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学生化学实验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gu8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的主要内容和形式之一,它既能满足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符合认知规律;又能让学生动手动手动脑,开发创造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化学实验,可以给学生创造某种认知情境和情感气氛,用以激发学习动机,进行生动活泼的教学。因此在化学教学中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尝试让学生自己动手、自己设计、自己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和能力。
  化学实验能力包括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记录分析结果的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等。
  一、在化学课上首先要让学生学会动手
  有些学生上实验课时老是畏手畏脚小心翼翼,就连往试管里装药品这样简单的操作也不会;而有一些学生则只是一个看客,只看别人操作,自己不动手,这样的学生叫实验盲。我曾见过这样的同学,上大学了还不会动手操作实验仪器,每次实验都要依靠同组同学来完成,更重要的是他上的还是师范大学化学系,以后还要当老师。自己都不会做实验的老师,很难想象他会教出什么样的学生。所以在化学课上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地做,不要怕出错,也不要怕碰坏仪器,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熟练地操作各种化学仪器。
  二、要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是人们认识事物和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它在开发学生创造思维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抓住现象的本质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引导学生不能只注意实验的表面现象,还要注意克服偏离观察意图的单纯兴趣和偏好的心理障碍。
  为了避免实验观察的盲目性,在化学实验课中首先要明确实验目的,师生共同研究活动中应该观察的内容,使学生通过对活动中仪器、操作和现象的观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思维能力。
  如观察物质燃烧现象的一般步骤是:第一,有无火焰,火焰是什么颜色;第二,放热(这是燃烧的共同现象);第三,产物特征。还可以通过设问质疑,引发学生相应的思维活动。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观察力的敏锐性主要是指在观察过程中能抓住化学变化过程中陌生的、偶然的、稍纵即逝的现象。例如在镁条的燃烧实验中,镁条燃烧产生的白烟很快就被产生的白光所掩盖,学生很容易忽略,能否捕捉到这一现象正是敏锐性的重要表现。
  三、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学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最好的表现方式就是能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所以在教学中老师要教给学生如何描述实验现象,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要培养学生学会记录、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许多伟大的科学发现都是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实验完成的。通过分析对比一次次的实验结果,找出每一次实验结果的差异,从这些细微的差别中居里夫人发现了镭,雷利发现了稀有气体。所以我们要教给学生认真做好实验记录,实验记录就是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和结果及时而且如实地记录下来的过程。因此,要求学生按照实验观察的程序,及时把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和事实如实地记录下来。
  如初四化学第三单元《金属》单元测试题里有这样一道题:为了测定某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利用该合金与稀硫酸反应,进行了三次实验,所得相关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实验中的误差忽略不计):
  
  
  
  
  
  (1)试计算该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
  (2)从上表数据分析,当所取合金的质量与所用稀硫酸的质量比为____时,表明合金中的锌与稀硫酸中的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这个题目就是考查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
  五、要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在化学中有较多的验证性实验,老师应尽量把这些实验过程当作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要注意引导学生有意地去设计探究性实验,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从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通过对实验的设计和探究,一方面能从探究过程中透过各种实验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想像力,培养学生的探究与创新能力。
  例如,等容积的两个容器中分别盛有饱和食盐水和蒸馏水,试用实验的方法加以区分。学生起初会用已有的知识来考虑,他们首先想到的是蒸发溶剂法,用这种方法将两者区别开。然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多学科、多层次的思考,从本质上分析二者的差异:饱和食盐水溶液存在Na+、Cl-和水分子,而蒸馏水中只有水分子,这些差异导致了二者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上的不同。学生通过讨论思考,并通过具体的实验验证,得出了许多鉴别方法:(1)物理法——①稱重量法;②电池导电法;③物块在溶液中的浮力法。(2)化学法——①蒸发溶剂法;②溶质溶解法。(3)生物法——①品尝法;②新鲜蔬菜失水法。多种鉴别方法,拓宽了学生的思维。
  总之,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我们应全面、完整地认识化学实验能力的内涵,着眼于广义实验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和素质,为他们将来走上各种岗位后创造性地劳动打好基础。
  
其他文献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根本特征, 是支撑一个民族的脊梁和灵魂。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作为语文这门学科来说,最能体现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环节便是作文。作文是语文学科中最富有个性的学习和创新活动,通过作文能够反映出学生对生活的真实感受,是他们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同学们对生活和社会的见解感受是千差万别的,如果同学们对一件平常的事能够有独特的见解,并能通过新颖的
期刊
近年来,教师的身心健康问题不断受到人们的关注,许多调查检测都显示出我国教师的心理状况不容乐观。据教育部调查显示:51.23%的教師存在心理问题,目前教师已成为心理疾病的高发人群。而这种心理问题不仅对教师自身有影响,更严重的是给学生带来了负面影响。面对在圣洁的教育园地里发生的一系列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的老师怎么啦?作为一名学校的领导,我非常理解教师的苦衷。教师的工作是一项复杂的脑力
期刊
如何把握对学生的“严”与“爱”,是每一个班主任值得深思与探究的问题。对学生太严,管得太死,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以致学生不喜欢这位老师而影响到班级工作的开展;假如对学生过于迁就心软,说到的做不到,又会让学生觉得这位班主任言而无信、没有原则,以致丧失威信。所以在平时的班主任工作中要注意把握对学生的“严”与“爱”,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严、严爱交错,这样才能让学生信服你。怎么才能做到这一点?这就是我们教
期刊
自古以来教师一直被认为是知识的传授者,“传道、授业、解惑”被认为是教师的天职。但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知识建构过程,教师应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这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有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  在现代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课堂教学实践,开展课堂教学行为研究,反思教学,进行教学实验,探索出适合不同地域
期刊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是当今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根本任务;转变教育观念是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保证。作为一名农村小学教师,处在教改前沿,理所当然成为这个时代的弄潮儿。虽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尝到了甘甜和辛酸,也获得了一些经验和教训,但始终坚信课程的改革一定能成功。  一、农村课程改革现状的问题  1.观念问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对教学工作起着统帅作用,并直接影响着新课程的推进和实施效果。现实
期刊
作文是衡量学生综合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水平的综合体现。要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最有效的途径是明确写作与阅读的关系,通过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阅读是吸收借鉴前人经验的有效方法,因此,必须加强对他人文章的阅读赏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劳于读书,逸于写作”,形象地点明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在中学课程标准中要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
期刊
摘 要:新课改在教育理念、知识结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形势下,教师需要树立新的教育教学观念,终身学习,与时俱进,迅速适应新课改。  关键词:新课程 教育 教学    新课程在教育理念、知识结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上都发生了质的变革,这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迅速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教师作为新课程改革中的实践者、引路人,应该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和较
期刊
摘 要:新课标指出:要尽可能地运用自然环境资源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进行美术教学。我校地处自然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丰富的敦煌市,对开发有地方特色的美术课程具有强有力的条件。本文阐述了笔者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基于敦煌市丰富的自然与文化资源的利用与实践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关键词:本土资源 文化价值 挖掘利用 美术教育    美术新课标指出:要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如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以及校
期刊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育的最终目的在学生自学自励。”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更重要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具有“点石成金”的指头,能够自己去获取知识,成为真正有用的新型人才。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
期刊
摘 要: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也是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它能够培养学生领略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然而一部分老师没有正确认识朗读的功能和作用。朗读教学仅仅是一种形式,而我们应该充分运用朗读的作用,努力优化朗读教学的方法,培养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从而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 朗读训练 重视    《新课程标准》指出:“每个学段的语文阅读教学必须重视语文的默读以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