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与培养

来源 :新华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们在教学中必须结合教学内容,善于点燃孩子们心灵上智慧的火花,并不失时机地加以鼓励和引导,才能使小学生的初步创造思维能力不断地得到培养与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发展与培养
  
  创造性思维是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内容,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训练才能得以培养和发展的。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小学数学教学实质上是思维活动的教学,没有思维活动就谈不上数学教学,更谈不上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因此,教学中耍结合创造性思维的结构特征,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再创造”,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处理问题,进而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的能力。
  1 加强正向与逆向思维训练,培养双向思维相互转换的能力 数学是思维的休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只固守在“数学专业”的狭隘领地,往往看不清问题的本质。小学生运用最多的是定势思维,认定的不容置疑,小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较差,不敢提相反的观点。书本知识原不是一潭死水,而是一条汩汩流淌的小溪,如在教学中加强正向思维训练的同时再加强逆向思维的训练,这样学生的思维训练可呈双向型、摆脱了思维的单一状态。让学生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学习,使书本知识和想象的灵感碰撞,从而增强思维的创新性。“鸡兔同笼”的教学即是一例。鸡兔同笼,头45个,脚116只,问鸡、兔各有多少只?这道题难点在哪里?是鸡有两只脚而兔子有四只脚,如果让鸡和兔的脚数一样,那题目就简单了。高级教师唐天佑在教学中下令:“全体兔子立正!提起两只脚。”全班学生哄堂大笑,个个睁大了惊奇的眼睛。唐老师接着说:“现在兔子和鸡的脚数一样了。上面有头45个,下面该有多少只脚呢?”“少了26只”反应快的同学马上叫了起来,唐老师再问:“这26只脚哪里去了?”学生很容易得出答案。通过老师幽默的“命令”,学生们很有情趣地领会了解题的方法。
  2 集中思维与发散思维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集中思维是是通过分忻、综合、判断、推理得出正确结论,有一定的模式可循,而发散思维是在学生掌握集中思维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克服原有的思维束缚,积极开展联想,它是创造性思维的活动起点。在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让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形成有机的连接点,并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的有关素材,进行加工处理,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使学生在不同的知识点的相互比较和互相渗透中,对知识系统中的各要素及关系了解得更全面、更彻底,真正把握知识的本质。
   总之,只有集中思维与发展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 逻辑思维与直觉思维有机结合 发展学生思维的创造性。逻辑思维是一种有步骤、有条理、渐进式的思维。它是小学生数学能力的核心,必须着重培养,而直觉思维是一种跳跃式思维,它在创造性思维能力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科学的创造也有很大的价值。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那些便于设想、易于直接接触事物本质的题目训练学生去寻求解题捷径。因此,在教学中,把逻辑思维训练与直觉思维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例如:解答“某厂由每天烧4吨,节约到2吨,原来可以烧10天的煤,现在可以烧多少天?”在学生审题后,有的很快推出“照这样可以多烧10天。”“因为每天烧的吨数缩小了两倍,那么所烧的天数就扩大两倍,要烧20天,不就可以多烧10天吗?”这样不仅训练了直觉思维,而且进一步培养了逻辑推理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还要鼓励学生敢于试探和推测,引导他们进行创造性想象。如:一次解答“某人上山每小时行2千米,下山每小时行3千米,共用5小时,问上山用几小时?”很多学生。一时被难住了,因为用一般应用题的解不知道路程,用方程解找不到等量,用比例解无法确定对应关系。当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地去设想和推测后,有的学生眼睛突然一亮,说:“上山用了3小时,我试了准对!”怎么算的呢?灵感是哪里来的呢?决不是无中生有,其中,这里包含了假设、推理和尝试。有的说:“上山和下走的是同一条路,那么路程必然是2和3的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是6千米,路程一定,速度比是2:3,时间比是3:2,5小时正好是3与2的和,上山较慢,不就是3小时吗?”。尽管学生说得有的不够完善,但这种“顿悟”就是一种思维的创新,起到了水到渠成的作用。
  总之,我们在教学中必须结合教学内容,善于点燃孩子们心灵上智慧的火花,并不失时机地加以鼓励和引导,才能使小学生的初步创造思维能力不断地得到培养与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教师既要把握其规律和方法,更应抓住契机,精心呵护学生的进步和光芒,用心去培养,让德育工作落到实处,为学生的一生保驾护航。  【关键词】教育观念;更新改变;思想行动 Update teaching ideas, changing teaching methods to improve the moral effect  SuiJuFa  【Abstract】Teachers should n
期刊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未来社会知识不断更新,新问题不断涌现,它需要人们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去思考,解决许多实际问题。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素质教育;思维方法Curriculum reform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Abstract】Th
期刊
【摘要】刚刚步入教坛的新教师,对学生课堂上出现的干扰教学行为,往往不能妥当处理,以致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教学任务不能顺利完成。本文就教育理念、教学设计、管理技巧等方面阐述了作者的做法和体会。  【关键词】 处理;干扰事件;创建;有序课堂  Interfere with classroom teachers to deal with the early events of the principl
期刊
【摘要】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新的机遇,我们有新颖的教材,活跃的学生,先进的媒体、现代信息技术,只要我们善于利用这些有利的资源,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不断探索,大胆尝试,我们一定能摸索出更多,更好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课程改革;初中英语;教学方法Match up, the television and the Internet into the Classroom  【Abstrac
期刊
【摘要】本文阐述了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创设情景的基本方法,以及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创设情景需要注意的问题。实践证明,情景教学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性知识的形成,让学生学得容易,记得牢固。  【关键词】情景教学;激发兴趣;提高效率     英语教学的根本出发点是通过各种情景掌握语言的意义,从而达到在交际中运用语言的目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并认为这是教
期刊
又是一个新学期的开始,带着我的教育梦想,带着我的教育激情,我高兴地回到阔别一个多月的校园。不出所料,承蒙领导的器重,我又一次光荣的担任初四两个班的英语教学工作。从教十一年来,随着学生的一天天长大,我也在不知不觉中成长了很多。在成长中,我不断摸索适合我和学生的教学方法,不断探索如何能收服学生的心,不断收敛自己的脾气,磨练自己的意志。在实践中,我改变了很多,踏实了很多,也淡定了很多。关于教育,我总觉得
期刊
我们在作文教学时常发现这样的情形:一宣布上作文课,学生便唏嘘连声,甚至叫苦不迭;一铺开稿纸,学生便茫然无措,无从下笔。原因是:初中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写作基础和写作实践,但从整体上说,其生理和心理特点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对写作尚缺乏正确的认识。也就是对作文无兴趣,写的是“奉命作文”,缺激情,少动力,因而导致学生整体写作能力较差,写作水平较低。兴趣是学习的基础,是“需要”的表现形式,是驱使学生智力和
期刊
【摘要】关于特殊学校学生管理的方法,把培养与管理作为管理工作的主渠道,使我们教育管理者通过这条途径达到管理好学生的目的。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我们教育管理者如何培养与管理。  【关健词】教育管理者;其他学生;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研究问题的背景方法和结论  On the management of special education students  【Abstract】On a special me
期刊
“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当庄稼长势不好时,农民从不埋怨庄稼。而当一个班集体没有建立起优良的班风、学风,没有取得喜人成绩时,许多班主任却怨这怨那:学生太坏啦.班干不得力啦等等.有的班主任说:“天天讲纪律,讲规范,为什么总不能改变班里的歪风邪气”.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单靠反复强调,天天批评这,批评那,就能建立进来吗?在对待学生的问题上,我认为班主任应该向农民学习,不要一味怨学生,要从
期刊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实现学校教育目标,完成育人任务,起着极其重要作用。如何实现初中班级管理科学化,是目前在初中学校管理实践中值得研究和探讨的新课题。这篇文章主要针对目前初中班级管理的现状和对班级管理过程中何时要加强管理、何事要重点管理、何时何事可以放手不管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1 我国目前初中班级管理的现状  目前在初中班级管理中,常有这样的现象:有的班级学生团结、守纪、奋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