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开放式”看图写话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red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尚小,他们的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都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而看图写话是对学生进行思维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及训练,同时也是小学语文教学当中的重难点。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必须对自身的教学策略进行转变以及创新,从而进一步提升小学语文看图写话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看图写话;写作能力
   看图写话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促进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提升。由于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弱,同时他们还缺乏一定的人生阅历,因此需要教师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指导。教师在组织学生看图写话的过程中,应该充分了解学生所存在的特点以及实际学习的情况,引导学生由口语性的表达转向书面表达,那么学生的写作水平也会得到提升,教师的习作教学质量也会增强。但是小学语文看图写话教学的过程当中也存在一些的问题,本篇文章即将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小学语文看图写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思维不严谨,无法对图片信息进行准确的掌握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生活阅历也相对较少,无法对一些客观事物进行自身准确的判断,因此他们也无法对图片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整理以及理解。即使有的学生可以对图片信息进行提取,但是不能将图片当中的信息进行有效的连接,甚至会出现图片信息判断错误的现象。
   2.表达能力有限,无法完整表述图片信息
   这种问题的出现与学生自身所具备的语文学习能力具有紧密的关系。如果学生自身语文理解能力相对较差,那么他们本身在组织语言的时候就缺乏合理性,甚至出现分析不够全面的问题。而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就需要教师不断对他们进行锻炼和培养。有一些学生他们可以做到对图片信息进行完整的表达,但是在表达的过程中却过于直白,并且表达缺乏连贯性。
   3.参与度不高,未能全身心投入看图写话
   看图写话对学生的语文读写能力有很强的训练作用,但是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进行看图写话是存在一定难度的,并且试卷上所印的那些图片颜色通常也比较单一,那么学生就对看图写话难以进行写作兴趣的调动,甚至出现对这种题型逃避以及畏惧的问题。
   二、在看图写话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策略
   1.注重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看图写话,首先就需要要求学生拥有一定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并且只有学生拥有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才可以進行书面表达,比如,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日常比较喜欢的水果,拿一些学生在学生较熟悉的水果,放在看不见的袋子当中。教师可以先对水果的特点、味道以及形状进行细腻的描述,然后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描述进行猜测,猜测结果正确的学生就可以获得这个水果。当游戏结束之后,教师就可以跟学生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为什么不太喜欢这个水果,或者是为什么喜欢这个水果,说出具体的理由以及水果的特征。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提供出相关的水果对话图片,吸引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并且这对学生的口语训练也产生了一定的预热作用,以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
   2.挖掘重点,展开想象
   进行看图写话的核心就是要让学生找到图片中的重点以及中心,并且将此当做基础来进行具有逻辑性的想象。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分清图片的主次,真正在写作过程当中体现图片所拥有的内涵,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在图片上进行写写画画,对图片进行涂色。而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写话之前,首先要带领学生明白这幅画所的重点,确定写作主题以及写作顺序。指导学生从由上至下,由远至近等一些顺序对图中的景物进行观察。当然,学生选择写作顺序是有自由性的。在进行涂色的过程中,色彩的搭配与作者作品的心境具有密切的联系,所以教师在学生进行涂色之前要提醒学生根据图片进行。但是也不能抹杀学生的创造力,比如说班级里有一名学生,他选择把花朵涂成了黑色。而教师询问他原因,他说因为环境受到污染,那么花儿的颜色相对以往进行了改变,变得难看。而在这个过程当中,就体现出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结束语
   对学生进行看图写作的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篇文章主要列举了两种对策,当然其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希望笔者所提出的策略拥有一定的意义,可以推动学生在语文课堂写话学习中提升自身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胡培培,王丽艳.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教学策略探索与实践[J].新校园(中旬),2015(2):107-108.
   [2]李容.小学语文“开放式”看图写话:论写作能力的培养[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11):196-198.
   作者简介:陈金铜(1975.7—),男,籍贯:安徽省淮北市,单位:濉溪县刘桥中心学校陈集小学,学历:本科(安徽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位:文学学士。
  编辑 冯志强
其他文献
摘 要:散文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是高中生必须掌握的文种。高中语文教材中所收录的散文,具有丰富的文学价值,十分经典,尤其是美学资源十分突出。学生能够从散文中获取丰富的词汇,提升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同时又能够从散文中感知其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帮助学生提升其审美能力。因此,对于散文教学,高中语文教师一定要给予重视。   关键词:高中语文;散文;教学策略   散文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一道亮丽的
摘 要: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与学习的关键时期,对学生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当注重这一阶段对学生的教育教学,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从而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打造激励式课堂也就在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得以体现。就初中英语教学而言,教师应当充分认识激励式课堂的积极意义,并运用有效策略,调动学生在英语课堂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使学生从中真正受益。   关键词:初中
摘 要:道德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希望学生具备正确的价值取向。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正确而又积极的引导,让学生接受正确的德育,同时家长应该积极配合班主任。班主任也不能放松自我的思想道德修养,积极努力地完善自己的德育理念,采用科学的德育教学手段,从学生角度出发,为高中生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奠定基础,使学生今后的人生道路走得更加顺利,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始终保持应有的态度。分析了新时期高中班主任在德育中应该注意的问
摘 要:沧源佤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南边疆,这里经济落后,教育发展缓慢。大部分佤族农村家庭思想保守,不重视学校教育。当地学生化学学习兴趣不浓、动手能力不佳、化学成绩不理想。用化肥妙用、调味品的化学角色等4个教学案例进行教学研究,从而通过课外实验的开展提高本地区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实验操作技能、化学成绩,为初中化学教学提供示范性作用。   关键词:沧源县;初中化学;课外实验;实践研究   一、初中化
摘 要:好奇是探索的本质,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化学实验教学中第一次近距离地接触化学,而在化学实验中产生的新奇感,也是使学生积极主动接受并学习化学实验的催化剂。随着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教师应该对教学方法不断地创新,以此来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学习的兴趣。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提高学生对化学学习效率的角度出发,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初中化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创新   初中阶段的化学
摘 要:科学史中蕴含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在学习《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的过程中沿着科学家的探究轨迹开展思维活动,有助于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科学史;科学思维;教学案例   具备科学思维的学生能够基于生物学事实和证据运用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批判性思维等方法,探讨、阐释生命现象及规律。在生物学科学史中有着丰富的案例,合理选用可很好地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一、案例背
摘 要:截止2019年,微信用户已经突破11亿。微信,已经成为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工作、学习与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开发微信平台的教学功能,巧借微信平台创新数学教学形式,拓宽数学教学路径,推进数学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微信平台;初中数学;师生互动;教学模式   微信平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打破数学教学的常规模式,探索数学教学的创新之路。在本文
摘 要:研学旅行自2016年教育部等十一个部门联合发文之后,各社会团体把握时机,把研学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学校也把每学期一次的“春游”“秋游”的“游”换成了“研学”,但实际形式没有根本性变化。再者,当前每个学校也在纷纷开展校本课程,但基本多是理论,实践的机会很少。如何把本校的校本课程与学生的研学旅行充分结合起来,从而提高校本课程的意义,显得尤其重要。以地理学科为例分析,旨在为新形势下一线地理教师开
写好汉字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可是作为一名专业硬笔书法教师,怎样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方法去教学,这是我们长期探索的问题。牛顿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我认为练字也是一样,如果一个合格的硬笔书法老师没有脚踏实地坚持练习,教学水平也应该不是很高。那么一个合格的硬笔书法老师应该懂得什么呢?   一、读懂初学者的心理   我在十年前上高中时,写字也是一塌糊涂,总是
摘 要:生活需要仪式感,让步入初中的孩子度过一个个印象深刻的儿童节,不是幼稚,更不是浪费时间,而是让他们在一次次的活动中体验成长的美好。   关键词:仪式感;初中;儿童节   《小王子》中狐狸对小王子说:“仪式感是经常被人们遗忘的事情。它能让某一天与其他的日子不同,让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生活需要仪式感,它能让每天都变得独特,在仪式感的渲染下,生活中每一个渺小的存在都有属于自己的伟大瞬间,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