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源CT对不同病理分型肺癌与其转移淋巴结同源性研究

来源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o19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双源CT的CT值、碘浓度及能量衰减曲线斜率评价肺癌与其转移淋巴结同源性的价值。方法对90例病理分型不同的肺癌患者行双源CT平扫及增强,获得碘基图和能量衰减曲线。比较鳞癌、腺癌及小细胞肺癌与其转移淋巴结的CT值、碘浓度及能量衰减曲线斜率。结果鳞癌与其转移淋巴结于动脉期和静脉期的CT值、碘浓度、标准化碘浓度及能量衰减曲线斜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腺癌与其转移淋巴结于动脉期的CT值、碘浓度、标准化碘浓度及能量衰减曲线斜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静脉期CT值及能量衰减曲线斜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碘浓度和标准化碘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小细胞肺癌与其转移淋巴结于动脉期和静脉期的CT值及能量衰减曲线斜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动脉期的碘浓度及标准化碘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静脉期的碘浓度和标准化碘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动脉期肺癌与其转移淋巴结具有同源性,双源CT可用于早期鉴别诊断转移但尚未肿大的淋巴结。
其他文献
从医疗纠纷发生的时间来看,可将患者对诊疗护理过程中产生的后果认识不一致而发生的纠纷分为两类:一是治疗尚未终结,患方对诊疗提出异议的;二是治疗已终结或阶段性终结后,患方对诊
我院科研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坚持以"科技兴院、质量建院"为根本;坚持与时俱进、科技创新;坚持临床促科研,科研带临床;坚持横纵联合,内
护士的身心健康水平,是发展人类健康事业、提高人们生命质量的先决条件。因此,积极维护护士的身心健康,是每一个护理管理者都应有的共识,更是在新形式下护理管理者需高度重视的重
目的总结针状切开刀乳头开窗术(NKF)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中的经验,分析其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施行NKF98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98
目的总结1例初诊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循证治疗的经验和体会。方法患者14岁,消瘦,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异常升高。在充分评估患者情况后,以1型糖尿病、儿童青少年等为检索词,电
病例女,49岁,因失眠、多梦、健忘等症来院就医。遵医嘱给予参芪五味子片1.0g/次(甘肃独一味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产,国药准字Z62020288),30Wd,口服。首次服药30min后,自感浑身发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