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性供氧对脊髓损伤后继发性脊髓水肿的影响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wd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外源性供氧对脊髓损伤组织学的影响.方法采用Allen法于兔L2椎体水平造成急性脊髓损伤.对照组不予治疗,携氧复合液治疗组和复合液治疗组兔分别在伤后30 min开始给药.于伤后48 h、3、7 d、4周分别从各组中取5只兔,进行脊髓组织含水量、丙二醛(MDA)及形态学观察.结果伤后48 h、3、7 d携氧复合液组伤段脊髓组织含水量分别为(69.14±0.92)%、(71.93±0.87)%、(71.63±1.01)%;脊髓组织MDA含量分别为(28.54±5.98) μmol/g、(27.81±3.64) μmol/g、(26.14±4.26) μmol/g,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组织形态学检查携氧复合液组的病理改变较对照组轻.结论脊髓损伤后早期外源性供氧对继发性脊髓损伤有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简称急淋)缓解时和缓解期微小残留病(MRD)的水平和变化以及与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的关系。方法用改良一步煮沸法提取脑脊液DNA,酚/氯方法提取骨髓DNA,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和极限稀释定量PCR法追踪检测微小残留病,数据处理用Kaplan-Meier方法及COX回归模型等。结果46例急淋患儿缓解时骨髓MRD定量值与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发生呈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