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围山地区55年来可利用降水量与干旱强度变化特征分析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tor9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云南大围山地区1960-2014年气温和降水观测资料,应用高桥浩一郎陆面蒸发经验公式计算了可利用降水量,并以降水量计算SPI (标准化降水指数)指数;采用线性趋势分析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该地区55a来可利用降水量和干旱的年际、季节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年可利用降水量呈减少趋势,春季和冬季呈增加趋势,夏季和秋季呈减少趋势,且年和秋季可利用降水量在偏冷(偏暖)时段,较多年平均值偏多(偏少);年和秋季干旱强度呈增强趋势,春、夏、冬季呈减弱趋势.(2)年和四季可利用降水量分别存在18a、16a
其他文献
中国乡村发展进入乡村振兴战略新时期,深入研究农村土地利用、乡村旅游以及农户生计之间的关系,对构建新时期"土地-产业-生计"可持续发展模式及发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路径具
试验对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三价灭活疫苗(Re-6株+Re-7株+Re-8株)免疫SPF鸭后的免疫持续期进行研究。选用14日龄SPF鸭20只,其中10只腿部肌肉免疫灭活疫苗0.5 mL·只~(-1),另10
针对复杂背景下的人体彩色图像,提出了一种基于YCbCr颜色空间和Mini-Batch聚类的肤色检测算法.算法首先将目标图像转换到YCbCr颜色空间,并在Cb和Cr分量上进行统计建模,得出肤色阈值的高斯分布模型;然后采用Mini-Batch聚类算法在Cb和Cr分量上对肤色进行聚类分割,并对分割出的肤色区域进行面积过滤和区域归并,最终获得完整的肤色区域.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算法,该算法对光照变化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