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对比策略的运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x_7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数学知识是一个完整的结构体系,但知识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与区别。本文从重视概念比较,揭示概念本质属性;新旧知识对比,形成完整知识体系;进行解法对比,提高学生解题能力;重视解法比较,促进知识迁移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运用对比策略强化教学效果。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对比策略 教学运用
  所谓对比,就是把两种对应的事物对照比较,使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在小学数学中,由于许多知识点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混淆。因此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对比的方法,通过对比前后知识点之间存在的联系,辨析出知识点之间存在的不同,防止新旧知识的混淆。而且运用对比手法也是小学教材的内在要求之一。
  一、重视概念比较,揭示概念本质属性
  学生由于年龄的限制,思维发育不完善,因此不能正确理解一些概念。而且在学习新知识时,旧概念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对于新概念的理解更困难。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将相似的概念汇集,然后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概念。数学概念一般都有一定的抽象性,这对学生的理解造成了阻碍。然而数学是源于生活的,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事物,将抽象难懂的概念转化成具体形象的事物,揭示出概念的本质属性。例如在教学“整数、小数和分数加减法则”相关内容时,这三者的差距看似很大,分散在不同的地方,学生学习单独章节的时候,可能不会感到太大的压力,当三者联系在一起时,便会一片混乱。整数运算强调的是相同数位要对齐,然后进行加减运算,小数的运算法则与其有着相似性,小数运算则强调了小数点要对齐。分数运算要求分数单位统一。这几章节有着相似性,却又不相同,教师将这三个法则比作生活中的事物,解释三者之间的关系。接着进行比较,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三者之间存在的不同,以后进行混合运算时才不会混淆。
  二、新旧知识对比,形成完整知识体系
  数学内容由于前后都有一定的联系,通过这些联系可以将数学内容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知识体系。然而由于每个章节的独立学习,导致有些学生不能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教师可以教导学生利用对比方法,通过对比前后知识点,让学生分析其中的相似所在,进行归纳总结。通过对知识的前后对比联系,将零星的知识碎片串成线、连成网,这样可以有效帮助学生记忆理解知识。例如在教学“乘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拿之前学习过的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与新学习的知识相对比。让学生找出其中的区别所在,不会在进行混合运算时,产生混淆,导致错误。教师要带领学生,将之前学习的内容复习一遍,接着将“a b=b a,a b c=(a b) c=a (b c)”与“a×b=b×a,a×b×c=(a×b)×c=a×(b×c)”公式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找出它们的不同点,再通过比较教学找出相似点。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地学习新知,比较出不同点,让学生在学习时不要混淆。
  三、进行解法对比,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教师在教学新内容之后,一般会利用习题的训练,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题目的解决方法不是唯一的,有很多种,有些学生思维能力较强,可以想到很多种方法。然而教师想到的有些方法比学生要好很多,这是因为教师能够想出很多种方法,并且能够将方法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方法之间的共同之处,找出最优解,这样一来教师教给学生的方法便是非常简洁方便的。学生可以利用对比的方法,自己想出多种解题方法之后,再进行比较,总结出更好的方法,长此以往,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行程问题”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设置这样一道问题:A、B两地的公路长500里,一辆较快的小汽车由A地向B地出行驶,同时有一辆较慢的小汽车由B地向A地行驶,两车相向而行,经过3个小时相遇,其中快车每小时行驶50公里,求慢车比快车每小时少行多少公里?接着教师让学生自己想出解题的方法,有方程解答也有算数解答等方法,将不同的方法汇总到老师那里,接着教师将不同方法挑选出来,利用多媒体投影给学生看,接着比较方法之间的不同之处,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
  四、重视解法比较,促进知识迁移
  一题多解可以促使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探索,从而有效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帮助学生提高全方位思考的能力。不同内容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教师可以利用现在所学习的知识,进行拓展,同样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同的解法自然有着一定的差异,但也有着相似点,教师可以利用存在的相似点,引出新内容,进行知识迁移。有的解法非常简单,而有些解法不简单,比较繁琐,通过旧知识引出的新内容,难度上可能会有所差异,教师要注意难度的把握。例如在教学“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内容时,教师可以复习之前所学两位数乘法,设置一些习题进行练习,学生一看是之前学习过的,可能会放松,教师接着提升难度,逐渐引出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不知不觉中学生发现自己所学习的内容变化了,难度增加了,兴趣倍增。接着将两种乘法的解题方法拿出来进行比较,让学生找出其中的不同之处,进一步巩固新知识。利用旧知识的提升拓展引出新知识,可以减少学生的理解障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内容。
  总之,在小学教学中有着许多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将这些教学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找出适宜本章节的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应教导学生掌握对比方法,将对比的方法运用于理解新知识、解决问题、分析解题方法等多个方面,这对学生的学习及思维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李文轩.小学生学习数学概念需要进行对比[J].教学月刊,2013(06).
  [2]何蓉蓉.让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感受对比的作用[J].吉林教育,2013(11).
  [3]李小倩.数学概念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应用[J].新课程导学,2013(05).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近年来课改的发展,对于小学生的要求也逐渐提高,自从九年制义务教育实行之后,对于小学的课程教学在逐渐改变,尤其是小学数学作为一种基本课程,要求作出创新教学。只有创新教学才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兴趣,通过改善课堂教学,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能够做到最基本的应用。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创新学习 实验与研究  本文主要对小学数学创新学习
2009年10月16日,在205研究所招待所举办了创刊30年座谈会,陕西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秘书长权艳梅、原秘书长张忠智,前任主编原所长张季涛、梁燕熙,原205研究所副总/室主任何绍
摘 要:小学英语教学有其独特性,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的,通过听、说、读、唱、玩、演等方式,着重于发展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使之获得语言知识技能,形成初级语感、语音、语调,培养其简单英语语言交际的能力,如何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是我们长期探索的话题。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师与学生;高效教学;构建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则是这一活动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的知识、能力、
摘 要: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阅读能力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语文基本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双语学校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薄弱,本文笔者就双语教学中的阅读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习惯,指导学生选择阅读材料、提高阅读兴趣,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几方面进行阐述,让学生学会自主阅读,开阔学生的视野,拓
摘要:本文参照相关标准,并结合工作实际,对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结构性能检测指标的确定、计算及检测方案制定等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结构性能、承载能力检验、挠度检验、抗裂检验  Abstract: This paper with reference to relevant standards, and connecting with the work practice, prestr
高三那年,我突然变得沉默起来,一向善于言辞、开朗活泼的我被一个表情冷漠、不轻易与人言笑的女孩代替,每天准时走进教室又走出,看上去很难接近。自己也不知这到底是为什么,反正只想多做事,少说话。竞争越发激烈,浓浓的火药味着实呛坏了不少人,而每一次大小考试之后,总会奇迹般地闪出一匹匹黑马。考虑到自己的前途,居然有岌岌可危的感觉。  可爸妈却并未给我太大的压力,只是嘱咐我千万要注意身体,在学习上只要尽力就可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摘要:对于小学语文这门语言学科而言,朗读无疑于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朗读就无谓语文。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于朗读教学这方面,老师就需要花费更多的注意力,认真剖析其存在的各种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采取应对策略。只有这样,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才可以发挥其最大价值,帮助提高孩子们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问题;对策  一、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摘要:中学地理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并积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智力,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爱好和独立吸取地理新知识的能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地理教学;兴趣;培养  俗话说“兴趣”是成功的阶梯。对于兴趣的重要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说,古今中外无数学者、科学家都将兴趣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