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别扯大数据 !你真的关心过用户需求吗?

来源 :销售与市场·渠道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chun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数据很火,TED的创始人Dan Ariely这样调侃:大数据就像青少年谈性,每个人都在说,不知道谁做了;每个人认为另外人在做,所以每个人都声称自己在做……一句玩笑,却道出了实情,正在做大数据的企业,不多。
  那些跃跃欲试的企业,要先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我真的关注用户的真实需求吗?别急于用墙上的标语来回答,先看看你们企业是否存在以下4种情形:
  1.面朝KPI,管理层视KPI为救命稻草,分解、考核成了他们的主要工作。不管KPI分解是否合理,不与下属一起去找完成KPI的办法,不去跟踪执行,甚至默许KPI中的水分。员工视KPI为指挥棒,关乎KPI的工作,认真干,其他则可以敷衍。为了KPI不惜蒙骗用户。
  2.面朝领导,员工把听领导的话当成最好的执行,同时领导也这样理解执行。领导安排的工作必定是最重要最紧急,摆在优先处理的位置。做不做某件事的唯一理由就是领导是否安排。
  3.面朝自己,凡事先撇开自己部门以及自己的责任,在用户和同事面前,他们的口头禅是“这事儿不归我管”“这事儿我不清楚”。
  4.面朝制度,用户来咨询、投诉,回答永远是“公司的制度”。没有沟通,没有实事求是,将公司的规定、制度强加于用户。公司的制度本意就是防止用户、员工钻空子;员工们坚信,无论如何,都不得让自己和用户违反公司制度。
  面朝KPI、面朝领导、面朝自己、面朝制度,都背对着用户,能关注用户需求吗?先别扯大数据,先面朝用户吧。大数据不是万能的,不关注用户需求的企业,大数据应用做得再好也无济于事——当然,也不可能做好。
  面朝用户,即使没有大数据,也可以了解用户需求,比如调查问卷、焦点小组等传统有效的了解用户需求的方式;即使没有大数据,也可以做出很好的产品和服务。海底捞火锅就是很好的例子。
  当企业、员工面朝用户,树立了关注用户需求、改善用户体验的意识,再做大数据,也不迟。
其他文献
2011年,吴熙多(90年生人)和表弟郑晓宇(92年生人)两人一起创立了“Combo 玩聚北京”。采访前我老早就关注这个平台了,因为生活在北京,而Combo总是推送一些适合年轻人去折腾的活动,挺好玩儿,Combo的UI我也挺喜欢,他们的设计挺有品,也懂年轻人。我先研究了一下吴熙多的微博和微信,看到他和女朋友的一组合照,一看就知道是那种又潮又会玩还特有自己独特 style,一脚扎在音乐圈设计圈的文艺
一、创造力简介 1、创造力的定义对于即将成为幼儿教师的学生,应该认识的最重要的一点是,每个人都具有一定的创造力,只是其程度不同,有些人强些,有些人弱些,完全没有创造力
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第三方手机浏览器市场累计账户规模逾10亿,较上季度环比增长7.5%。但与前两个季度相比,本季度在环比增幅上并无显著变化。  手机浏览器作为移动互联网的重要入口,其地位正受到挑战。根据EnfoDesk易观智库产业数据库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第三方手机浏览器市场累计账户规模逾10亿,较上季度环比增长7.5%。但与前两个季度相比,本季度在环比增幅上并无显著变化。业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