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校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及用人单位之间建立对接协作机制,形成战略联盟,资源共享,深度合作,协同联动,有利于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本文以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了高职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新举措。
关键词:产学研用;联动;高职;协同创新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特殊类型,它兼具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坚持“需求导向、全面开放、深度融合、创新引领”原则,建立教育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及用人单位之间的对接协作机制,与高职教育独特的双重属性有着高度的契合性和一致性。为了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及用人单位等开展深度合作,协同联动,建立战略联盟,通过产学研用联盟成员的优势互补和协同创新形成的一种长效、稳定的利益共同体,促进资源共享,搭建平台锻造英才,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协同创新的初步探索。
一、理清思路变革管理,营造高职协同创新环境
作为高等职业院校,我院一直以来注重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及用人单位等紧密合作,在管理机制改革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为学院各系(部)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及用人单位之间搭建协同创新平台营造良好环境,让蕴藏在校园内的巨大的创造力释放出更多的能量。
(一)提升教学单位管理自主权限,实现学校内部协同创新。
我院为了增强学院办学活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调动各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实现学院管理目标,产生“不待扬鞭自奋蹄”的效能,充分发挥教学单位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先后出台了提升教学单位管理自主权限的《教学工作规程》和《二级管理试点暂行办法》。通过内部协同创新为学生提供跨学科专业的教育培养,奠定创新所需要的合理的知识结构。
如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成功举办就是我院内部协同、跨学科专业教育的范例。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既要求有扎实的美术专业知识基础,又要求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为此,我院美术设计系与计算机工程系通力合作,根据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一起制定了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分别承担该专业的课程教学,共同建设该专业的实训基地。通过共建专业,共享教学资源,打破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的壁垒,实现了协同培养高端复合型动漫设计专业人才的目的。
(二)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实现学校外部协同创新。
创新的根本在于实践,学生除了接受良好的课堂教学外,还要参与科学研究、社会实践,在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中锻炼成长,发掘创造潜能。学校应建立学校外部的协同创新机制,改变封闭式课程教学模式,开展校企合作,通过联合共建实验室、共建实践创新基地、开展基于项目的合作、建立战略联盟等形式,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校内教学与校外实践,国内教学资源与国外教学资源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立项和联合开发等途径,开发学科专业前沿课程、专题研讨课程、问题中心课程等新型课程,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如2011年7月,我院与广州市共能资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将广州市共能资讯科技有限公司的科研设备引入学校,联合成立“广州工商
关键词:产学研用;联动;高职;协同创新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特殊类型,它兼具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坚持“需求导向、全面开放、深度融合、创新引领”原则,建立教育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及用人单位之间的对接协作机制,与高职教育独特的双重属性有着高度的契合性和一致性。为了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及用人单位等开展深度合作,协同联动,建立战略联盟,通过产学研用联盟成员的优势互补和协同创新形成的一种长效、稳定的利益共同体,促进资源共享,搭建平台锻造英才,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协同创新的初步探索。
一、理清思路变革管理,营造高职协同创新环境
作为高等职业院校,我院一直以来注重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及用人单位等紧密合作,在管理机制改革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为学院各系(部)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及用人单位之间搭建协同创新平台营造良好环境,让蕴藏在校园内的巨大的创造力释放出更多的能量。
(一)提升教学单位管理自主权限,实现学校内部协同创新。
我院为了增强学院办学活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调动各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实现学院管理目标,产生“不待扬鞭自奋蹄”的效能,充分发挥教学单位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先后出台了提升教学单位管理自主权限的《教学工作规程》和《二级管理试点暂行办法》。通过内部协同创新为学生提供跨学科专业的教育培养,奠定创新所需要的合理的知识结构。
如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成功举办就是我院内部协同、跨学科专业教育的范例。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既要求有扎实的美术专业知识基础,又要求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为此,我院美术设计系与计算机工程系通力合作,根据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一起制定了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分别承担该专业的课程教学,共同建设该专业的实训基地。通过共建专业,共享教学资源,打破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的壁垒,实现了协同培养高端复合型动漫设计专业人才的目的。
(二)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实现学校外部协同创新。
创新的根本在于实践,学生除了接受良好的课堂教学外,还要参与科学研究、社会实践,在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中锻炼成长,发掘创造潜能。学校应建立学校外部的协同创新机制,改变封闭式课程教学模式,开展校企合作,通过联合共建实验室、共建实践创新基地、开展基于项目的合作、建立战略联盟等形式,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校内教学与校外实践,国内教学资源与国外教学资源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立项和联合开发等途径,开发学科专业前沿课程、专题研讨课程、问题中心课程等新型课程,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如2011年7月,我院与广州市共能资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将广州市共能资讯科技有限公司的科研设备引入学校,联合成立“广州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