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国家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职业教育发展的背景下,县级职业高中如何走特色发展之路?如何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本文立足本校和山区县职业高中的实际,认为构建“三大”体系,加强队伍建设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有效途径。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育质量人才培养
近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对中职教育的投入呈逐年上升趋势。2005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在巩固基础教育成果的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2007年秋季学期开始,中职农村和城市家庭贫困学生可获得国家助学金。如今,国家对涉农专业和家庭贫困的中职学生全免学费,使特困生也能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十二五”期间,加大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使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面对这些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职教人如何来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呢?通过几年的职教生涯,认为构建“三大”体系,加强队伍建设,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有效途径。
1.构建以“会做人”为目标的德育体系
五峰职教中心根据中职生的特点,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坚持把培养学生“会做人”作为德育工作的首要目标,努力营造一个相互渗透、齐抓共管的育人体系和教学氛围。
1.1校长负责、全员参与的德育工作管理体制。学校实行校长负责的德育工作管理体制,学校党组织发挥德育的监督保证作用。有专职的德育课教师,选拔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建立了教师联系学生制度,全校教师每人联系多名学生,不定时找学生交流,及时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动态,及时排忧解难,配合学生科、班主任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2德育课教学为主与其他课程德育渗透相结合。学校按照教学《大纲》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哲学与人生》、《经济政治与社会》等德育必修课,培养正确的道德观。但仅靠德育课是远远不够的,学校在各科教学中都十分注重挖掘学科中丰富的德育内涵,关注课堂教学中生成的德育资源,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确立“每节课都是育人”的意识,把德育落实到教学全过程。改革德育课传统的教学方式,创造条件采用角色扮演教学法、举例教学法、行动导向法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自觉地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1.3管理人性化,多管齐下实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学校选拔有爱心、有耐心,能吃苦又讲奉献,有能力又淡泊名利的教师组成中层领导和班主任队伍。培养良好的班风学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学校领导班子的管理、服务做到全覆盖;班主任全天跟班;值日老师24小时守候服务;教师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弟弟、妹妹来关心和呵护,用爱感化这些“调皮”的弟子。党团组织、学生会、学生社团有组织地开展科技、文艺、体育活动,利用校刊、广播、校园网络、黑板报等宣传先进的行业劳动模范、学校优秀在校生和毕业生的事迹,引导学生以他们为榜样,努力学习,规范自己的言行。结合民族传统节日、重大事件和开学、毕业典礼等,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教育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成长的快乐,珍惜现有的美好生活,学习和弘扬民族精神,逐步完善人格,树立正确的“三观”。
1.4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德育工作。学校同所在地的机关、部队、企业以及县外的实习、就业基地建立固定联系,发动、协调社会力量支持和参与德育教育。机关工委的同志经常到学校调研、座谈,开展德育讲座,组织学生开展学雷锋活动。邀请武警中队的战士担任新生军训教官,指导学校组织学生应急演练,开展系列联谊活动;聘请派出所的专业法律人士担任我校法制副校长,不定时进校开展自我保护、交通安全、法律常识等讲座;团县委联系县内多家民营企业接纳我校学生周末进行劳动实践,以此丰富学生生活阅历,培养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让学生在做事中学会做人。
1.5指导和改进家庭教育巩固学校德育成果。学校通过多种途径与学生家长联系,指导和改进家庭教育来巩固学校德育。学校利用暑假招生之机,逐村逐户进行家访,与家长交流,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咨询,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收效明显。所有办公室的电话对学生免费开放,要求每个学生放假离校前打电话告之家长,到家后给老师打电话报平安;每半个月至少给家长打一个问候电话,汇报一下在校情况,加强与家人的交流沟通;父母生日必须给家长打电话。每位班主任每个月向家长汇报一次学生的成长进步,交流信息,共同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对纪律性差的学生进行不定时的家访,了解学生生活环境,与学生家长面对面的交流,商讨教育方法,齐抓共管转化学生。
通过以上措施逐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养成科学的思想方法;自觉地遵纪守法,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热爱专业,勤奋学习,勇于创造,大胆实践,具有良好的职业习惯和安全意识、质量意识、效率意识、环境意识等,从而让学生“会做人”。
2.构建以“会做事”为目标的教学体系
职业教育与普高教育的本质区别就是以就业为目的教育,学生只有在校学得技能,在职场上方可获得成功。因此,学校把教会学生“能做事”作为教学目标。
2.1以做好自己的事为基础,养成好的职场习惯。新生入学参加严格的军训,教官从纪律、生活习惯各方面进行严格的训练;老师从打扫清洁、锻炼身体、完成学习任务等方面严格要求。增强纪律制度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严谨的生活学习作风,为将来在职场具备良好的工作作风打好基础。
2.2以“一法、二进、三点”打造中职有效课堂,让学生学好职场本领。学校倡导在快乐教学法的前提下,目标教学与技能训练进课堂,落实知识、能力、德育三点目标教学。学校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师资队伍,不少教师取得“双师”资格。高级教师、专业技术教师优化教学目标、精备细讲。在课堂上让学生了解本专业所对应的岗位,该岗位所从事的工作的内容以及对工作人员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进行专项素质和能力训练,主要是通过实训、课堂模拟等措施,训练学生掌握课程要求的各项技能。最后阶段是综合能力训练环节。这一阶段为结合专业课程的学习,综合以前所学内容和已具备的各种能力,对学生进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训练。计算机、电工基础、焊工、钳工等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法,数控车床编程采用仿真教学法,通过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使课堂延伸至实训中心、工厂车间,让学生自主地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掌握技能,并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3积极推行 “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制度,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先后与宜昌市机电工程学校、三峡职业技术学院、上海电子工业技术学校等开展校校合作,联合开办数控、旅游、电子技术应用等专业,不断扩大办学规模。与采花毛尖集团、五峰茶叶机械厂、五峰晓立电脑有限公司、五峰柴埠溪旅游公司、广东建威服装有限公司等开展校企合作,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训实习场地,并选派技术人才到校任教专业课并指导学生技能操作。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实训方法体系与实践教学运行机制,把教、学、做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校练就职场本领,毕业后能轻松熟练地走上工作岗位。
2.4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培养职场综合能力。举办运动会、歌舞大赛、演讲比赛、主题班会、办报比赛、野炊等寓教于乐的活动,给学生提供锻炼、展示各种才能的舞台,培养学生在职场的自我展示、团队合作等多项能力,发展个性特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2.5努力探索多证书制度,提升学生就业实力。学校每学期根据各专业开设的课程,举办各专业技能竞赛,努力形成“人人参赛,以赛促学”的格局。通过校级比赛,选拔人才,积极组织他们参加县、市级职业技能大赛,获得各类荣誉证书。加强与人事劳动部门的交流沟通,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鉴定,使之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第三学年,学校组织学生进行文化课、德育、普通话、专业技能、书法、民族特长、身体素质等七类合格考核,通过“七证”考核后方可获得毕业证书。通过系列措施,促进学生学习,强化自身技能,提升就业实力,完善学校的评价机制。
3.构建以“能致富“为目标的就业体系
学校坚持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聘请学校法律顾问为学生讲解《劳动法》,学校教师为学生讲解各个企业的招工简章及企业的内部、外部环境,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企业,学生与学校签订就业协议书。
“一人打工,脱贫一户,一群人打工,致富一方”。近几年来,五峰职中毕业生在深圳沿海实习就业,走向成功的典型比比皆是。学生在实习期间,学校跟踪管理服务。学校派教师到各个企业看望学生,了解他们的上班情况,工资待遇问题,学生反应的问题将会得到及时处理。个别学生对企业不满意或想调换企业的,学校将会及时为学生处理,就近为学生进行第二次就业安置,直至学生及家长满意为止。学生就业期间遇到的困难,只要学校知道,我们都会为每个学生服务。学生就业期间每个月的工资表,各企业都会传给我们学校,以便学校了解学生的待遇情况。
确保学生利益最大化,学校和一些大型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订单式”培训计划。在学校期间,许多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较高要求的训练,学生一毕业就可以直接成为企业的熟练员工,这样工资待遇就比较高,现在就业的学生,他们的工资都在每月2000元以上。特别优秀的学生通过学校推荐,企业面试,直接走上了管理岗位。
如今,五峰职教中心就业明星与创业明星遍布祖国大地,远在沿海的有担任人事部经理年薪高达30万的保安专业毕业生吴建涛,远在武汉创业的有典宫壁纸装饰公司老总旅游专业毕业生易宗颜,有本地担任中国人保寿险五峰支公司经理的林特专业毕业生陈全理,担任中国人寿五峰支公司副经理的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王刚,担任五峰新亚细亚酒店老板的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席永忠,担任五峰昌发汽修老板的家庭经营专业毕业生李传洲,担任采花毛尖集团城关部经理的财会专业毕业生来青林等等。条条大路通罗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就读中职同样让学生走上成功之路。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育质量人才培养
近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对中职教育的投入呈逐年上升趋势。2005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在巩固基础教育成果的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2007年秋季学期开始,中职农村和城市家庭贫困学生可获得国家助学金。如今,国家对涉农专业和家庭贫困的中职学生全免学费,使特困生也能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十二五”期间,加大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使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面对这些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职教人如何来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呢?通过几年的职教生涯,认为构建“三大”体系,加强队伍建设,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有效途径。
1.构建以“会做人”为目标的德育体系
五峰职教中心根据中职生的特点,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坚持把培养学生“会做人”作为德育工作的首要目标,努力营造一个相互渗透、齐抓共管的育人体系和教学氛围。
1.1校长负责、全员参与的德育工作管理体制。学校实行校长负责的德育工作管理体制,学校党组织发挥德育的监督保证作用。有专职的德育课教师,选拔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建立了教师联系学生制度,全校教师每人联系多名学生,不定时找学生交流,及时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动态,及时排忧解难,配合学生科、班主任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2德育课教学为主与其他课程德育渗透相结合。学校按照教学《大纲》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哲学与人生》、《经济政治与社会》等德育必修课,培养正确的道德观。但仅靠德育课是远远不够的,学校在各科教学中都十分注重挖掘学科中丰富的德育内涵,关注课堂教学中生成的德育资源,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确立“每节课都是育人”的意识,把德育落实到教学全过程。改革德育课传统的教学方式,创造条件采用角色扮演教学法、举例教学法、行动导向法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自觉地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1.3管理人性化,多管齐下实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学校选拔有爱心、有耐心,能吃苦又讲奉献,有能力又淡泊名利的教师组成中层领导和班主任队伍。培养良好的班风学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学校领导班子的管理、服务做到全覆盖;班主任全天跟班;值日老师24小时守候服务;教师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弟弟、妹妹来关心和呵护,用爱感化这些“调皮”的弟子。党团组织、学生会、学生社团有组织地开展科技、文艺、体育活动,利用校刊、广播、校园网络、黑板报等宣传先进的行业劳动模范、学校优秀在校生和毕业生的事迹,引导学生以他们为榜样,努力学习,规范自己的言行。结合民族传统节日、重大事件和开学、毕业典礼等,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教育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成长的快乐,珍惜现有的美好生活,学习和弘扬民族精神,逐步完善人格,树立正确的“三观”。
1.4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德育工作。学校同所在地的机关、部队、企业以及县外的实习、就业基地建立固定联系,发动、协调社会力量支持和参与德育教育。机关工委的同志经常到学校调研、座谈,开展德育讲座,组织学生开展学雷锋活动。邀请武警中队的战士担任新生军训教官,指导学校组织学生应急演练,开展系列联谊活动;聘请派出所的专业法律人士担任我校法制副校长,不定时进校开展自我保护、交通安全、法律常识等讲座;团县委联系县内多家民营企业接纳我校学生周末进行劳动实践,以此丰富学生生活阅历,培养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让学生在做事中学会做人。
1.5指导和改进家庭教育巩固学校德育成果。学校通过多种途径与学生家长联系,指导和改进家庭教育来巩固学校德育。学校利用暑假招生之机,逐村逐户进行家访,与家长交流,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咨询,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收效明显。所有办公室的电话对学生免费开放,要求每个学生放假离校前打电话告之家长,到家后给老师打电话报平安;每半个月至少给家长打一个问候电话,汇报一下在校情况,加强与家人的交流沟通;父母生日必须给家长打电话。每位班主任每个月向家长汇报一次学生的成长进步,交流信息,共同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对纪律性差的学生进行不定时的家访,了解学生生活环境,与学生家长面对面的交流,商讨教育方法,齐抓共管转化学生。
通过以上措施逐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养成科学的思想方法;自觉地遵纪守法,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热爱专业,勤奋学习,勇于创造,大胆实践,具有良好的职业习惯和安全意识、质量意识、效率意识、环境意识等,从而让学生“会做人”。
2.构建以“会做事”为目标的教学体系
职业教育与普高教育的本质区别就是以就业为目的教育,学生只有在校学得技能,在职场上方可获得成功。因此,学校把教会学生“能做事”作为教学目标。
2.1以做好自己的事为基础,养成好的职场习惯。新生入学参加严格的军训,教官从纪律、生活习惯各方面进行严格的训练;老师从打扫清洁、锻炼身体、完成学习任务等方面严格要求。增强纪律制度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严谨的生活学习作风,为将来在职场具备良好的工作作风打好基础。
2.2以“一法、二进、三点”打造中职有效课堂,让学生学好职场本领。学校倡导在快乐教学法的前提下,目标教学与技能训练进课堂,落实知识、能力、德育三点目标教学。学校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师资队伍,不少教师取得“双师”资格。高级教师、专业技术教师优化教学目标、精备细讲。在课堂上让学生了解本专业所对应的岗位,该岗位所从事的工作的内容以及对工作人员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进行专项素质和能力训练,主要是通过实训、课堂模拟等措施,训练学生掌握课程要求的各项技能。最后阶段是综合能力训练环节。这一阶段为结合专业课程的学习,综合以前所学内容和已具备的各种能力,对学生进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训练。计算机、电工基础、焊工、钳工等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法,数控车床编程采用仿真教学法,通过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使课堂延伸至实训中心、工厂车间,让学生自主地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掌握技能,并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3积极推行 “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制度,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先后与宜昌市机电工程学校、三峡职业技术学院、上海电子工业技术学校等开展校校合作,联合开办数控、旅游、电子技术应用等专业,不断扩大办学规模。与采花毛尖集团、五峰茶叶机械厂、五峰晓立电脑有限公司、五峰柴埠溪旅游公司、广东建威服装有限公司等开展校企合作,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训实习场地,并选派技术人才到校任教专业课并指导学生技能操作。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实训方法体系与实践教学运行机制,把教、学、做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校练就职场本领,毕业后能轻松熟练地走上工作岗位。
2.4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培养职场综合能力。举办运动会、歌舞大赛、演讲比赛、主题班会、办报比赛、野炊等寓教于乐的活动,给学生提供锻炼、展示各种才能的舞台,培养学生在职场的自我展示、团队合作等多项能力,发展个性特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2.5努力探索多证书制度,提升学生就业实力。学校每学期根据各专业开设的课程,举办各专业技能竞赛,努力形成“人人参赛,以赛促学”的格局。通过校级比赛,选拔人才,积极组织他们参加县、市级职业技能大赛,获得各类荣誉证书。加强与人事劳动部门的交流沟通,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鉴定,使之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第三学年,学校组织学生进行文化课、德育、普通话、专业技能、书法、民族特长、身体素质等七类合格考核,通过“七证”考核后方可获得毕业证书。通过系列措施,促进学生学习,强化自身技能,提升就业实力,完善学校的评价机制。
3.构建以“能致富“为目标的就业体系
学校坚持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聘请学校法律顾问为学生讲解《劳动法》,学校教师为学生讲解各个企业的招工简章及企业的内部、外部环境,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企业,学生与学校签订就业协议书。
“一人打工,脱贫一户,一群人打工,致富一方”。近几年来,五峰职中毕业生在深圳沿海实习就业,走向成功的典型比比皆是。学生在实习期间,学校跟踪管理服务。学校派教师到各个企业看望学生,了解他们的上班情况,工资待遇问题,学生反应的问题将会得到及时处理。个别学生对企业不满意或想调换企业的,学校将会及时为学生处理,就近为学生进行第二次就业安置,直至学生及家长满意为止。学生就业期间遇到的困难,只要学校知道,我们都会为每个学生服务。学生就业期间每个月的工资表,各企业都会传给我们学校,以便学校了解学生的待遇情况。
确保学生利益最大化,学校和一些大型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订单式”培训计划。在学校期间,许多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较高要求的训练,学生一毕业就可以直接成为企业的熟练员工,这样工资待遇就比较高,现在就业的学生,他们的工资都在每月2000元以上。特别优秀的学生通过学校推荐,企业面试,直接走上了管理岗位。
如今,五峰职教中心就业明星与创业明星遍布祖国大地,远在沿海的有担任人事部经理年薪高达30万的保安专业毕业生吴建涛,远在武汉创业的有典宫壁纸装饰公司老总旅游专业毕业生易宗颜,有本地担任中国人保寿险五峰支公司经理的林特专业毕业生陈全理,担任中国人寿五峰支公司副经理的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王刚,担任五峰新亚细亚酒店老板的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席永忠,担任五峰昌发汽修老板的家庭经营专业毕业生李传洲,担任采花毛尖集团城关部经理的财会专业毕业生来青林等等。条条大路通罗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就读中职同样让学生走上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