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教师素质与创新教育问题探讨

来源 :现代商贸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YouNeverChan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更新思想观念
  1.1更新教育观
  (1)树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教育观。
  长期以来,教育目的在于传递已有的知识经验,尤其是基础教育,还不能给学生以充分的思考空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教育模式仍主要是“三个中心”,即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教师讲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许多教师已经形成了一套以知识为核心的外显或内隐的观念和行为模式,培养不出大量的创新人才。中国医学科学家在访美时讨论起为什么中国学生基础扎实而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时,美国同行回答:“或许,知识的洪流麻木了他们的头脑。”
其他文献
我国当今的道德生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不是人的良心变坏,而是道德模式的错位运用,即由于公德缺位从而不得不用传统的私德伦理来解决现代工业社会的公共生活伦理问题。公德与私德
任何领域的改革首要在于思想的解放,理念的端正。高等教育的供给侧改革意味着必须从教育原点出发重新思考教育意蕴与价值旨归,必须放到"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视域中来考量教学科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传统文化是我国民族的魂和根,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注入了精神动力。实践证明,要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要吸收和继承我国传统文
<正> 姚雪垠先生“严肃”而“郑重”地宣称:为了“追随学术界同仁之后,继续做一点解放思想、破除迷信的工作”,他抱着“对祖国历史负责,对全国读书界负责,对千百万中学生负责
作为一位内向的作家,吕新在<草青>中通过对小人物梦境的书写,完成了他那特定的审美认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