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汶川地震震中距800km范围内169个地震台站在震前40d的连续波形资料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记录的可能异常信号,得到了两类比较明显、影响范围较大的震前异常信号,按照信号波形形态称之为:1)纺锤状异常。在约63%的台站中出现,持续时间1.5~2d,振幅绝对值大多为1 700count,优势频率约为0.2~0.3Hz。2)突跳异常。在约15%的台站出现,在南北分量出现较多,持续时间大多在2 000s左右,振幅大多±2 000count,优势频率约为0.1~0.2Hz。分析异常机制认为,纺锤状异常可能与台风影响有关,突跳异常可能符合较新的孤立波前兆解释。该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了解地震孕震过程和地震前兆异常信号的捕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