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别人都在改,我们为什么不能改变一下?”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前坊镇太平村的农户李兴国是村里第一个改种蜜柚的。去年,李兴国从村里发展生态水果的公司里尝到了好吃的蜜柚,“味道比本地的柚子强很多,价格也高。”他投入了三四万元在家中原本种植花生、芝麻等农作物的地里开始转种蜜柚,施的都是农家肥,种植绿色水果。以前每年地里只能收入1万余元,现在的果树5年之后能挂果,一亩地就能收入1.5万元。李兴国对记者介绍说,购买种苗、技术都是由公司提供,技术接受起来非常快,也根本不用操心销路。
余仁苗,浙江人,1996年开始在前坊镇种茶叶,“因为南昌实施退耕还林,我就来了。”他目前承包的进賢县前坊茶场,最初仅有茶叶面积360亩,1996年通过招商引资,投资兴办茶叶基地,2004年还注册成立了公司,目前已经在江西省拥有超过1万亩的6个茶叶基地。
前坊镇“五个一”产业
前坊镇位于南昌市进贤县境内,军山湖之滨,近年来全力打造“一叶茶、一朵花、一瓶水、一筐果、一壶油”为主的特色产业。“一叶茶”指的是茶叶产业,“一朵花”指的是花卉产业,“一瓶水”指的是矿泉水产业,“一筐果”指的是果业,“一壶油”指的是油茶产业,都强调生态和有机。
余仁苗的金峰茶园就位于前坊镇赤岗山上,以前这里是一片荒山,而如今从高处往下看,宛若茶海。金峰茶园是目前全国最大的茶叶初加工基地、江西省集中连片最大面积的茶园,其生产的茶叶特点是“清香爽口、回味甘甜、有机无公害”。据介绍,目前茶叶有很好的国际市场。
前坊镇党委书记涂莉花告诉记者,除了这名副其实的万亩茶园,镇里主要发展生态农业的青岚果园面积也达到了八千亩,主要种植翠冠梨、杨梅以及红心蜜柚,利用的同样也是荒山荒地。此外,当地果园茶园主要以牲畜粪便以及土肥等天然肥料来施肥,对土地基本没有污染,而产品品质则得到了提升。
同时,公司还有效地带动当地群众积极调整农业结构,附近村子里的农户被生态农业的效益所吸引,在农业公司的帮助下,也搞起了生态有机农产品种植。太平村农户李兴国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涂莉花介绍说,由于有机农作物能够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在当地政府的鼓励下,许多农户开始跟随农业公司发展有机农业。“公司 基地 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不但有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也为当地的环境带来了生态效益。镇里还在发展生态农业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一条低碳生态农业旅游的路子,茶园和果园里还兴建了集休闲、娱乐、垂钓、住宿为一体的农家度假村,可谓一举多得。
南昌的低碳之路
“低碳生态农业是低碳南昌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前坊镇的情况只是南昌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南昌市农业局科技处处长吴勇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南昌正在利用自身的自然地理优势,发展有自身特色的生态农业。在政府的支持下,农业科研机构在农村地区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技术,这一技术能够有效地补偿土壤养分,减少化肥使用量,改善土壤质地,从而减少农田污染、增进资源循环利用,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目前,南昌已经建成多个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寓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之中。南昌发展生态农业的总体思路是:一要立足于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二是着眼于质量和效益;三是解决农产品污染问题,增强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就国内生产总值来计算,南昌市在我国的省会城市中只能算是列位居后的“小兄弟”。由于历史原因,南昌工业基础比较薄弱,与其气喘吁吁地去拼招商、拼重工业项目,不如另辟蹊径,根据自身的独特情况以及国家的发展战略,走一条绿色发展的道路。
“作为一个欠发达城市,如果南昌想要追上并超过其他发展得比较好的中国城市,继续走它们发展的老路,达到目标将会非常困难。”南昌市发展改革委员会总经济师柳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南昌拥有良好的生态基础,而关键是我们如何利用好这一优势通过绿色发展之路来实现快速增长,进而超越其他城市。”
根据南昌市2011年年底发布的《南昌低碳城市发展规划》,南昌在5年内将投资817.39亿元打造超低碳城市,打造七大类别52个重点项目,其中包括8个光伏项目、4个LED项目、3个服务外包项目、9个文化旅游项目、4个低碳技术服务平台项目、2个低碳交通项目、22个其他低碳项目。柳华分析说:“在南昌建设低碳城市的过程中,着力点放在新兴产业布局上,既形成自己的核心产业竞争力,又把城市的碳排放强度降下来,根本实现低碳产业支柱化。”目前在《南昌市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中,已确定发展新能源汽车、现代物流业、航空制造、新能源设备、生物与新医药及新材料等六大产业。
余仁苗,浙江人,1996年开始在前坊镇种茶叶,“因为南昌实施退耕还林,我就来了。”他目前承包的进賢县前坊茶场,最初仅有茶叶面积360亩,1996年通过招商引资,投资兴办茶叶基地,2004年还注册成立了公司,目前已经在江西省拥有超过1万亩的6个茶叶基地。
前坊镇“五个一”产业
前坊镇位于南昌市进贤县境内,军山湖之滨,近年来全力打造“一叶茶、一朵花、一瓶水、一筐果、一壶油”为主的特色产业。“一叶茶”指的是茶叶产业,“一朵花”指的是花卉产业,“一瓶水”指的是矿泉水产业,“一筐果”指的是果业,“一壶油”指的是油茶产业,都强调生态和有机。
余仁苗的金峰茶园就位于前坊镇赤岗山上,以前这里是一片荒山,而如今从高处往下看,宛若茶海。金峰茶园是目前全国最大的茶叶初加工基地、江西省集中连片最大面积的茶园,其生产的茶叶特点是“清香爽口、回味甘甜、有机无公害”。据介绍,目前茶叶有很好的国际市场。
前坊镇党委书记涂莉花告诉记者,除了这名副其实的万亩茶园,镇里主要发展生态农业的青岚果园面积也达到了八千亩,主要种植翠冠梨、杨梅以及红心蜜柚,利用的同样也是荒山荒地。此外,当地果园茶园主要以牲畜粪便以及土肥等天然肥料来施肥,对土地基本没有污染,而产品品质则得到了提升。
同时,公司还有效地带动当地群众积极调整农业结构,附近村子里的农户被生态农业的效益所吸引,在农业公司的帮助下,也搞起了生态有机农产品种植。太平村农户李兴国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涂莉花介绍说,由于有机农作物能够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在当地政府的鼓励下,许多农户开始跟随农业公司发展有机农业。“公司 基地 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不但有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也为当地的环境带来了生态效益。镇里还在发展生态农业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一条低碳生态农业旅游的路子,茶园和果园里还兴建了集休闲、娱乐、垂钓、住宿为一体的农家度假村,可谓一举多得。
南昌的低碳之路
“低碳生态农业是低碳南昌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前坊镇的情况只是南昌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南昌市农业局科技处处长吴勇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南昌正在利用自身的自然地理优势,发展有自身特色的生态农业。在政府的支持下,农业科研机构在农村地区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技术,这一技术能够有效地补偿土壤养分,减少化肥使用量,改善土壤质地,从而减少农田污染、增进资源循环利用,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目前,南昌已经建成多个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寓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之中。南昌发展生态农业的总体思路是:一要立足于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二是着眼于质量和效益;三是解决农产品污染问题,增强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就国内生产总值来计算,南昌市在我国的省会城市中只能算是列位居后的“小兄弟”。由于历史原因,南昌工业基础比较薄弱,与其气喘吁吁地去拼招商、拼重工业项目,不如另辟蹊径,根据自身的独特情况以及国家的发展战略,走一条绿色发展的道路。
“作为一个欠发达城市,如果南昌想要追上并超过其他发展得比较好的中国城市,继续走它们发展的老路,达到目标将会非常困难。”南昌市发展改革委员会总经济师柳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南昌拥有良好的生态基础,而关键是我们如何利用好这一优势通过绿色发展之路来实现快速增长,进而超越其他城市。”
根据南昌市2011年年底发布的《南昌低碳城市发展规划》,南昌在5年内将投资817.39亿元打造超低碳城市,打造七大类别52个重点项目,其中包括8个光伏项目、4个LED项目、3个服务外包项目、9个文化旅游项目、4个低碳技术服务平台项目、2个低碳交通项目、22个其他低碳项目。柳华分析说:“在南昌建设低碳城市的过程中,着力点放在新兴产业布局上,既形成自己的核心产业竞争力,又把城市的碳排放强度降下来,根本实现低碳产业支柱化。”目前在《南昌市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中,已确定发展新能源汽车、现代物流业、航空制造、新能源设备、生物与新医药及新材料等六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