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无创性气管内注射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肺功能及其病理变化特点,为进一步研究ALI机制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将25只SD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只)、ALI组(20只)。ACI组采用气管内注射LPS(4.5 mg/kg)制作大鼠ALI模型。对照组注射150 μl等渗盐水。分别在伤后12,24,48,72 h,应用Buxco小动物用力肺功能检测系统进行肺功能检测,包括动态肺顺应性(Cdyn)、用力肺活量(FVC)、功能残气量(FRC)、准静态顺应性(Cchord)、第100毫秒呼气容积(FEV100)、气道阻力(RI);同时收集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检测总蛋白含量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并观察肺脏大体变化和HE染色肺组织病理学改变。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LI组Cdyn、FVC、FRC及FEV100在伤后各时相点均显著降低(P<0.05或0.01);而Rl在伤后24 h和48 h明显升高(P<0.01);Cchord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12~72 h,ALI组BALF的总蛋白含量和TNF-α浓度均显著增高(P<0.05或0.01)。与对照组比较,伤后12 h ALI组整个肺脏呈暗红色,肺门区出血最为严重,可见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出血灶,肺脏表面多见大小不等点状和灶状出血,以肺门为中心呈放射分布,至72 h肺脏组织颜色逐渐恢复正常。光镜下可见伤后12 h肺间质水肿、炎性细胞浸润、肺血管淤血和灶性肺出血等,呈典型的ALI病理改变,24 h变化最为显著,至72 h病理改变明显减轻。
结论一次性气管内注射LPS可诱导典型的ALI病理学改变,其肺功能指标与肺病理学特点及BALF总蛋白、TNF-α水平存在相似的变化趋势,提示肺功能检测参数如Cdyn、FVC、FRC和FEV100的下降及Rl的增加可为ALI评价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