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知音

来源 :故事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yan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噩耗传来


  阿一和阿二两兄弟是母亲养大的。他们的父亲在春家园戏班子跑龙套,艺名叫竹仙。兄弟俩很小的时候,父亲撇下家人到外面演出,偶尔回来死乞白赖地要钱。
  几年前,母亲得了重病,临终时拜托两个儿子,好生照顾他们的父亲。于是,父亲就拎着个柳条包,住进了阿一家里。不久之后,阿一发现,父亲还是时常出去演出,便生气地对他说:“不许你出门演出,要不就离开这儿!你不就是去千叶那个温泉,跳那种晃晃悠悠的舞蹈吗?我告诉你,你被我的部下看到了,真是丢脸至极!”父亲听了一愣,唯唯诺诺地答应了。
  打那以后,父亲完全衰老下来,每天都呆愣愣地坐在家里。阿二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想把父亲接到自家来住,可他的公寓太小了,根本没地方。
  这天夜里,阿二突然接到哥哥的电话,说是父亲死了。听了这话,阿二感到既惊愕又悲痛,还没来得及做出反应,阿一又说:“好像是自杀。”
  阿二忍不住高声反问:“自杀?前不久见到爹的时候,还没有任何反常……”
  阿一打断他,低声说:“你先到我家来吧,来了再说。”说完,他就挂了电话。
  阿二愣愣地放下话筒,来到哥哥家门口。他刚把手搭在门把上,门立即开了,一个小小的身影喊着“叔叔”,冲过来扑向阿二,原来是哥哥最小的女儿由佳。
  由佳是哥哥40岁才有的女儿,出生时就身体孱弱,大脑发育稍显迟钝,已经两岁多了,说话还不大流利。只见她竖起一根手指,轻声说:“叔叔,静,静。”
  阿二摸了摸由佳的脑袋说:“明白了,是让叔叔静一点吗?”看来,就连这个智力迟钝的孩子也知道失去了祖父。阿一家的两个大孩子,都敏感地觉察出父母轻视祖父,只有由佳一人,单纯得像张白纸,愿意和祖父亲近。
  由佳发出“咯咯”的笑声,然后圆瞪双眼,小手比画着自己的脖子,可劲地吐舌头,接着又喊声“叔叔,叔叔”,再把舌头吐出来。
  可能是听见了由佳的声音,嫂嫂来到正门,招呼阿二进门。
  阿二把怀里的由佳递给嫂嫂,一边脱鞋一边问:“爹是上吊死的吗?”
  嫂嫂皱着眉头说:“对,在仓房。你咋知道的?”
  阿二叹口气,说:“刚才由佳比画那副模样,我才……”
  嫂嫂慈爱地瞅了瞅由佳的脸,又转向阿二:“真没法子,一定是她哥哥姐姐教的。”说着,她压低了嗓门:“警察局的人正在这儿,大概也得盘问你。你哥哥让你先和他商量商量,你去书房等他一会儿。”
  阿二点点头,登上二楼,走进书房。他点着香烟,慢慢地吸了一口。不管怎么说,上吊属于非正常死亡,警察自然要来检查,把遗体送到医院解剖验尸。这样看来,今晚是见不到爹的遗体了。一想到爱热闹的父亲被扔进身边无一人的医院,阿二不由得有些难受。

寻找知音


  这时,阿一上来了,他铁青着脸,刻薄地说:“这老头子,临死还折腾人……”
  阿二恼怒地打断他:“哥哥!”兄弟二人对视了一阵子,阿一长叹一声:“阿二,当时你还小,可能没有印象。我念初三的时候,放学回家,看见房前站着一个不三不四的女人,看起来是个艺伎。爹想拿走存折,妈不让,两个人正在争吵。我进了屋里,正赶上爹从妈的手里一把夺过存折,走出家门,和那个女人肩挨肩,像一对情人似的走了。”
  阿二愣了很久,才低声说:“可是妈已经原谅爹了。再说了……我怎么也不能理解爹为什么要自杀。”
  就在不久前的一天,爹悄悄地到了阿二家。阿二叫他留下吃晚饭,他却异乎寻常地拒绝了。阿二问他为什么,他说找到了一个知音,还说这个人既懂得欣赏他的演技,又非常喜爱他,今后要和这个人做好朋友。说完,父亲就匆匆地走了。

  阿二不由得怀疑道:“难道是这个知音杀了父亲?或者是他抛弃了父亲,让父亲产生了自杀的念头?”
  阿一卻冷哼一声,不当回事,还嘱咐阿二到警察面前不要乱说,他都已经打点好了。阿二无奈,只能点了点头。
  第二天,警察的调查结束了,他们认定是自杀。遗体从医院运回来,就举行了守灵和葬礼,阿二猜测父亲的那个知音会来,就暗中打量前来吊唁的人。可没有一人可疑,来的都是哥哥和阿二的朋友,父亲的生前好友一个也没来,可能是阿一根本没有通知。
  葬礼结束后,阿二突然想起父亲的柳条包还在哥哥家里,连忙找出来打开。只见里面有一件已然褪色、浆洗过了的黑绉绸短和服,印有六歌仙图案的丝绸长衬衣,以及浅粉红色的短衬裤。这些是父亲的演出服,他非常珍惜。此外还有一个褐色皮面的小本,上面认真地记着阿二给的零花钱的收支情况。字迹越到后面越潦草,最后的几页上只是写着:“由佳——巧克力二十圆;由佳——焦糖十圆。”
  阿二翻到最后面的通信录一栏,上面写着两个人:泽村真木、吉田寅夫。泽村真木后面注有“春家园女老板”的字样,写着地址;吉田寅夫的地址栏却是空白。
  或许这个吉田寅夫是爹的知音?阿二决定调查他,就从泽村真木入手,或许她知道吉田的情况。
  阿二循着地址找到了看起来很是破旧的春家园,被人带到泽村真木面前,发现她是个形容枯槁的老年妇女。
  “听说你是竹仙先生的儿子。”老人招招手说,“来,到这边儿来。”
  阿二把父亲的死讯告诉真木,接着打听了吉田寅夫的下落。   “是吉田老板吗?我应该知道他的地址,他几年前寄过贺年片来着。”说着,真木从身后的壁橱里取出信匣,翻了一会儿,拿出一张贺年片,阿二把地址抄在本上。真木喃喃地说:“竹仙也死啦……我也快到那一天了。”接着,她自言自语般絮叨开了。

弦断谁听


  真木是春家园上任老板的女儿,竹仙拜师后,真木是他的师姐。她叹了声:“竹仙这个人演戏时,总去不掉那身土腥味,过于做作。有热情是好事,但认真过头也不好。与其说他是为客人演戏,不如说他自己被剧情陶醉了。后来他发明了一种叫‘悠哉’的舞蹈,姿势是两脚忽而碰地面,忽而离开地面,看上去像个木偶似的,只是吆喝‘晃晃悠悠,悠悠荡荡’,根本不用三弦伴奏。我也挺喜欢这出,没有土腥味哩!吉田老板也就是看中了这出戏,送了竹仙那套表演的和服呢……对了,我之前想请竹仙表演,可他始终没有来,听说是他儿子不让。这不是造孽吗?竹仙只有那么一点乐趣。那个儿子就是你吧?”
  阿二垂下头,并没有否认。
  走出春家园,阿二又顺着地址去找吉田寅夫,却发现那里是养老院。他惊讶极了,一问才知道,吉田老人之前做生意失败,几年前就被家人送到了养老院,没过多久就去世了。阿二不由一愣,本以为吉田寅夫就是父亲的那个知音,却弄错了!
  回家的路上,阿二的脑海里不断翻腾着,父亲所说的那个知音究竟是谁呢?找到了小本上记的两个人,结果反而断了线索。要不就算了吧,阿二叹了口气,决定到父亲逝世的现场去,再一次祈祷冥福,然后了结这桩心事。
  进了仓房,阿二走到父亲自缢的地方,仰望低矮的房梁。他刚要挪脚,却觉得鞋底粘了什么,一看,原来是焦糖渣。他正想蹭掉它,突然,有人从身后抱住他的大腿。阿二回过头,只见由佳高兴地喊着:“叔叔,悠悠;叔叔,晃晃。”说着,她手指着一旁的足凳。
  阿二的脑海里顿时浮现出写有“由佳——巧克力二十圆,由佳——焦糖十圆”的小本,他迟疑道:“好,悠悠,晃晃。”

  阿二从柜里拿出一根绳子,拖过足凳,放在房梁下面,然后上到足凳上,把绳子穿过房梁。他拽住绳子,留心不让它缠住自己的脖子,转起圈来,然后双脚忽上忽下地跳着。
  “晃悠,晃晃悠悠,悠悠蕩荡。对了!”由佳“咯咯”笑着,拍着小巴掌。
  阿二凝视着由佳的脸,父亲的知音就是她!祖孙俩相处得很好,父亲一直在这里给由佳跳各种舞。可是,不管哪个节目,小孩看一遍就腻烦了。最后,父亲想到如果模仿上吊的话,由佳会很高兴的,就比画上了。结果,发生了意外……
  想到父亲的口头禅,阿二知道,他一定是喜滋滋地说了句“那我就献丑啦”,然后满面春风地把绳子挂在脖子上,不一会儿,便吊在绳子上垂死挣扎……这就是爹应邀做的最后一场演出吗?阿二正思索着,不留神一脚踩空,跌落下来,仰面倒在地上。
  边上传来由佳开心的笑声和掌声……
  (推荐者:小 凉)
  (发稿编辑:赵嫒佳)
  (题图、插图:佐 夫)
其他文献
丁毅大学毕业后,去了一家夜总会工作,负责推销酒水,收入一直不高。这天晚上,丁毅正在上班,突然进来了一个中年男子,引起了他的注意,对方一进门就与吧台的服务员说起话来。丁毅正看得入神,一个名叫晓丽的舞女拍了拍他,打趣道:“看上哪个姑娘了?”丁毅用手一指,说:“看见没有?楼下吧台前那个男人,他是我大学时的教授,姓陈。平时一副正人君子的派头,没想到也会来这种灯红酒绿的地方。”晓丽倒是见怪不怪,丁毅突然压低
胡家湾的王玲在一家乡镇服装厂上班,她嫌工资待遇低,早就不想在那里干了。最近,王玲发现了一个挣钱的门路,卖蔬菜和水果。她家附近新建了一个农村住宅小区,十几栋楼还没有卖蔬菜水果的。王玲发觉了里面的商机,已经谈好了一个门面,决定自己做老板,时间上自由不说,挣的钱肯定也比她上班多多了。她的一个表妹就在另一个小区里做这买卖。就在王玲准备付诸行动时,丈夫胡斌突然对她说:“坏事了,胡大奎家的羊死了。”胡大奎是他
一天,罗秀带着丈夫和儿子去弟弟家做客。罗秀和弟媳在客厅看电视,其他人都在侄女罗西的卧室里聊天。这时候,弟媳起身去泡茶,罗秀百无聊赖,就在身旁茶几上找了本书,胡乱翻了几页,发现里面竟夹着一张崭新的一百元。罗秀顿时如坐针毡,她本来就是个看重钱的人,现在就好比在路上走,突然捡到一百元钱,搁着是白不要,可塞进自个儿腰包又觉得不踏实。罗秀想了又想,最后还是没动那张钱,把它夹进书里,原封不动地放了回去。晚上回
关局长把儿子小关打跑了,原因是这小子偷开了局里的公车。小关偷开公车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自从他考下了驾照,就缠着关局长要买车,他正在上大学,买车想干什么?还不是跟同学们显摆!关局长不肯给小关买车,小关就偷配了关局长的车钥匙。那天关局长要出去开会,到停车场找不到车了,叫来值班的保安一问,原来是被儿子开走了。回到家,关局长把儿子痛斥一顿,没收了车钥匙,给局里补交了车费。本以为这件事就到此为止了,没想到小关
牵手成功小童是“小牧童”的一位客户经理。2018年5月,他得知内蒙古的一家阿胶厂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要进行养殖模式改革,他觉得这会衍生出成驴监管定位的需求。多方联系后,他终于找到了该厂的前线业务人员小吕。小吕正戴着个破草帽,和伙伴们满地追着驴打耳标呢。小吕解释说:“一个姓王的大户,一下租50头驴养殖,我们正按照公司要求给驴做标记……”小童拿起小吕手中的耳标,端详了一会儿,问:“这耳
取骨绝活古时候,大凉山下有一个村子,村子里有一位赫赫有名的葛爷,五十来岁,他有一手取猪惊骨的绝活,每天来找他取猪惊骨的人络绎不绝。说起这猪惊骨,其实就是猪耳内的听骨,但并不是所有的听骨都能称为猪惊骨,只有那些正面形似龙头、背面酷似鬼面的,才是真正的猪惊骨,当地老百姓常用来辟邪压惊。这天,葛爷打着赤膊,正在院子里忙得热火朝天,边忙还边给来凑热闹的几个小娃娃讲故事:“别看咱们杀猪取骨,但是你们千万不要
從前,村里有个周老汉,一副菩萨心肠,一辈子行善积德。这些天,他见村南河上的小桥因年久失修,摇摇欲坠,村民过河只能坐摆渡船,就想着为大伙儿修桥。可他家里太穷,凑不满修桥所需的银两,于是就到众乡亲家里去游说,想让每一家都掏点儿。这天晚上,周老汉来到村头的王大友家,极力劝说。可任凭他磨破了嘴皮子,王大友就是一毛不拔。周老汉只好告辞出来,走出没几步,想起烟袋忘在王大友家了,想回头去取,却听王大友的老婆正在
1940年的一天深夜,苏联的一户犹太人正在舉行家庭会议。户主卡曼德说:“纳粹德国发动了战争,用不了多久就会波及我们。我们必须果断放弃一切,去中国的满洲里,那里对犹太人很友好。大家说说看,我们需要带些什么东西?”大家七嘴八舌地发表意见,有的认为应当将财产置换成金银带走,有的认为应当变现存入当地银行……这时,卡曼德说:“我认为,应该将家产全部变卖掉,用来买马,不仅方便快速赶路,而且到了新地方后,可以将
英国小说家毛姆有个长篇力作叫《月亮和六便士》,取材于法国印象派画家高更的生平。小说问世后,轰动一时。在动手写小说之前,毛姆决心追寻高更的人生足迹。他来到大溪地,打听到高更当年住过的棚屋,只见屋子歪歪斜斜的,里面什么东西也没有。棚屋的主人是个农夫,他说高更曾在玻璃窗上作画,可惜被孩子们刮掉了。毛姆失望不已,农夫又说:“倒是有一幅还算完整的画,在门后面……”毛姆一看,果然,木門上画着手拿苹果的夏娃,色
很多年以前,在京城一条繁华的街上,有一老一少两个补鞋匠,手艺都很出色。不过由于地方有限,两人不得不挤在一个巴掌大的摊位前,一起等待生意的到来。一开始,前去补鞋的人都以为他们是父子俩,心想反正是一家人,让谁挣钱都一样;后来才知道,两人压根不认识。于是他们再去补鞋时,就犯了愁:把鞋给年轻人补吧,老人可怜巴巴的眼神让人不忍直视;可让老人补吧,年轻人又会不停地叹气,自言自语说,挣了钱才能赶紧回老家娶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