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地促进初中政治教学工作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yang4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改中有着明确规定,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依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在调动学生积极性以及主动性的基础之上,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不断探索,正确掌握初中政治教学科学理念、把握得当的课堂教学方式。因此,教师要与时俱进,革新教学方法和思想,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政治;教学;改革
  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学生的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自然也得到大幅度的改善,那么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主要原因有两个:首先,初中的学生正处于思维成长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的思想水平和认知能力的提高,多依靠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其次,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学生在未来选择正确的人生发展道路奠定基础。所以,在初中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认识到政治教学的重要性,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的现状,促进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改革和创新,从而有效提高初中政治教学质量,完善学生思想道德素质。那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要如何有效地促进初中政治教学工作的改革和创新呢?
  一、提高教师自身素养和教学水平
  学生在教学活动占主体地位,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卻发挥着主导作用。为了有效地促进教学改革和创新,提高素质教育水平,教师自身素养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教师自身思想道德水平,会直接表现于教师的言行中,从而作用于学生对教师的认识。当教师思想道德水平高时,那么自然会在学生中树立起威信,得到学生的信服,从而心甘情愿地跟随着教师的引导努力学习,反之亦然;其次,教师的教学水平会直接作用于教学实践,影响教学结果。我们要知道,教师的教学水平,不仅体现在其对教学内容的讲解上,还体现在教师根据学生个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组织“因材施教”上。学生作为学习个体,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是不同的,在学习成果上,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好,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差;在学习动机上,有的是因为学习而学习,有的则是因为知道自己要什么而学习;在学习方法上,有的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有的则灵活运用其它记忆法,这种种的不同组成了一个班级,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要求教师以学生为基础,进行针对性的分析,从而根据不同情况采取有效的方法加以解决。
  二、适当导入新课
  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情绪应该是快乐的、积极的、亲切的,这样才能营造一种轻松的课堂气氛,教师注重时事教学,才能激发学生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我在讲“和平与发展是世界两大主题”时,针对影响和平的重要因素,思想政治课相对其它学科来说趣味性少而严肃性多。那么,在初中政治课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把时事热点和课本知识相结合进行讲解,一是帮助学生更好理解书本知识,二是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这样,学生精神放松,情绪饱满,也就会敞开心扉,使课堂充满应有的生气和活力,从而更好地发挥主体功能。
  三、鼓励学生质疑,在疑问中拓宽思维
  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异议是问号。”在初中政治教学改革与创新的过程中,教师一定不能忽略学生质疑所发挥的作用。现下,多数教师仍在使用“说教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在上面滔滔不绝,学生在下面却昏昏欲睡。要知道,这样无论是对于学生课本知识的学习,还是自身道德的修养都是非常不利的,因为学生根本没听进去,也没学进去。所以,在进行初中政治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充分调动可调动的因素,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激发学生质疑思想,活跃、拓宽学生的学习思维,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四、开展互动课堂
  师生互动是师生双边在教学活动中相互交流和讨论的过程,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讨论、情境的创设等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互动方法也就需要建立在这些相应的因素上进行。抓住了课堂互动就抓住了提高效率的关键,在多种方法中教师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来进行选择。在课堂上采用互动方式取得的成效。处在改革开放年代的中学生,思想敏锐,兴趣广泛,参与意识很强烈,根据这样的情况,教师要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要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进而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如何使政治教学能吸引学生,就成了政治教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是教学成效提高的重要方面。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不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导致教学中师生互动性不足,教师在台上讲得眉飞色舞,学生在台下不为所动,整个教学活动陷入了单边教学的困境,影响了教学成效的提升。开放互动模式对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意义重大。初中政治教师要按照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形式多样化、综合评价等原则进行互动。培养学生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五、教学内容结合社会实践,不断拓宽学习领域
  为有效促进初中政治教学改革和创新,教师还要注意教学内容和社会实践的有效结合。政治理论知识都是社会实践的升华,是对社会实践的规范化、系统化反应,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和教学内容联系起来,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知识认识和把握,还能有效地拓宽了学生的学习领域。例如,教师在教授九年级第六课行使政治权利中的建议权和监督权时,可以结合时事政治和社会中的实例进行分析,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可行使的权利和体会使用权利必要性的同时,加强对社会的认识,对自己职责的认识,从而促进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另外,经过笔者调查研究发现,很多学生进入思想政治认识误区,认为对思想政治的学习除了考试之外,并没有了其它实际性的意义。那么教师要在充分认识到学生这观点之后,为促进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必须有效地采取措施扭转学生这一错误的想法。而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有效的运用知识,做到学以致用,从而提高学生对政治知识学习的认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政治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韦剑颖.新课改指导下如何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效果,《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 2014年第11期
  [2]唐华春.如何提高初中政治的教学质量,《教育艺术》, 2012年第1期
其他文献
摘 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贯穿中学教育教学的主要内容。并且德育工作也是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基本工作内容,进行良好的德育教育工作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学生、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工作。  关键词:学生人格;初中班级;班主任;德育教育  良好的德育教育工作能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学生、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工作。中学生处于人格、思想上的成长时期,可塑性很强,但也容
摘 要: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不仅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利用教学的各个环节,充分挖掘德育因素,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  关键词:渗透;德育;策略  教书育人是我们每个教师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准则,数学教师不但要重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创造性的教学,.而且要注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自然地 、有效地进行德育渗透, 努力把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进行有机的整合,使
摘 要:英语词汇教学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英语词汇教学这一问题,本文结合构词法、单词记忆规律、词性、游戏等方面提出一些实用、有效的英语词汇教学方法,因此如何有效地进行词汇教学,在词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使学生主动、自觉地记单词,是我们每个教师应该不断地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本文将谈谈笔者对这方面的思考和所做的尝试,促进英语词汇的教学。  关键词:词汇学习;重要性;词汇量;词汇教学  
摘 要:我在教学中逐渐认识到,新教材从吸收新知识,注意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配合,具体确定各项能力训练等各方面都体现了教材内容的现代化,为加速中学化学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创造了条件。新教材还强调了学生主体学习的重要性,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就取得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化学;新教材;灵活运用  新
摘 要:农村小学生作文心理压力主要是作文要求、内容、量和失败带来的压力,这些人为产生的压力,使小学生不喜欢作文,写不好作文。探索减轻小学生作文心理压力的方法和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减轻学生作文心理压力,教师要有更新的作文教学理念,正确把握小学生作文的特点,正确理解小学生作文的心理,树立整合的大作文观。重新定位作文教学中的教师角色,做学生的合作者,学生的欣赏者,学生的促进者。凡此种种,如果公正一点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四项基本技能。虽然不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其实只是课堂侧重点不同,又岂能真的这堂课只是进行某一方面的教学,这四者之间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在一篇课文的学习过程中,首先映入小学生眼帘的就是这篇课文的题目。如果教师能够善于运用题目进行教学,不仅可以丰富课堂内容,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阅读理解,也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关
摘 要:人的行为很多时候是由动机所引起的,且都指向一定的目标。学生的学习也是一种行为,同样这种行为也需要动机,此种动机的诱因就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时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将来的成长、成才意义十分重大。长期的教学实践表明,目标激励对于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形成至关重要,因而我们必须在小学教育中重视目标激励。本文分析了目标激励应坚持的原则,并对目标激励对小学生学习習惯的影响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