来)的感觉;最后,有一个相处融洽的好团队:4人报道4个庙会,4人暖暖和和打辆车,然后吃遍玩遍每个庙会,一起采访,一起写稿,再一起拼凑……
  总之,乐在其中,有兄弟(或姊妹),值班也不苦。
  我也独自一人值过春节班,每当这时,我相反会让自己沉下心来,干点事情,写点好稿子。
  2017年除夕和初一,我是在大兴一家餐具消毒车间和燕山石化车间里通宵度过的,去采访这些春节加班的工人和燕山石化的巡检师傅。
  和平时比起来,春节我采访更用心,去之前做三四页的笔记,到了现场问够200个问题,采访回来能打磨三遍以上……这时候,孤独是最好的老师,让自己静下来,梳理之前的工作。
  “时针指向凌晨两点。厂区里灯火通明,却四下无人。迷宫般的石化装置里,独自巡检的谢叔像个舞台上的角儿,一边爬上爬下地干活,一边哼起了有点耳熟的旋律。”
  写这位巡检工的时候,我分明看到,他像个舞台上的武生,在我的电脑屏幕上,辗转腾挪,纵横跳跃,完全忘记了那个除夕夜我在寒风中的那份辛苦。
  我也经常被人问:值那么多班是不是为了挣三倍工资?我回答不是,因為一年忙到头,很少有自己和自己对话的时候,而空旷的大年夜,你能听到自己的心跳,重新定位自己前行的方向。
  哦,对了,我还在除夕夜去派出所蹲过夜班,去看警察抓偷放违禁烟花的人、处理打架斗殴、审讯犯罪嫌疑人……总之,都非常有意思,而且,看过他们值班,觉得自己值班,除了一点孤独和失落,压根不算啥大事。

坐标上海东方卫视大型活动部


  明天晚上,央视春晚就要与大家见面了。东方卫视中心公益频道(大型活动部)承制2017年央视春晚分会场的重要任务。说到春晚,对每一位参与者,都是大考。为了这台献给全国人民的晚会,一轮轮备战下来,“大家都身心俱疲”。
  据了解,在短短两个多月时间里,节目团队高效推进节目筹备工作,12月落实节目与演员,元旦过后就进入紧锣密鼓的节目排练。为确保直播质量,央视春晚上海分会场自1月15至25日,已与央视进行了多次联排。根据线报,导演组精心设计了AR技术结合虚拟前景,为晚会提供精彩纷呈的视觉效果。

坐标北京新京报记者李雪莹:坐着宽敞地铁去喂猫


  2014年的春节,我还是一名刚入行的社会新闻记者,按照报社惯例,被安排留下来值班。那也是我第一次没有回家过年。
  记得节前,一位朋友把家里的钥匙留给我,托我春节期间帮他喂养猫。除夕傍晚,我坐着地铁去喂猫,当时北京的地铁不似往日那般拥挤,变得空空荡荡,几乎可以一眼从车头看到车尾,以往在车厢里只有“立足之地”,而那时躺着也没人拦。喂猫回来在地铁上,我还拍照发朋友圈说:“两块钱,我买到了卧铺!”
  本打算去吃报社的团圆饭,没想到,因喂猫太久,到了饭店,只剩残羹冷炙,和小伙伴寒暄一阵,就出去觅食。在爆竹阵阵、烟花四起的街道上,我走了很久,才在牛街附近找到一家回民开的餐厅。吃完饭,又在爆竹声中走回住处。   同住的室友和男朋友在看春晚。我也一起看。
  第二天,我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采访去雍和宫祈福的香客,这是每年春节都要出的报道。老记者告诉我,要早起,要采访到第一个上香的人。
  临睡前定了两个5点的闹钟,没想到,因为外面鞭炮声太响很久才睡着。大年初一,一觉醒来已近6点。“完了完了!”我心中叫道,便匆匆忙忙出门。而摄影姐姐已经到了现场,我倍感自责。
  当时还没有打车软件,我站在空无一人的大街上,满心绝望,然而,很快,就有一辆的士驶到面前。听说是去采访,司机师傅十分热心,说,雍和宫周边都限行了,尽可能把我送到离雍和宫最近的地方。
  在离雍和宫还有一站的北新桥十字路口,已经站满密密麻麻排队等候雍和宫开门的人群,司机把我放在队尾,祝我顺利。我掏出记者证,拨开人群,一路冲到前面。目睹宫门如何打开、工作人员如何手挽手维持秩序,以及第一个冲进雍和宫的香客,等等,后又跟提前到的摄影记者交流,顺利完成采访任务。
  “新年的第一缕阳光,从五色的经幡间穿过,照耀着祈福的民众。”后来我在稿件中写道。

坐标印度前驻印记者尘雪:烟火与醉酒中的异乡春节


  离开印度前的那个大年三十除夕夜,是在驻印媒体朋友Z大哥家度过的。擅长社交的大哥,请来几位同为驻印媒体的记者们。
  印度人不过中国春节,他们自己的新年“排灯节”在几个月前便过了。所以,这个在新德里的春节,在与国内普天同庆的欢庆氛围对比下,显得更加冷清了。
  在新德里的中国人,幸运的有家人朋友远道而来陪伴过节,落单的就聚在了Z大哥家里过年。
  Z大哥为了过新年,大门口特意贴上了喜庆的中国春联。客厅也装饰一新,换了新窗帘桌布,添了杯盏,鲜花和精致而独特的印度工艺品也让房间多了几道引人注目的风景。
  吃的当然是中国菜,也少不了酒水。印度的自来水水质差,很多来印同胞都有喝了生水惨遭拉肚子的悲惨经历,Z大哥害怕大家吃坏肚子,竟然豪爽地全部用瓶装饮用水来洗菜。好在印度瓶装水的价格只有国内的一半,但也是大手笔啊。吃了什么菜已记不清,但记得味道依稀是家常菜。
  臨近午夜12点时,细心周到的美女记者让人买了烟火爆竹,我们到院子里点燃,在大人和小朋友的欢呼声里,我忙着给活泼可爱的小朋友和五彩烟火拍照录影,感受到几分过年的欢愉和热闹。
  席间自然是有人醉酒,或是借助酒精发泄愤懑,多年漂泊海外的生活,对人内心的影响也是不可小觑的。送醉酒的人回家,他竟然认不出回家的路,只好送到办公室。在异乡难言的痛苦和孤寂,以这样戏剧性的一幕呈现出来。
  就这样,在烟火的燃烧和醉酒的戏剧桥段中,我度过了一个在印度的除夕夜。

坐标南京现代快报记者常毅:孤独最是回家路


  其实,做记者的那些年,在大年夜值班并不是多孤独的事。除夕夜历来都是很喜庆的,到处烟花绽放、人群欢腾,只是你并不流连于此,因为你心里牵挂着盼你早回的家人。
  2011年的除夕,我没有值夜班,夜班被安排给家在这个城市的小伙子了。外地的同事基本走完,我也算是外地的,但这一天的策划稿件很多,全部忙完后,已是晚上8点半。早晨来上班前,我在自家楼下放了一串鞭炮,然后把年货、礼品,都搬进车后备箱。其中,有很多是给女儿的礼物。她在350公里之外的城市,她的妈妈一个多月前出国访学,要一年后才能回来。我只好把女儿送到外婆家。
  此外,自媒体人春节不打烊的故事就更多了,他们可能拿着个手机,跟朋友在村头的茶馆一边打着扑克,一边发着微博。
  每到春节,我都循例在网上发帖。从2月7日到22日,16天我写了13篇微信公众号文章。这大概是我历年来体能最差的一年,竟然没有做到每日一篇。连南派三叔这样的拖延症患者也更新了15篇《钓王》,我不再是那个生猛的少年了,难过。
  看到这么多媒体人春节笔耕不辍的故事,你就不要抱怨“我今年过的可能是一个假的春节”了。
  而且,相比于去年,媒体人值班在技术方面有了更多的选择:直播、短视频、VR技术,今年媒体人的值班应该有更多选择,玩着就把班给值了。
其他文献
隼鸟2号的重大改进  隼鸟2号沿用隼鸟号已经验证的平台和技术,整体结构跟隼鸟号差不多,只是体积和质量都比隼鸟号略大,这主要是因为它多带了一些仪器。为了避免之前隼鸟号遇到的各种意外再次发生,工程师们对隼鸟2号进行了许多有针对性的重大改进。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吧!隼鸟2号天线  天線可是隼鸟2号与前辈区别最大的部分了。隼鸟号头顶只有一个长得像锅一样的高增益抛物面天线,然而隼鸟号最大的一次事故就是和地球失联
二战中,德国人将位于萨克森州寇地兹的一座城堡,改造成为“被俘军官集中营”,即寇地兹堡集中营。该集中营戒备森严,守卫人员比战俘多,德国人吹嘘其为“逃不出去的集中营”。但是,关在里面的盟军战俘,却并没放弃寻找集中营的漏洞。  屡逃屡挫,奇招百出  为了逃出寇地兹,集中营内的被俘军官们绞尽脑汁,他们偷偷配制集中营大门小门的钥匙,精心描绘逃跑路线图,暗中伪造各种身份证件,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材料,制造逃跑器材
2014年8月初,头天刚领结婚证的杭州男子黄华凯,因心脏病突发在家中去世。而他心脏病病发的诱因,却是他的新婚妻子刘元青。  是怎样惊骇的刺激令黄华凯如此难以承受?  江苏扬州尚鼎律师事务所律师林强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出了原委:一切皆因刘元青代孕赚嫁妆……代孕赚嫁妆,自卑女孩爱情有期待  2012年5月的一个周末,江苏仪征女孩刘元青与同学到杭州游玩。同学玩笑道:“我们微信摇一摇,看能不能找到个杭州女婿
加西亞在父亲的集团公司里担任总经理。父亲临终之时,曾经将加西亚叫进密室里,把私人账户的密码告诉了加西亚。这个私人账户里,有着天文数字的存款,是加西亚的父亲奋斗一生的财富。他从不让加西亚染指,一直到死才把密码告诉加西亚。  在告诉加西亚密码的同时,父亲还传授给他设置密码的心得:好多人设置密码,都会选择一些与自己的生活有关联的数字,比如生日、手机号码、门牌号、车牌号、驾驶证号码,以及在生活中频繁出现的
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海湾战争一触即发。作为维珍航空公司的创始人,理查德·布兰森倾力援助中东地区的难民。他还利用与约旦王室的关系,说服时任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允许他乘坐维珍航班飞抵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用物资换回一批被萨达姆扣押作为“人盾”的英国人。在联军大规模轰炸巴格达前夕,布兰森带着人质惊险逃亡。  我打开电视,转到CNN台,把头凑到屏幕跟前听新闻。不需要把声音开大,我就能明白情况很糟。上周
谁都承认财神爷是条好狗。  财神爷是葛老的狗孙子,一日五遛,老葛伺候狗的时间,远远超过伺候亲孙子的时间。  儿媳妇宝琴不喜欢狗,嫌狗臭,怨狗掉毛。  葛叶庭果断制止了老婆的胡咧咧。他对宝琴说,妈去世后,老头子两次寻死。一次是卧轨自杀,寿衣都穿好了,躺在铁轨上,只等火车辗过来。是财神爷找到扳道工,咬着扳道工的裤管,将老爷子从铁轨上撵下来。第二次,老头子躲在乡下上吊,正打算将脑袋套进绳圈圈,财神爷扯着
你听说过“日影一寸,地差千里”吗?这是我国古代天文学中一个重要的观点,意思是说,同一经线上的南北两个地方,在夏至这一天的中午,测得的日影长度相差一寸,那么就说明两地相距一千里。这个曾被很多古代天文学家视为权威的观点,实际上并没有经过确切的测量。在隋朝时期,编写《皇极历》的天文学家刘焯曾经向当时的皇帝隋炀帝提出进行一次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但是这个建议并没有被隋炀帝采纳。到了唐朝,一位叫作僧一行的人通
西安一家广告公司策划师张菱菱离婚后,注册了直播账号发布短视频,羞辱和攻击前夫王贺。王贺也拍摄短视频互怼。张菱菱甚至怂恿新男友扮演前夫角色,贬低王贺。最终,王贺被激怒了……闪婚闪离:一枚“麻辣美仙女”横空出世  2019年11月,张菱菱离婚后不久,在视频平台上申请了“一枚麻辣美仙女”的账号,开始上传自己拍摄的短视频。可是几条传上去,数据总是不温不火,张菱菱愁眉不展。  张菱菱请教了公司负责互联网运营
當人造卫星在太空中运行时,只要其受到的地心引力与离心力相等,它就可以稳定地围绕地球运动。  为了实现这种稳定的运动状态,人造卫星的运行速度须达到7.9千米/秒。超过这个速度,人造卫星会脱离地心引力,飞离地球;低于这个速度,人造卫星就会坠落地球。  人造卫星虽然在大气层外运行,但其所在的位置仍有稀薄的空气存在。人造卫星受到空气阻力的影响,飞行速度会逐渐减小,最终会坠落到地球上。
一切始于大約46亿年前的一团巨大且稀疏的尘埃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