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基础教育正从应试模式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而小学英语的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和宗旨,以开发小学生语言潜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突破口。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活动正是这种素质教育的体现。它强调的是以学生主体,学生主动情感投入的、积极思维参与的、观察与行动相统一的、能满足学生各方面发展需要的课堂活动。
【关键词】素质教育 小学英语 课堂活动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教学观念是“英语就是记、读加背颂”、“老师一言堂,满堂灌”,从而造成了“哑巴英语”或“聋子英语”的不良恶果。小学基础教育必须摆脱应试教育,转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要想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使他们带着个人发展的需要、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浓厚的兴趣、高昂的学习态度、饱满的热情参与学习,教师就得不断创新,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设计出一些新颖、有趣的教学活动,这样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又能使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课堂教学活动的原则
1、渗透性原则。随着教学内容而结合素质教育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设计真实的语言环境,发展学生用英语获得、处理、交流、和输出语言信息的能力。培养良好的英语学习心理素质,发展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合作精神和社会公德意识,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创新意识,初步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
2、主体性原则。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敢于开口、勤于开口,乐于开口和善于开口。对学生的成绩加以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就感,对学生的口头错误不要面面俱到,不要有错必纠,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保证学生的活动时间达到一个课时的80%以上。
3、多样性原则。 教师要设计出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每个学生都是一个新鲜的认知主体,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要想使活动适合每个个体学生,吸引其兴趣,就要使活动层次化,多样化。
除此之外,还有灵活性、新颖性、实用型等原则。
二、课堂教学活动的控制
1、灵活选择活动方式:合理有效的学习方法是把握活动进程的方向盘,更是活动进程的驱动器。教师要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创造出许多适合自身特点的方法来,优化活动方法,从而推动活动进程畅通无阻的向前进行。
2、主动把握活动时间:学习活动是一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但在活动过程中由于活动内容不同、活动目的不同、活动主体(即学生)不同,所需时间也就不同。为了达到活动目的,时间的分配必须灵活适度,要合理地控制、安排活动时间,有效地控制活动进程,以优化课堂结构,达到活动目的。
3、对学生学习情绪的控制:影响外语学习效率的学生心理因素以情绪最为突出,特别是焦虑、忧愁、挫折感、失败感、丧失信心等消极情绪的影响,外语教学要对学生的情绪予以科学地控制,即把握情绪信息和情绪反馈,将消极情绪的抑制和消退与积极情绪的产生和强化都纳入精心策划和设计的控制系统之中。
4、对学生学习习惯的矫正:正确、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良好的学习心态,有效地促进学习进程,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5、对学生活动技能的指导:课堂学习活动技能主要包括贴画、涂色、绘画、运动、会话、表演、音乐等能力。对这些活动技能的有效指导、能推动活动进程的顺利进行。
三、课堂教学活动的方法
1、小老师发口令做动作:找能力强的同学扮演老师的角色发指令,学生做动作来表示理解,教师再用多种新的(常常是幽默的)方式来重新组合指令。一旦学生能说的时候,反过来由他们对教师发指令或互相发指令,游戏、幽默短剧、语言的意义用动作来呈现。
2、连锁传话:可利用学生在教室里的座位按横排或竖排来进行比赛,也可以设两个横排或两个竖排为一组。教师低声对每组的第一个学生来说一个单词或句子,要求依次低声传下去,由每组最后一个学生起立大声重复,传话又快由准的为优胜。在一个时期时,传话的内容可以逐渐增加,难度可以逐渐增大,以便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
3、描述或动作猜谜:一组中的一个学生做表意动作,模仿某一职业或动作,另一组学生必须用英语说出是何种职业或动作,表意动作也可以是表示大家熟悉的内容,要求对方用英语说出。如:在教“driver”等职业的词汇时。模仿其动作,再要求猜出,并大声说出“driver”等各种职业的单词。
4、自我认识:参加者每人手里拿一张小纸片,纸片上写着职业名称或一个物品名称,游戏开始,大家就在走动中用所学句型互相提问,要求对方来回答,答对了就互相交换卡片。
5、表演:把表演带进课堂或经常在课堂上把句型、对话、课文编成短剧,让学生表演,把讲台变成舞台,学生是演员,教师是导演,或师生共同表演。尽量让学生把所学内容,按设定的情景结构演出来,做到声情结合,使学生得到大量的听说机会。
6、找朋友:把卡片、实物发给学生,两两对应,一问一答。或者,每个人自愿主动指另一个人,让其回答问题,连锁练习,效果非常好,课堂气氛也活起来了。叫到的同学很兴奋,没叫到的也很期待。
7、竞赛:包括个人抢答竞赛(教师出要求,学生自由抢答)、分组竞赛(将学生按实际情况分成几个小组,组与组之间开展学习竞赛,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生团结互助的集体注意精神)、师生竞赛(在活动中,要真正做到师生间的“心心相容”,必须融洽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开展竞赛是融洽师生关系的主要方法之一,它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主动学习)。竞赛形式易调动学生的激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稳定的心理素质,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8、同桌交往式:同桌是交往的学习中最小的单位。给每个学生找同桌(partner),比较容易控制,这种活动的效率也较高,起到了互问互答、互督、互纠互帮的作用,最终起到了生生教学的作用。
9、Bingo游戏:在Bingo卡的9个空格上随意写上9个单词或短语,老师每次随意读出其中3个,学生对照所填写的Bingo卡划去听到的单词或短语,如果划去的单词或短语成横线、竖线或斜线(任意方向)就喊 “BINGO”,最快的胜出并获得奖励。
10、单词接龙:老师给出一词,学生接上另一词,要求该词词首的字母与给出的词尾的字母相同,依次接下去。这种游戏可调动课堂气氛,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11、谜语:英语中有大量有趣的谜语。教师可选择或编造简单、适合小学生水平的谜语,以随机的形式出现,这样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
【关键词】素质教育 小学英语 课堂活动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教学观念是“英语就是记、读加背颂”、“老师一言堂,满堂灌”,从而造成了“哑巴英语”或“聋子英语”的不良恶果。小学基础教育必须摆脱应试教育,转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要想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使他们带着个人发展的需要、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浓厚的兴趣、高昂的学习态度、饱满的热情参与学习,教师就得不断创新,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设计出一些新颖、有趣的教学活动,这样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又能使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课堂教学活动的原则
1、渗透性原则。随着教学内容而结合素质教育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设计真实的语言环境,发展学生用英语获得、处理、交流、和输出语言信息的能力。培养良好的英语学习心理素质,发展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合作精神和社会公德意识,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创新意识,初步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
2、主体性原则。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敢于开口、勤于开口,乐于开口和善于开口。对学生的成绩加以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就感,对学生的口头错误不要面面俱到,不要有错必纠,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保证学生的活动时间达到一个课时的80%以上。
3、多样性原则。 教师要设计出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每个学生都是一个新鲜的认知主体,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要想使活动适合每个个体学生,吸引其兴趣,就要使活动层次化,多样化。
除此之外,还有灵活性、新颖性、实用型等原则。
二、课堂教学活动的控制
1、灵活选择活动方式:合理有效的学习方法是把握活动进程的方向盘,更是活动进程的驱动器。教师要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创造出许多适合自身特点的方法来,优化活动方法,从而推动活动进程畅通无阻的向前进行。
2、主动把握活动时间:学习活动是一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但在活动过程中由于活动内容不同、活动目的不同、活动主体(即学生)不同,所需时间也就不同。为了达到活动目的,时间的分配必须灵活适度,要合理地控制、安排活动时间,有效地控制活动进程,以优化课堂结构,达到活动目的。
3、对学生学习情绪的控制:影响外语学习效率的学生心理因素以情绪最为突出,特别是焦虑、忧愁、挫折感、失败感、丧失信心等消极情绪的影响,外语教学要对学生的情绪予以科学地控制,即把握情绪信息和情绪反馈,将消极情绪的抑制和消退与积极情绪的产生和强化都纳入精心策划和设计的控制系统之中。
4、对学生学习习惯的矫正:正确、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良好的学习心态,有效地促进学习进程,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5、对学生活动技能的指导:课堂学习活动技能主要包括贴画、涂色、绘画、运动、会话、表演、音乐等能力。对这些活动技能的有效指导、能推动活动进程的顺利进行。
三、课堂教学活动的方法
1、小老师发口令做动作:找能力强的同学扮演老师的角色发指令,学生做动作来表示理解,教师再用多种新的(常常是幽默的)方式来重新组合指令。一旦学生能说的时候,反过来由他们对教师发指令或互相发指令,游戏、幽默短剧、语言的意义用动作来呈现。
2、连锁传话:可利用学生在教室里的座位按横排或竖排来进行比赛,也可以设两个横排或两个竖排为一组。教师低声对每组的第一个学生来说一个单词或句子,要求依次低声传下去,由每组最后一个学生起立大声重复,传话又快由准的为优胜。在一个时期时,传话的内容可以逐渐增加,难度可以逐渐增大,以便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
3、描述或动作猜谜:一组中的一个学生做表意动作,模仿某一职业或动作,另一组学生必须用英语说出是何种职业或动作,表意动作也可以是表示大家熟悉的内容,要求对方用英语说出。如:在教“driver”等职业的词汇时。模仿其动作,再要求猜出,并大声说出“driver”等各种职业的单词。
4、自我认识:参加者每人手里拿一张小纸片,纸片上写着职业名称或一个物品名称,游戏开始,大家就在走动中用所学句型互相提问,要求对方来回答,答对了就互相交换卡片。
5、表演:把表演带进课堂或经常在课堂上把句型、对话、课文编成短剧,让学生表演,把讲台变成舞台,学生是演员,教师是导演,或师生共同表演。尽量让学生把所学内容,按设定的情景结构演出来,做到声情结合,使学生得到大量的听说机会。
6、找朋友:把卡片、实物发给学生,两两对应,一问一答。或者,每个人自愿主动指另一个人,让其回答问题,连锁练习,效果非常好,课堂气氛也活起来了。叫到的同学很兴奋,没叫到的也很期待。
7、竞赛:包括个人抢答竞赛(教师出要求,学生自由抢答)、分组竞赛(将学生按实际情况分成几个小组,组与组之间开展学习竞赛,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生团结互助的集体注意精神)、师生竞赛(在活动中,要真正做到师生间的“心心相容”,必须融洽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开展竞赛是融洽师生关系的主要方法之一,它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主动学习)。竞赛形式易调动学生的激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稳定的心理素质,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8、同桌交往式:同桌是交往的学习中最小的单位。给每个学生找同桌(partner),比较容易控制,这种活动的效率也较高,起到了互问互答、互督、互纠互帮的作用,最终起到了生生教学的作用。
9、Bingo游戏:在Bingo卡的9个空格上随意写上9个单词或短语,老师每次随意读出其中3个,学生对照所填写的Bingo卡划去听到的单词或短语,如果划去的单词或短语成横线、竖线或斜线(任意方向)就喊 “BINGO”,最快的胜出并获得奖励。
10、单词接龙:老师给出一词,学生接上另一词,要求该词词首的字母与给出的词尾的字母相同,依次接下去。这种游戏可调动课堂气氛,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11、谜语:英语中有大量有趣的谜语。教师可选择或编造简单、适合小学生水平的谜语,以随机的形式出现,这样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