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探索原理出发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fsdffsg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现今,因为计算机技术水平与网络技术水平的同步提升,增加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双方面的难度,怎么样把网络技术优势向学生进行传播,是深度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而为了达成此目标,教师应当指导学生从探索原理出发,以明确的主题、理性的过程、客观的评价等手段进行努力,用以保证学生接受更有深度的知识内容、进行更有深度的学习思考。
  【关键词】高中教学 信息技术 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这一概念自产生开始,就一直广受各层级教育人员的关注,而其基本目标定位也确实值得我们加以留意。笔者认为:深度学习是学习者以主动学习的形式为基础,且在增强内容理解的前提下进行记忆,并保证批判性学习目标知识,从而达到既有知识与新知识的有效联系。它所展现出的是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与终身学习相统一的一种理念与态度,是更高级的思维方式。
  一、主题提供
  教师利用主题提供策略,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交流,是深度学习的一种常态化做法。特别是在进行探究学习时,主题通常可以由教师所出,而由学生在讨论后提出大家所普遍关注的主题也不失为一种办法。在主题提供时,需要注意教学内容和学生兴趣点的衔接,尽可能给出富于探究意义的主题,由此激励学生以调查、讨论等办法形成探究学习活动过程。比如当学习到网络资源搜索技巧时,教师给出主题任务,使大家借助虚拟地球软件,搜索固定的地点,学生在主题任务带动下,自觉完成难度不同的几个任务,在完成任务过程逐步掌握搜索技巧,同时又能对学习兴趣加以巩固。事实证明,这个主题充分照顾到了学生已经取得的信息技术搜索经验,而且还满足了学生借助新软件浏览超清晰图片的视觉需求,是对学生探究愿望的充分肯定。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设计和学生生活相关的事物,比如在接触到网络家乡的内容时,即可以使学生利用网络欣赏家乡的风光、人文、经济、农业等内容,实现主题明确的探究性学习,学生在主题的指引下,从网络中获取相关资料内容,再同具体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形成内容丰富的电子报刊。在这种主题的带动下,学生能够认识到:信息技术不但是一种理论技术,而且也能够同实际生活产生极为紧密的联系。
  二、过程监督
  学生开展信息技术探究活动时,教师对其加以过程监督,亦是指导深度学习的必要手段。一般来说,以深度学习为目的的探究活动更多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教师则可以按照学生实际情况先行给予小组划分,使之在小组内部实现探究目标。当小组对基本的主题确认以后,便可以基于目标制定活动方案,完成组内分工协作。比如在接触到文本信息加工和表述有关内容的时候,教师设计出旅行计划这个主题,让大家借助小组协作的办法,使用word对图片和文字做出编排,形成以旅行计划为中心的电子刊物。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各自处理手中的任务,分别对图片、文字、视频、音频等资料进行整理,接下来小组内形成统一的报告。当全部工作完成之后,教师鼓励各小组成员选派一名代表演示电子刊物内容,在恰当的位置做出适度讲解。整个过程中,教师均应以深度學习为宗旨,想办法提升学生的思维效果。应当说,在这样有教师全程监督的探究活动过程中,每个小组的成员都能各展所长,最后制作形成风格各异的电子刊物,把文字、图片等结合统编在一处,并利用艺术字、色彩调整等形式,使欣赏者产生耳目一新之感,造成的视觉冲击还是很有力的。而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对信息加以整理的水平、团队成员之间协作的意识都有显著提高,可以有效达到深度学习的效果。
  三、评价促进
  评价促进与修改完善是高中信息技术深度学习的最后一道保障,学生在明确主题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的探索学习,不但可以掌握教材里面的信息技术知识,同时还能够于实践操作中做出深入的思考,掌握一些教材以外的知识,增强自主意识与能力。而接下来的评价与促进过程,则同样应当以探索原理为核心,区别于传统的对作业的单纯成果判别,走向深入评估学生探究成果之路。而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需要把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学生互评等手段结合起来,使学生全面认识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并从其他学生处汲取经验,借鉴其成功之处。当评价完成之后,要使学生意识到信息技术几乎无限的深广度,使之将其应用于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去。
  总而言之,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侧重于深度学习理论的落实,不但可以帮助教师以更积极的态度了解学生情况、增强学生能力,同时也是对自身教学能力的一种有效促进。而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探索原则为基本应用出发点,采取主题提供、过程监督、评价促进等办法,则能够有效提升信息技术深度学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润生.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探究学习的研究[J]. 学周刊,2016(21):123-124.
  [2] 熊涛. 个性化学习在高中信息技术微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 河南科技,2015 (21).
  [3] 叶文林. 浅谈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0(11):200-200.
  (作者单位:江苏省泗洪中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传统教学中,教师困囿于应试教育模式,重考分轻心理,社会、学校、家庭也迷恋于对考分的追逐,致使期望值较高的学优生“压力山大”。本文主要分析了高中学优生心理健康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成因,阐述了高中学优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中 学优生 心理健康 问题 策略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模式催生以考代评的不合理评价机制,学校、教师对考分的追逐乐此不疲,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却严重忽
【内容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促进了教育的改革,这给初中数学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方法带来极大的改变,并且逐渐的开始完善化。素质教育中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实际教学当中,数学的教学培养目标当中,思维能力的训练是其中的重要部分之一。本文针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行了论述,希望对我国初中数学教学事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初中 数学教学 思维能力 培养  前言  素质教育在我国
【内容摘要】新课程教育理念,强调初中英语教师要注重丰富知识、灵活方法的传授,还要重视学生学习态度、创新意识以及实践探究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升,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教学评价也是如此,既要注重成绩、结果,更要重视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评价指导,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态度、价值观,积累更丰富的学习体验。  【关键词】初中英语 过程性评价 实践探究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过程性评价的实施着重强调
高中语文教学中最令教师头疼的就是作文教学,原因就是每次讲评作文,教师对于学生出现的写作问题分析都很透彻,关于写作技巧的探讨都很全面而深入,可学生的作文收效却甚微。究其原因,我觉得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开发甚少,导致学生被动无奈地接受,甚至应付。因此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是作文教学的抓手。  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方面。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随着国家大力推进新课改的同时,教师在高中政治课的授课方式也需要与时俱进,改进变革,一改以往教师为主单纯授受的教学方式转换为教师和学生合作探讨,结合案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积极互动,自主掌握课堂学习节奏。案例教学是新课改背景下的必然产物,它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变革,同时,案例教学也是随着新课改进程不断发展的,是需要教师和学生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推动的。  一、应用
【内容摘要】在现阶段高中数学的教学与考查中,综合性应用题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而综合应用题不仅仅是对所学知识的综合性考查,也是对学生应用、总结以及思维能力的考查。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应用题解答能力的培养,以及思考问题时思维的发散。本文结合现阶段高中学生在数学应用题解答方面的普遍状况,联系综合性应用题的特点,从多个角度提出建议我们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对综合性应用题进行教学。  【关键词
目前,在各类学校中,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认知水平差,在学习方面存在着心理不稳定因素,困扰着学生学习的正常发展,阻碍教育教学的正常进行,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面临的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我校地處一个拥有约43万人口,经济欠发达的贫困农业县县城,是一所城乡结合的省属重点中学,在校学生3000多人,大约有80%学生来自农村,其中30%来自偏远山区。学生的基础教育比较薄弱,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很不适应高中的学习,直接影
随着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繁荣发展,“神舟”系列飞船的不断成功升空,学生在一次一次紧张的发射直播中感同身受,为祖国的伟大而振奋,同时,对头顶那片浩瀚的天空也充满了好奇。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一章中,教材详细的介绍了行星的运动、太阳与行星之间的引力等,这些运动和力的作用都离不开“万有引力”的作用。那么,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去发现星空中的“万有引力”,同时,在
【内容摘要】从目前查阅到的资料来看,众多教者或评论人对台湾作家洛夫的散文《一朵午荷》的解读出现了“泛哲思化”的倾向。实际上,做任何赏析都不能背离创作者,不能离开文本的写作由来,而去做所谓的“个性化”解读。  【关键词】一朵午荷 语素添加 阅读路径  【课堂实录】  一、呈现“荷”,以画入课  荷(“荷”在PPT页面上的位置靠右;课前询问哪些同学绘画好。)  同学们我们来看投影,上面有一个字:荷。大
【内容摘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容易失分的“疏忽点”的总结和把控,最大限度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最终实现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高中 数学 把控 疏忽点  调查学生历次考试情况发现,大部分学生暴露在答题中暴露出“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学生答题中常见的情况,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制约作用。对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