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共享经济”

来源 :奇闻怪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long08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都市生活节奏的加快,或因工作没时间做饭,或因宅在家里懒得做饭,总之,点外卖成了家常便饭,外卖也自然归属到了互联网经济下的时代新产物中。其实,早在南宋首都临安,外卖就已经很常见了。
  南宋時,临安人口超过百万,算得上是大都市,百姓大多是移民,而且很有钱。生活在繁华的大都市里,不缺钱的老百姓吃喝玩乐的心思与日俱增,偷懒吃点儿好的,图个方便,或追求一下时尚,自然不在话下。譬如吃饭,上至皇帝,下到市民,南宋人似乎都喜欢叫外卖。
  舌尖上的宋朝,夏有麻腐鸡皮、素签沙糖、冰雪冷元子、水晶角儿、荔枝膏等消暑凉品,冬有盘兔、旋炙猪皮肉、野鸭肉、滴酥水晶脍等热气腾腾的烤肉。民间这么多好吃的,让宫中吃着山珍海味的皇帝都无法抵挡诱惑。宋孝宗赵昚就对民间的外卖情有独钟,隆兴年间一次观灯节,入夜后,皇帝就点了夜市里“南瓦张家圆子”“李婆婆鱼羹”等宵夜,吃得龙心大悦,小费给得也很大方。
  需求催生服务,聪明的老板为了揽客,推出了快餐和送餐服务。当时的“欲速饱”,相当于现在的快餐,伙计先上盖浇饭之类的,再上“细菜”,以节省顾客等待的时间。若有顾客不愿在店里吃,只要派人先来点好菜,“逐时施行索唤”,饭馆就会派专人“就门供卖”,货到付钱。《清明上河图》中就画了一个正往不知谁家送外卖的饭店伙计,其举止神态细腻逼真,令人叹为观止。
  如今,共享单车大流行,摩拜单车、ofo、永安行等给人们出行提供了诸多便捷。然而在中国古代,类似共享单车这种出行工具并不鲜见。车、辇、轿、船乃至驴、马、牛等牲畜,都曾是含有“共享”的出行工具。古人出门不想走路的话,有三个选择:马车、轿子和骑马。可普通百姓家买不起马和车,于是“共享马车”出现了。
  南唐金陵城内,街上车水马龙,但如龙入水的车马可不都是私家所有,而是民间商家租给百姓用的。其中,一种长方形的马车名为长车,车顶有盖遮挡,车四周是帷幔,可以同时坐六个人,费用按租用时辰计算,也可以按天租借。于是,古时候的年轻人一起“拼车”出游,租车一天,早上出门直到华灯初上回来。
  还有一种更吃香的“共享车”叫氈车,车篷用的是毛毡。在唐宋之前,人们结婚都会租用氈车做婚车,用来接新娘。后来出现的共享马车虽然方便省钱,但也有其弊端:容易晕车。这时,另一种“网红”交通工具就出现了——轿子。富贵人家买了轿子让家中小厮抬,民间百姓便也用起了“共享轿”。然而,还有比这更早的共享交通工具“共享驴”,因驴比马便宜,所以共享驴也很有市场。《东观汉记》里寫道,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到长安读书,因大城市物价高,他很快囊中羞涩,不得不想法子挣钱。于是,刘秀和一个姓韩的同学合计,两人凑钱买了一头驴,平时将这驴租给别人,用租驴赚的钱补贴生活。后来,随着共享驴的兴起,官府还出台了“簿籍制度”:凡是用来外租的牲畜,都得登记“上户口”。登记后,还得在牲畜身上烙下印记,以便辨认。
  原来,现在互联网时代下的这些新玩意儿,不过都是古人玩剩下的。
其他文献
故宫到底有多少“家底”?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日前透露,一共有1807558件,有整有零,每件藏品都有“身份证”,对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均有详细的阐述。提到世界上的著名博物馆都有著名的“镇馆之宝”,而故宫却似乎很难挑出一件具有代表性的宝贝时,单霁翔解释说:“故宫的藏品呈倒金字塔结构:93.2%的文物都是国家珍贵文物,6.4%的藏品为普通文物,资料留存仅0.4%,所以几乎件件是压箱底的宝贝。”  故宫
从微弱的无线电信号到巨大的外星飞船轰炸白宫,在科幻小说和电影中的世界,我们总是不乏对外星生命的想象。  当然,在所有这些科幻作品的描述中,有一些是完全不靠谱的,但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很多科学家正在花费大量时间,思考外星智慧生命可能与我们取得联系的方式,他们提出的想法,有些听上去似乎比好莱坞电影还要充满想象力。  从外星超级建筑到采矿机器人,文中罗列的便是科学家们提出的一些与星际文明接触的可能性。 
埃及一名女子为抚养女儿及后来帮助女儿抚养外孙,43年中女扮男装,以便于从事体力活,被誉为“最献身的母亲”。西萨·阿布·达乌现年65岁,居住在尼罗河畔古城卢克索。她21岁丧夫,当时已有6个月身孕,她决定扮作男装打工挣钱。达乌说,她并非有意隐瞒性别,这样做只是为了避免受欺负或遭遇别人异样的眼光。她剃掉頭发,穿上男装,先后当过制砖工、擦鞋工等。
那年我正好六岁半,离“童关”还有半年。你们没听说过“过童关”吧?儿童满七岁叫作“过童关”,来过童关的儿童是能看得见鬼的。在乡下,一进腊月大人们便忙着准备年货,常常忙到半夜。为吃到新做的麻叶、麻糖,我也得跟着大人一起熬夜。记得有一回,晚上多吃了刚焙的热花生,突然闹起肚子来。乡下的茅坑通常放在屋后的竹园里。晚上黑灯瞎火的,又没有伴,我当然不敢去。可又憋得不行,只得到屋前的菜地里去出恭。  刚刚蹲下来,
活着走出丛林  丛林是地球上少有的危机四伏之地,在其中穿行,得时刻保持警觉和智商在线。  最明显的威胁来自大型动物,印度的丛林中有老虎出没,南美洲的雨林中潜伏着美洲豹。如果你不幸遇上了,尽可能保持不动,并祈祷它没看见你,或偷偷逃跑并藏起来。如果它发现你了,尽可能让自己的体积显得很大,并大声吼叫,争取吓退它。  小动物虽然看起来没那么可怕,但威胁可能比“大猫”们更大。一只小小的金毒镖蛙,身上所携带的
口头广告   尽管中国自古就轻商,但是也产生了陶朱公、寡妇清这样的大商人和《货殖列传》这样的名作。历史上以诗文、对联等具有华夏特色的形式来宣传商品的例子,可谓数不胜数,同时也有口头、招牌、幌子等较为低端的形式,记载于各类典籍之中,几乎各朝各代俱有之。   最早有记载的口头广告出自于姜太公。姜太公在未遇到周文王时,曾做过屠夫。据屈原在《天问》中记载,姜太公在市场上“鼓刀扬声”。   《韩非子·
井,是人类为取水挖掘的地下水池,一般来讲,井水清澈平静,无色无味:然而,在江苏省丹阳市有六口另类古井:那里的井水不但会像沸水般“咕嘟咕嘟”冒泡,而且井水颜色三清三浊,味道也各不相同,令人深感神奇。  有人说,井水冒泡沸腾系圣人显灵;有人说,是井底生物作祟;还有人说,是地下岩浆所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神奇的千年古井  丹阳是江苏省的一个县级市,这六口古井便位于该市延陵镇一个叫“九里”的村子里。 
无论是民间传说还是亲眼所见,很多人会认为,狗能看到灵异的东西,换句话说它们能看到人看不到的东西。证据就是狗在门口时,会对着一片没有人的空地乱叫,或是在一个空荡荡的房间里,惊恐地盯着一个死角,然后边叫边后退。  另外一些人认为狗还能跟死去的主人沟通,这些人还会举出一些很诡异的例子。例如,美国作者曾写过一个案例。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一个小镇,一个叫约翰森的女士在生前曾養了7只狗和6只猫。她去世后,邻居发
木星是个行星杀手   天文学家们不断探索太阳系以外的星系和行星,与那些星系相比,我们的太阳系非常特别,可以说独一无二。其他星系中的行星间距太小,各星之间轨道贴得紧密,比水星(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和太阳的轨道还要近。同时,有些星系中还有许多较大的岩石行星,也称超级地球。可是太阳系就没有这种情况,为什么呢?   这可能都是木星造成的。木星是一个由气体构成的巨大行星,它在太阳系形成之初发挥了
看不见的鸡蛋传书  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激战正酣,协约国和同盟国在索姆河地域集中兵力进行会战。英法联军占据兵力上的优势,但奇怪的是,德军仿佛早已洞悉联军的部署,每每以重兵攻击英法联军战线的薄弱之处。联军花了很大力气排查德国间谍的踪迹,但都一无所获。  直到有一天趁着战事间歇开放边界,法国哨所依照惯例排查准备进入德国的民众。其中一个农妇带了一篮子煮熟的鸡蛋,一个士兵恶作剧地把一个鸡蛋拿起来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