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ADERG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尤其,我们农村小学生视野窄,知识面不广,培养语言能力是难点。因此,我们要注重学生语言能力培养和语言能力训练。
  一、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有了热情,更有生命勃发的动力。因此,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注重营造一定的氛围,这样比较容易点燃孩子们语言表达的激情,才能培养小学生善于表情达意的能力。
  1.课前口语交际
  每天语文课开设两分钟说话训练,例如,低年级安排“今日王婆”自夸说话训练,让学生大胆说,锻炼学生的口才,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信心。高年级安排了王婆才艺展示“王婆论坛”等一系列训练,使每个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得到锻炼,巧妙地为学生创造说话机会,锻炼学生当众说话的胆识和说话时的仪态风度。
  2.进行“每课一得谈体会”
  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养成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是掌握语文学习方法的最基本方法之一。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要注意运用教学机智,及时把握契机,抓住教材的重点,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争取每一节课都能让学生用两三句话来谈学后的体会或心得。例如,我在教《晏子使楚》时,在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后,就有意识地让学生谈学后心得,先让学生小组交流,再用几句话来概括自己的体会,然后学生逐个站起来以响亮清晰的声音,完整准确的语言,恰如其分地进行学后小结。这样学生不但能进一步体会晏子的机智勇敢,维护齐国尊严,而且还能从中感受晏子能言善辩的口才。这样的“每课一得谈体会”的语言训练,很快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总能讲有所得,哪怕是一点、两点,都令他们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所以说起话来信心十足,说到激动处还“手舞足蹈”,喜形于色。经常出现下课铃响了,同学们还不愿停下来,争着要把学后所得的感想说完才肯罢休的情景。甚至课后,同学之间还在互相交流。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练就了好口才,我每次看到同学们争先恐后地积极发言,听着他们清脆悦耳的童音,使语文的课堂教学充满了生命的活力,我感到莫大的欣慰。
  二、精选优秀题材让学生诵读
  学生朗读课文,能够逐渐习惯于文章的选词用语,使自己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学会用规范的、优美的、生动活泼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
  1.课堂上,把读的时间交给学生
  把时间交给学生就是让学生多读、读好、读熟。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读,不读熟不开讲,要切准可读处让学生读出感情,要精心选择读的形式和方法,齐读、个别读、分角色读、引读等,根据课文的内容和时机灵活运用,使学生始终处于全情投入,融自身感情于语言文字的描写叙述中,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加以深化理解。如学习《琥珀》第3—5自然段,我首先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再讨论确定朗读自然段基调:第3自然段要读得轻松、欢快,第4自然段要读得悠闲自得,第5自然段要渲染一种紧张的气氛。如在《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要读出悲痛、深沉。学习《自己的花让别人看》时要读出奇异、赞美的感情。学习《金色的鱼钩》要读出敬佩、后悔……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既体会了思想感情,又获得了对语言文字的感性认识。
  2.课后,把读的时间留给学生
  我除了教给学生学习课本上的文章外,还经常给学生推荐大量的课外优秀诗词文章,让学生每天坚持大声朗读,并要求尽量背诵,积累词汇,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自己的说话能力,开拓视野,陶冶情操。一年下来,学生在说话时,特别是在进行课前演讲时,注意了遣词造句,能做到条理清楚,用词恰当,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三、复述课文,培养表达能力
  复述是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课文中学过的语句,将课文有条理、有重点地表达出来的一种重要方法和途径,通过复述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积累语言,培养他们的运用能力,利用课本来复述课文,可以增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教《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我抓住故事叙述中的语气变化,重点指导学生复述课文,在读懂课文之后,注意根据恨敌人、赞美五壮士的感情变化来复述课文,充分进行语言的培养。
  总之,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是一种趋势,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循序渐进,有重点、有主次地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带动学生其他能力的发展。?
其他文献
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知识的获得,还是能力的发展;无论是情感意志的培养,还是思想品德的提高,都必须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不断探究得来。教师无法代替学生读书,更无法代替学生思考。只有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才能促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思想方面取得进步,从而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在平时的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教育部最新的课程理论,进一步强调了加强小学生语文阅读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多读书,提高阅读实践,提高阅读质量,进一步加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确,只有通过大量阅读,学生才能体会到语文的精妙之处,从而掌握良好的语文学习方法。然而由于各种现实条件所限,很多小学生尤其是身处农村的小学生,因为没有良好的读书氛围,或者图书室的藏书匮乏,抑或是图书质量太差,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作为从业多年的小学语文老师,
发生于清末民初的侦探小说翻译热潮源自翻译活动与当时公共空间的相互作用。侦探小说的翻译活动营造了清末的启蒙空间、民初的消遣空间和新文化运动的结合空间,它们带来了翻
GSM-R作为铁路专用移动通信系统,承载着铁路调度通信和通用集群等多项重要的功能,保障其可靠、稳定的运行已成为工作中的重点内容。电磁波多在空间中传输,环境条件较为复杂且
<正>童心犹如一颗蕴藏于蚌里的珍珠,晶莹闪亮,纯真透明,具有向真性、向善性、向美性。明代思想家李贽在他的《童心说》里说到"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学生的主阵地在课堂。纵观我们的课堂,依然看到课堂与学生生活在割裂、封闭、僵化的课堂教学,使课堂泯灭了生命的活力,因此,我们必须在反思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改造我们的课堂,而实施生活化课堂教学便是改造课堂的突破口。  随着现代化英语教学的推进,更多教师在课堂使用了对挂图、投影仪、多媒体等,这使黑板在实际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低,其实板书的设计非常重要,它有着多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