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质粒DNA分析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oudwindba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将麝致病性大肠杆菌从分子水平上分型,为麝大肠杆菌的分子流行学研究提供基础材料。[方法]采用Lysis Triton法对24株麝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质粒抽提,并用Hind Ⅲ、EcoR ⅠBamH Ⅰ3种内切酶对质粒进行单酶切。[结果]质粒得率为91.6%,24株麝致病性大肠杆菌具有相同或相似的质粒图谱。[结论]质粒DNA分析为四川养麝场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提供了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牛瑟氏泰勒虫P23表面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牛瑟氏泰勒虫中国延边株P23基因片段,将扩增产物克隆入pMD18-T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MD18-P23,
乙烯不敏感转录调节基因(EIN3)是定位于细胞核上的乙烯信号转导下游元件,其作为转录因子启动一系列转录级联反应,从而激活乙烯诱导的防御相关基因的表达。拟南芥EIN3功能缺失突变
为探讨吡虫啉包衣对黄瓜瓜蚜的防治效果及包衣后吡虫啉在黄瓜植株体内的分布动态,以不同剂量的4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包衣处理黄瓜种子,并测定了不同时间内其对瓜蚜Aphisgossypii
根据蚊虫的生活习性和球形芽孢杆菌BS-10灭蚊特点,以玉米棒芯颗粒为载体、以球型芽胞杆菌BS-10为杀虫活性物质,加工制成生物灭蚊漂浮颗粒剂新剂型,经试验与示范应用,该颗粒剂
各有关单位:开展新农药创制工作是我国农药行业提升技术创新水平、参与全球竞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十一五“期间,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支持下,我国的农药创制工
期刊
以毒死蜱为内标,对农药残留分析中生菜样本的两种制备方法——室温处理和低温加干冰处理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了比较研究;进一步采用统计学t-检验,对25种农药在两种制备方法中的稳
为了探讨卡瓦胡椒与胡椒及胡椒属其他野生种的亲缘关系。以6份卡瓦胡椒、21份栽培胡椒和野生胡椒、1份不同属的草胡椒28份种质为试材,提取叶片DNA,从64对引物中筛选出带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