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防治机制的建设与完善

来源 :人民黄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li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水污染防治工作成为人们重点研究的内容,也是各级政府生态污染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下面通过评述《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分析水污染的危害及其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对水污染防治机制的建设提出建议。
  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发展及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水污染形势日趋严峻,一些地区水质甚至出现持续恶化状况。针对这一情况,环保部会同其他有关部门,依据国务院要求编制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旨在改善我国水环境质量,遏制水污染事件高发态势,是为切实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保障国家水安全而制定的法规,简称“水十条”。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一书,主要包括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具体内容等,对于各级领导干部、广大群众及相关企事业单位深入学习领会水污染防治的重大意义及具体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水污染主要是指水体中含有超标的杂质、有害化学物质等。水污染势必带来诸多危害,主要表现为下述几方面:一是水污染会引发一系列传染病,比如,在遭受污染的水体中可能含有多种细菌、病毒,这些细菌、病毒经人们饮用而进入人体后,必然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构成危害。二是倘若水体遭受到重金属或其他无机污染物的污染,则会破坏水体的综合质量,进一步对局部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三是水污染会对农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比如,受到污染的水体灌溉农田,将会在农作物中积累有害物质,进而影响农产品的品质。四是工业生产对水资源需求量极大,倘若应用的水资源中含有超标的悬浮物,则会使生产设备出现结垢等现象。另外,一些污水中含有的某些化学物质,可能与生产原料发生化学反应,进而对工业生产效率、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通过《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可了解到,近年来我国政府不断提高对水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并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但是当前我国水污染防治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首先,相关制度建设不完善。水污染防治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水污染问题逐步增多,如今针对水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已难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一些制度存在不合理、不适用的部分,应用到水污染防治实践中极易引发相关问题,影响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有序开展。比如,水资源具有流动性、循环性的特征,对应的水污染防治工作不应局限在某一特定区域开展,而现行的制度却没有对此做出明确规定。其次,水污染防治责任不明确。我国土地广袤,河流往往存在跨越不同地区的情况,这使得河流水污染防治工作会出现不同地区共同管理的问题,造成防治责任不明確。加之一些地区为了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存在重建设轻防治的问题,使得经济发展的同时水污染防治工作未能得到有效开展,部分地区水污染会随着河水流动导致其他地区出现污染,因为缺乏明确的责任主体,往往出现相互推诿的现象。再次,社会公众参与度不足。因为缺乏配套完善的制度,再加上社会大众环保意识薄弱,所以参与水污染防治的积极性不高。缺乏公众的有力支持,使得水污染防治工作综合效果大打折扣。
  基于对《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一书相关内容的认识,对水污染防治机制建设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建立健全水污染防治配套制度。结合水污染防治实践,及时找出现行水污染防治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中存在的缺陷。同时,结合水资源的实际状况推进系统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确立水污染防治责任主体,逐步提升各部门对水污染防治的认识。除此之外,建立配套的惩罚机制,加大对造成水污染的企业或者个人的惩罚力度,推动水污染防治法规的全面落实。第二,强化政府水污染防治责任。国家在水污染防治中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唯有政府方可在全国范围内行使统筹兼顾、合理调控水资源的权力,政府必须推行统一的管理方式,以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另外,在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制度建设中,也应当对政府责任进行明确,以此保障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第三,提升水污染防治的公众参与度。水质监测及相关信息公开,不仅是水污染防治中政府责任与公众参与相结合的重要体现,同时对促进水污染防治至关重要。为此,在我国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制度建设中,应注重构建水环境信息公开及通报制度,以此提升公众对水污染防治的参与度。与此同时,应加大社会及舆论监督力度,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大力倡导节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进而引导公众积极参与水污染防治工作。另外,还应加强对主流媒体、新媒体的利用,总结经验,树立典型,不断传递正能量,为水污染防治贡献力量。
  作者简介:麻晓宏(1980—),女,河北邢台人,中共邢台市委党校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
其他文献
港珠澳大桥设计使用寿命是120年。  120年后的人们,目睹被岁月侵蚀却依然精致的桥栏、优美的桥塔、坚实的桥墩,将如何评价公元2003年至2018年的15年间,数万建设者参与建造的这一宏伟工程?能否感受到桥梁建设者们的骄傲和荣光?  15年,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历程见证了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从多快好省的建设理念到精品工程的目标追求,这一转变的基础是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国内生产总值(GDP)从近14万亿
期刊
港珠澳大桥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世界总体跨度最长、钢结构桥体最长、海底沉管隧道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世界公路建设史上技术最复杂、施工难度最高、工程规模最庞大的桥梁。  如今,这座全长55公里,东连香港大屿山、西接澳门半岛和广东省珠海市,被称为“桥梁界珠峰”的世界最长跨海通道,经6年筹备、8年多建设,主体工程交付验收。通车之后,珠江两岸距离将从过去4小时车程、1小时船运,压缩为30分钟车程。  各具特
期刊
5岁那年,苏先生在爷爷的督促下开始学习毛笔字,写的是《千字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苏先生名士澍,生于1949年,自2015年起至今,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一职。  笔笔皆有轨迹  苏先生说,幼时习字迫于家长压力。别的小孩子都在玩推铁环、拍洋画,偏他得端坐桌前写大字,实在无甚兴趣可言。但爷爷要求严格,写不好就打手板。“我有点胆小,就服从了。”  以中国传统观念看,书法近乎门面,可窥见一个人的教养与
期刊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近年来电气自动化技术实现了长足发展,并在众多领域中得到推广。电气自动化是一项系统、综合的技术,可切实助力水利事业发展,以此有效解决众多地区的用水问题,并致力于解决洪涝灾害等问题,为社会和谐发展做出贡献。因此,对电气自动化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水利工程信息机电综合自动化培训教材》一书汇集了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河北分局的信息机电自动化综合能
期刊
五位“文化守望人”获丰台区首都文化传承工程扶持  2月8日,北京市豐台区传承首都文化工作座谈会召开,会上发布了《丰台区首都文化传承工程扶持计划》,旨在丰台区内发现、支持一批热爱首都文化并自发守护传承的普通市民,鼓励更多人参与并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长期在丰台区内志愿从事文化传承的高世良、李石、郑福来、张允中、尹喜军成为首批支持对象,他们对南苑文化、金中都文化、抗战文化、航天文化、长辛店老镇文化的挖掘
期刊
朱永灵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局长  2004年加入港珠澳大桥项目  采访到管理局的每个人,都会提到“朱局长”。在他们心中,朱永灵是每天在办公室待到晚上十点以后的工作狂人,也是充满智慧、经验丰富、见解独到、能在关键时刻做出判断的“神人”和“工程大师”。  从广东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董事长到前期办主任、管理局局长,朱永灵倾注了自己14年的心血,也将这14年的人生与大桥融合。  在他看来,港珠澳大桥就像一个
期刊
黄河作为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针对不同历史时期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人们对黄河流域旅游文化的开发与保护工作各有侧重。贾玉英等编著的《黄河流域旅游文化及其历史变迁》一书,以黄河流域旅游文化为路径,以历史变迁为主线,对黄河流域旅游文化形成的历史渊源、背景与自然地理基础、旅游文化类型及空间分布、旅游文化景观进行了分析,还对不同历史时期黄河流域旅游活动与旅游开发和保护,以及黄河流域旅
期刊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如火如荼,广大旅游者的旅游需求逐步趋于个性化、多元化。在此背景下,各地不断加大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并推出了丰富多样的旅游项目,其中便包括水利工程旅游。近年来,水利工程旅游凭借其宏伟的水利工程、宜人的生态环境而受到广大旅游者的青睐。众多水利工程在实现发电、灌溉、供水、防洪、航运等一系列传统功能的基础上,还被赋予了优化生态环境、提升景观效果及促进人水和谐等重要作用,通过对其工程
期刊
在现代水利工程管理中,科学合理运用先进的大数据技术,能够帮助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有效提升信息化建设管理水平,极大方便工作人员的日常管理工作,为高层领导作出最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智慧水利大数据理论与方法》一书体现了大数据的理论、技术和方法与传统水利行业的融合,在以下领域开展了相关研究:第一,解析了智慧水利大数据理论框架;第二,提出了智慧水利大数据的基础体系架构、关键技术体系、平台构建方法和智能应用模式
期刊
黄河滩区是指黄河主河槽与防洪大堤之间的区域,黄河下游滩区不仅是黄河行洪、滞洪以及沉沙的重要区域,还是上百万人民群众赖以生存的家园。长期以来受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特征的影响,黄河下游滩区洪水灾害频发,区域经济发展较为滞后,滩区治理已成为困扰国家、社会各界的一大难题。黄河水利出版社出版的《黄河治理与水资源开发利用》一书为我们梳理了黄河治理与水资源开发利用所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现结合该书,对黄河下游滩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