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教师要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认为对小学生识字教学采取这样方法可能会取很好效果。
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的兴趣。兴趣是激发儿童从事学习的动力。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儿童喜欢模仿,喜欢表现。例如,笔者设计了一个小游戏:将学生新学到的生字拆开偏旁与部首,将其组合、打乱,然后让学生再利用这些偏旁与部首重新组合成汉字。在识字教学中能够运用的游戏很多,不仅可以组织找朋友、过桥、比赛车等识字闯关游戏,还可以使用猜字谜和编字谜、故事、顺口溜等小游戏,学生们百做不厌,在快乐的游戏中很好地巩固了知识。例如教师提问“日月相伴打一字”,许多学生都能猜出是“明”字。教师可以顺势引导学生让他们认识到“明”源于日月。再如“十月十日打一字”(朝),“种是将禾苗栽在田地中”,很好地培养了小学生的创造力。
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无意识字。小学生年龄小,他们特别爱听故事、还爱讲故事,在识字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学习掌握一些词语,并在讲故事时练习使用。老师也常常随手把一些学生比较熟悉,字型又不怎么复杂的词语写在黑板上,对一些同音字,形近字还适时适度地作一些比较。在学生看书的时候,老师提醒学生注意看故事中有没有刚学过的生字,它在故事中组成了什么新词,看到后把它告诉同学或老师。这种看似无意,实为有意的做法,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一是学生在无意中复习巩固了学过的生字,而且又在新的语言环境中学会使用这些生字,收到了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在比赛中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小学生好胜心强,一提起比赛,他们就来劲了,所以在识字时,穿插一些比赛,能提高教学效果。如语文课前三分钟可安排3―5人进行识字比赛,内容包括练字、讲故事、朗读等方面,让学生在边学邊读边练边写中提高了他们的识字技能。比赛为孩子们搭建了锻炼和展示自我的舞台,学生兴趣浓厚,参与积极性高,不仅锻炼了识字能力,而且增强了奋发向上的竞争意识。
表演中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好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根据这个特点,把识字训练以玩玩演演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妙趣横生的课堂表演成为孩子们边说边识字的载体。如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让孩子们戴上头饰,分别扮演小蝌蚪、鱼、乌龟等等,让孩子们在和谐的语言、夸张的动作及滑稽的表演中感觉学习的乐趣,使课堂气氛大大提高,小朋友们在轻松愉快其乐融融的学习氛围中,既丰富了口语知识,又从中学到识字的技能。
创设情景帮助学生识字。在识字教学中,通过简笔画、动作、语言等,创设情景,使汉字与事物形象地联系起来,能有效地提高识字效率。如在学习“泼”与“波”这两个易被学生记混的字时,我为这两个字创设了这样的情境。“泼”,当你洗头“发”之后,要把“水”泼掉,这就是泼水的“泼”;“波”,当一个“皮”球掉到“水”里之后,便会形成一圈圈的波纹,这就是“波”。随后让学生借助拼音自读,把字音读准,达到使他们整体感知生字的目的。又如在教几个形似字“抱”“饱”“跑”“炮”时,我先组织孩子们拿出自己制作的卡片,同桌之间一个人出示一个人读,比赛看谁读得准。再做拍手游戏,一边拍手一边念儿歌:“有手来拥抱,有食吃得饱,有足可以跑,有火就是炮。”在琅琅的儿歌声中,孩子们的识字能力与主动识字的愿望得到了提升,轻松愉快的认识了许多字,学会了归类, 识字教学也步入了“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理想境地。
总之,小学语文识字方法很多,只要能巧妙地运用教学方法,不断诱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励学习,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被充分调动,他们就会自然地喜欢学习汉字,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发挥其创新能力,成为学习的主人。(单位: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民族寄宿制完全小学)
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的兴趣。兴趣是激发儿童从事学习的动力。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儿童喜欢模仿,喜欢表现。例如,笔者设计了一个小游戏:将学生新学到的生字拆开偏旁与部首,将其组合、打乱,然后让学生再利用这些偏旁与部首重新组合成汉字。在识字教学中能够运用的游戏很多,不仅可以组织找朋友、过桥、比赛车等识字闯关游戏,还可以使用猜字谜和编字谜、故事、顺口溜等小游戏,学生们百做不厌,在快乐的游戏中很好地巩固了知识。例如教师提问“日月相伴打一字”,许多学生都能猜出是“明”字。教师可以顺势引导学生让他们认识到“明”源于日月。再如“十月十日打一字”(朝),“种是将禾苗栽在田地中”,很好地培养了小学生的创造力。
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无意识字。小学生年龄小,他们特别爱听故事、还爱讲故事,在识字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学习掌握一些词语,并在讲故事时练习使用。老师也常常随手把一些学生比较熟悉,字型又不怎么复杂的词语写在黑板上,对一些同音字,形近字还适时适度地作一些比较。在学生看书的时候,老师提醒学生注意看故事中有没有刚学过的生字,它在故事中组成了什么新词,看到后把它告诉同学或老师。这种看似无意,实为有意的做法,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一是学生在无意中复习巩固了学过的生字,而且又在新的语言环境中学会使用这些生字,收到了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在比赛中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小学生好胜心强,一提起比赛,他们就来劲了,所以在识字时,穿插一些比赛,能提高教学效果。如语文课前三分钟可安排3―5人进行识字比赛,内容包括练字、讲故事、朗读等方面,让学生在边学邊读边练边写中提高了他们的识字技能。比赛为孩子们搭建了锻炼和展示自我的舞台,学生兴趣浓厚,参与积极性高,不仅锻炼了识字能力,而且增强了奋发向上的竞争意识。
表演中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好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根据这个特点,把识字训练以玩玩演演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妙趣横生的课堂表演成为孩子们边说边识字的载体。如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让孩子们戴上头饰,分别扮演小蝌蚪、鱼、乌龟等等,让孩子们在和谐的语言、夸张的动作及滑稽的表演中感觉学习的乐趣,使课堂气氛大大提高,小朋友们在轻松愉快其乐融融的学习氛围中,既丰富了口语知识,又从中学到识字的技能。
创设情景帮助学生识字。在识字教学中,通过简笔画、动作、语言等,创设情景,使汉字与事物形象地联系起来,能有效地提高识字效率。如在学习“泼”与“波”这两个易被学生记混的字时,我为这两个字创设了这样的情境。“泼”,当你洗头“发”之后,要把“水”泼掉,这就是泼水的“泼”;“波”,当一个“皮”球掉到“水”里之后,便会形成一圈圈的波纹,这就是“波”。随后让学生借助拼音自读,把字音读准,达到使他们整体感知生字的目的。又如在教几个形似字“抱”“饱”“跑”“炮”时,我先组织孩子们拿出自己制作的卡片,同桌之间一个人出示一个人读,比赛看谁读得准。再做拍手游戏,一边拍手一边念儿歌:“有手来拥抱,有食吃得饱,有足可以跑,有火就是炮。”在琅琅的儿歌声中,孩子们的识字能力与主动识字的愿望得到了提升,轻松愉快的认识了许多字,学会了归类, 识字教学也步入了“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理想境地。
总之,小学语文识字方法很多,只要能巧妙地运用教学方法,不断诱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励学习,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被充分调动,他们就会自然地喜欢学习汉字,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发挥其创新能力,成为学习的主人。(单位: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民族寄宿制完全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