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趣导航 让学生习作展翅翱翔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VIN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知识,掌握和参与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对人的实践活动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同理,对学生的习作也起着积极地推动作用。而习作,在小学生整个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生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众所周知,学生一旦对习作失去了兴趣,就无法检测他们如何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也会直接影响未来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作为教师,就要想法让学生愿意习作、热爱习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乐于写。”积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积极自觉的进行习作练习。
  一、利用学生好玩天性,贴近生活,激发习作兴趣
  儿童的心理决定他们天性好玩、好动。教师应根据这一心理特征,设法激发儿童好玩的心弦,充分利用他们在玩中获得的感性知识,来激发他们的习作兴趣。如在指导学生写《游泳》这篇文章时,即可以从“玩”字上下功夫,因为小学生喜欢玩,更喜欢玩水,根据这一特点,先不告诉学生是习作练习,而是利用某一时间先问学生:“如果我们去游泳,你们愿意吗”?学生异常高兴。此时,教师及时启发学生说说此时的心情怎样?到达游泳目的地时,会怎样游泳。学生顿时情趣倍增,联系自己原先的游泳生活经历,纷纷说出自已游泳时的姿态、动作、手势及游泳时、游泳后的心情。为了达到习作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目的,在保正安全的情况下将学生带到游泳场地,提醒学生实际体验一下与自己游泳前所讲的是否吻合。游泳结束,及时组织学生反馈信息,这时学生仍兴奋得手舞足蹈,滔滔不绝地发表演说,争先恐后地叙述他们发自内心的感受。这种无拘无束、有滋有味、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已在无形中达到了水到渠成的功效,然后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把刚才所说的话整理一下写下来,一篇篇精彩的小作文就这样诞生了。诚如这样,学生在没有任何压力下又兴趣盎然、轻而易举的完成了习作练习。
  二、利用学生敢说天性,贴近生活,激发习作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如果教师诱导儿童学习好榜样,鼓励仿效一切好的行为,那末,儿童身上的所有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和创伤地不觉得难受地逐渐消失。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是白纸一张,想说就说。正所谓童言无忌。正因如此,教师就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加强习作指导的趣味性,贴近生活,从动机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如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优秀学生先进事迹的文章,如果直接叫学生去写,他们会无所适从,感到畏惧和厌烦。因此,在习作之前,先让学生回忆思考,然后叫学生回答被评为优秀学生的件件典型事例,由于儿童的心理决定了他们无所顾忌,所以学生畅所欲言,如数家常的例举了件件事例,有积极的、有消极的。这样一来,学生的习作素材就有了。有了习作素材,如何习作呢?此时,教师就应及时、直接地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具体有效的指导,帮助,启发学生分清所例举的事例主次,如何删留,如何排序,这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把习作任务于无形之中转化为有感情参与的表达需要,并懂得了要仿效一切好的行为。这时,教师不失时机的提出这次习作的要求,学生也就顺利的完成了习作任务,并且没有任何的心理负担!同时,学生明白了,我想说的话综合起来也是一篇文章呀,从而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
  三、利用学生好胜天性,鼓励成功,激发学习作兴趣
  1.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鼓励成功。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儿童教育心理学也告诉我们,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利用这一特点,进行指导。例如,对学生的每次习作,教师精批细改之后,可充分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并根据儿童的好胜心,做好优秀习作的品味和习作得失的分析。首先选几篇较为优秀的习作让学生转阅、欣赏,并开展讨论、品味活动。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自己写的优秀习作的赞美并从中受到鼓励,从而产生奋发进取的动力。其次,将中等偏下的习作也让学生传阅、品味,通过比较,指出:这样的习作其实也不差,只不过是某一处在写的时候没有注意,如果稍加努力的话,就会赶上甚至超过优秀的作文。于是,激发了学生不服输的斗志,认为自己有能力,只是没有努力,如果努力了,也一定能写出优秀的文章来,于是产生了奋起直追的信心和决心。长此以往,会形成一种比学赶超的良性循环局面,于无形之中,将学生由被动变主动,調动了学生习作的积极性,既扩大了交流面,又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
  2.利用亲近自然的机会,鼓励成功,激发习作兴趣
  心理学指出,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激起进一步求成功的动力。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各种亲近自然的机会,鼓励成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例如,举行秋游或春游活动时,教师应做好边游玩边指导观察工作,使学生做到观之有法,观之有序,同时要求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想象的空间里自由的飞翔。活动结束则要求学生把观察到的景物,思索到的道理用语言表达出来,然后进行评比。鼓励优秀,同时,也要做好习作较差的学生的思想工作,肯定他们的成绩,激发他们的斗志,这样一来,优生引以为荣,斗志更旺。较差一点的学生受到了鼓励,激起了他们奋起直追的昂扬斗志,于是,学生的习作欲望于无形之中被调动起来了。实践证明,经常创造机会让孩子们回归生活,亲近自然,以疏通学生的习作源泉,让这股泉水清新、鲜活、汩汩而流。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综上所述,兴趣是习作的动力。有兴趣就有习作的潜力。一旦我们的习作指导能使学生产生兴趣,他们就会迸发出对习作训练的积极性、主动性。兴趣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一个最积极、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因此,作为教师,就应遵循学生的心理规律,充分利用学生好玩、敢说、好胜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循序渐进去培养学生对习作本身产生兴趣的能力。学生对习作本身产生了兴趣,就会自觉的、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探索,就能使学生在习作上绽放美丽在色彩!
其他文献
一、提问的类型  一个有效的“好问题”可以使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从而更好的促进幼儿的发展。教师的提问是技术,更是艺术。教师的提问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描述性提问  即指示幼儿细致的去观察并描述事物的基本特征。如大象的鼻子长的是什么样子的?  2.比较性的提问  即启发幼儿比较事物的相同与不同。如西瓜和冬瓜有什么不同?  3.分类性的提问  即启发幼儿运用概念进行思维的提问。如说说哪些是蔬菜?
期刊
乡镇小学现代教育管理发展的大趋势更应重视实现制度化与人性化两者融为一体的管理模式。致力于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法治人,情是基石,理是根本,法是保障。要实现情、理、法的协调统一,应当学会以下五个方面的管理考量技巧。  一、行安人之“道”  了解需求,给予教师精神支持。人类的五项需求层次理论研究表明:后两项高层次的需求是一种人生的升华,而激发人们自身的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恰恰是激励机制的关键所在
期刊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通过对2名中国优秀女子乒乓球运动员朱雨玲、陈梦近年来年参加的世界杯、世锦赛、奥运会及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等国际、国内重大赛事12场、每位运动员6场,总共61局比赛的录像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1)“三段指标评估法”  运用乒乓球技战术特点研究慣用的“三段技术统计法”对朱雨玲、陈梦在发抢段、接抢段及相持段三段的得分率和使用率进行统计研究。  2)文献
期刊
为了让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得到更多收获,交流分享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游戏的分享讨论对幼儿来说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进行游戏分享的时候有哪些方法呢,我进行了简单的梳理,归为以下几种。  一、童谣游戏法  这是一种借助童谣语言,引出交流话题的一种方法。此方法特别适合小班幼儿,可以在短时间内缩短师生间的距离,近而激起幼儿参与童谣游戏,一起说说、做做的愿望,师生间的互动自然产生。  当教师播放完音乐孩子们都
期刊
由于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所以在学习时往往会出现缺乏兴趣、被动接受的现象。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地进行动手操作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方法。动手操作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合作意识。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可见,数学的学习方式不再是单一枯燥
期刊
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和心理规律等原因,上课时容易走神、搞小动作等现象都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如玩铅笔、尺、橡皮之类的小物品;用手或笔敲桌子等。这是因为孩子还不知道怎么听讲,怎么“注意听”“注意看”“注意想”。所以针对以上现象,经过长期教学实践,我觉得除了老师在课堂上对孩子们行为进行引导、约束外,父母也要注意孩子注意力的培养、教会孩子怎么在课堂上听讲,做到学校与家庭互相促进、共同引领。  一、从暗
期刊
党的十八大后李克强总理把“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作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大政方针,我们的学校教育也应该契合社会发展的潮流,努力培养具有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当前农村小学科学教学因学生生活环境、家庭文化氛围以及学校教学设施等与城市还有一定的差距。科学课被视为豆芽科,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科学教学多数采用的是语文数学的一些陈旧教学方法,教师只注重学生读课本,老师讲科学概念,学生背慨念,忽视学生活动
期刊
写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是学生有选择、综合、开拓性地运用语言文字来反映客观现实、表达自身情感的智力活动,是在思维活动的支配下进行的。习作指导,就是引导他们在写作文时要做到说真话、诉真情,能在大量的以表达自己真实思想和心理情感为中心的写作中发展和提高写作能力和思维水平,把作文变成让学生感兴趣的一样东西,让学生爱写,并能通过作文正确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表现出自己的内心世界。叶圣陶先生说:“要写出诚实的话,
期刊
幼儿科学教育是对幼儿的科学启蒙教育,是幼儿认识周围世界,获得知识、经验的重要途径。科学教育作为幼儿园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丰富幼儿的科学知识,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从小培养幼儿科学探索精神的任务。《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了科学教育的目标是: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3岁的幼儿对于周围世界中新奇的事物、现象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会很自然的去感受和
期刊
随着时代的发展,幼儿阶段,尤其是幼儿园阶段的教育是决定一个人成为怎样的人的关键阶段,此时的教育不仅在幼儿园,更融入在家庭中,且以家庭教育为基础。正确的家庭教育能够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使幼儿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树立自信心、保持独立性、乐观、健康地面对人生。家庭教育具有亲密性、早期性和长期性等特点,只有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融合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通过幼儿内心细微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