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背景下如何实现初中历史深度教学

来源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_2009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深度教学对学生终身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但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在实现深度教学上却存在一些不足,影响了学生基于历史学习的全面发展的实现,因此文章对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初中历史深度教学的意义以及实现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新背景;初中历史;深度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6-230
  深度教学与浅层教学最大的区别在于,学生学习从被动转化为主动,从基本的历史知识的记忆与理解转化为深度的历史分析和评价,获得能够受益终身的能力的发展与培养。初中历史教师只有实现深度教学,才能更好地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促进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当前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不足
  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影响深度教学实现的不足主要有:第一,教师教学缺乏深度和全面性。表现为让学生大量记忆和理解教材中已有的内容,而忽视对学生主动分析、总结和评价历史的方法的掌握以及有关能力的培养,学生处于机械学习状态。第二,历史学科中外来因素的影响。比如学生由于个人成长经历而接触的各类野史小说,扭曲史实的影视资料等,都对学生正确、深入的历史学习造成了困难。第三,学生主体对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掌握不当,一方面是由于自身历史基础薄弱,缺乏方法,另一方面是自身在应用方法的过程中存在问题,导致无法实现高效的深度学习。
  二、开展初中历史深度教学的意义
  第一,开展初中历史深度教学,是对传统历史教学以考试为目的的临时记忆和浅层学习的彻底变革,让教师和学生对历史的关注从简单学习教材内容,向更深层次挖掘教材价值,以促进学生方法、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冰山”之下更深层次、更重要且影响更深远的素养的发展与提升,对学生终身发展意义重大。
  第二,初中历史深度教学的开展,要求教师相应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方法、习惯,促使教师走出“舒适区”,主动寻找并创新更能适应当前初中历史教学需求的教学方法和理念,结合深度教学来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发展地更好,推动初中历史教学改革进步。
  三、实现初中历史深度教学的策略
  (一)由表及里,引导深入理解教材
  深度教学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渐实现的过程。第一步,就需要教师逐渐帮助学生扭转学历史只机械记忆教材中的文字内容、结论的习惯,要引导学生学会主动地根据教材给出的历史内容,来深入分析和理解其背后更加重要、深远的意义内涵,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实现有效的深度学习。以初中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学习“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部分内容时,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了西汉的建立过程,并掌握了汉初休养生息的政策和“文景之治”。那么教师就可据此进一步提出问题,请学生根据教材和自己对这段历史的了解,分析更深层次的内容,如:
  1、归纳和分析为什么汉初要使用休养生息的政策?
  2、汉初统治者面临的几大最急迫的问题是什么?要解决这些问题,根据教材和所学知识,分析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
  3、将秦亡、汉兴作比较,分析两种结果出现的不同原因?
  在学生结合教材已有的内容和自己的积累,对以上问题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提醒,来确保学生能真正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实现对历史内容的深度理解和思考,切实让历史学习能力有所发展。
  (二)由此及彼,引导全面理解历史
  初中历史教材的内容只是将中华上下五千年中的一些大事按照时间轴顺序进行简要的概括和提炼,在教材之外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同样是促进学生历史学习能力和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要善于用一双智慧的眼睛,从课外选择适合初中生学习的历史资料,尤其一些可以帮助学生理性辨析野史小说、影视资料中的谬误的材料。一来实现教材学习向课外的延伸,扩展学生知识面,二来纠正学生的一些错误历史认知,如此能让学生以更全面的思考角度来辩证地学习、分析和评价历史。比如在学习隋朝的灭亡时,涉及到对隋朝灭亡原因的理解,有学生由于受到错误的历史观念影响,认为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大运河的开凿。则教师应当列举可靠史料,让学生了解: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隋炀帝众多暴政的综合结果,如滥用民力大兴土木工程,穷兵黩武连年用兵等,并非只是因为开凿大运河所致。同时还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虽然大运河的开凿有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但是它的开通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对维护和加强隋朝政治上的统一有着重要的作用,利大于弊。
  (三)由浅入深,引导综合分析历史
  要实现深度的初中历史教学,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将历史理论联系实际来综合分析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在实践中,不断验证理论,促进学生自身思维品质和认知水平的不断提升,真正实现个人核心素养的不断进步。比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关于“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内容时,通过理论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鸦片”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并深刻认识到当时清政府的腐朽衰败。但教师可以进一步从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出发,请学生从“鸦片”出发,做一个“毒品危害”主题的社会调查,比如从植物罂粟、大麻出发,让学生自主查阅资料,一方面明白毒品对人、人类社会的危害性,一方面了解这些植物客观上的药用价值。既培养初中生辩证理性看待事物的觀念,又能强化初中生的安全健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历史教学中实现有效的生命教育、安全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
  结语
  历史是一门跨越时间空间的特殊学科,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全面、综合地对历史进行学习、分析和评价,才能让学生实现从浅层机械学习向深度学习的有效转化,促进历史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
  参考文献
  [1]赵崇德.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深度”困境及改进策略[J].中华少年,2019(23):232.
  [2]石利明.基于深度学习理念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组织[J].考试周刊,2019(71):138-139.
  福建省福安市城北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在“阳光体育”理念的引导下,体育课课程的开展能够培养学生阳光乐观的心态,让他们拥有正向心理场,进而能够具备一颗健康的心灵。基于此,本文从导入激励环节,培养坚韧信念;契合学生爱好,落实生本理念;拓展教学形式,树立体育精神三方面,对阳光体育背景下的高中体育教学进行简要探究,以期为广大教师的日常体育教学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阳光体育;高中;德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6-174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教育的本旨原来如此,养成能力、养成习惯,使学生终身以之。”习惯是一个人在生活中逐渐养成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或反应趋势。良好的习惯养成将会影响人的一生,它是人生各方面能取得成功一个必备的要素。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成功的重要保证。学习习惯是学生进入学习生活初始,在一定的情景中,通过模仿、练习而养成
期刊
摘要:在现代化教育教学工作中,语文已成为各项教学活动的基础和关键,语文教学目标不仅停留在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方面,还应该强化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正好满足这一要求,传统文化和教学内容的结合,能够不断提升学生的自我修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将语文教学内容和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注重素质教育改革要求,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文章重点研究了小学语文教学中
期刊
摘要:在当前新媒体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教育理念发生较大的变化,特别是中职学生的政治思想产生较大的浮动。新媒体的出现给学生们带来充足的新鲜感,学生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也越来越多,为中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较好的条件。本文从多个角度来分析新媒体给中职学生带来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供教师进行参考。  关键词:中职学生;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
期刊
摘要: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种方法可以将数学知识从抽象变为具体。通过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教师将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并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因此,教师应注意将数形结合的思想渗透到初中数学教学中。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形结合思想;应用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6-191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传统的教育模式
期刊
摘要:小学科学是一门强大的实验和理论学科,它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但是,在实验教学中,某些知识具有一定程度的抽象性和紧密性,使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因此,教师需要以一种有趣的方式与学生打交道。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满足他们的知识需求,并迫使他们取得更好的进步。在此基礎上,本文将探索有趣的实验教学方法,以期在相关工作的发展中获得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科学;有趣
期刊
摘要:作为小学较为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的英语,对于步入小学的学生而言是新的挑战。这是一门入门相较而言不容易的学科,然而,就学生自身发展以及这门学科在当今社会倡导的显著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显得格外重要。因此,从小学阶段开始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主要聚焦核心素养,提高新课改下小学英语教学质量进行进一步的探讨与研究。  关键词:小学英语;新课改;学科核心素养;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4
期刊
摘要:伴随着新课改教育的推广,学科核心素养逐渐引起了小学教学的重视,尤其是小学英语的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要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展开更加深入的探究。小学英语的课堂教学过程,如何置于核心素养的背景之下展开创新,并以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为基本要求展开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革,通过对当前小学英语教学的不足进行分析,分别从教师、学生、课堂等多个角度进行改革创新,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  
期刊
摘要:当前的课堂教学,大部分教师非常注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但是,传统的教育观点会导致教师仅仅注重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也就是学生学习成绩、分数的提高,缺乏对学生其他学习能力的培养。而这样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学生的整体发展。所以,想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要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结合信息技术、微课、分层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既培养学生的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为学生未来的全面发
期刊
摘要:农村小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会因为思想上不重视、方法上不正确、应用上不科学等问题,导致产生消极面对学习的情况。为了促进学生发展,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使学生能够化被动为主动,教师就以上问题,进行了有效课堂教学的分析和探索。教师发现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根据学生的表现调整教学、增加师生活动、创设个性化实践活动等,能够改善学生的学习现状。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转变了学习思想,养成了主动学习的习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