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把代表建议作为突破重点问题的强大动力

来源 :紫光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s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住房城乡建设工作关系民生福祉,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对全面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多年来,全国人大代表对住房城乡建设工作给予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提出了大量极具建设性的意见建议。我部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进住房城乡建设工作过程中,始终把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作为联系代表和人民群众的重要渠道,深入研究建议反映的问题,积极采纳代表提出的意见,切实把代表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好、落实好。2016年,我部共承办代表建议503件(含闭会建议4件),其中主办221件、协办232件、参阅50件,均按规定时间全部办结。
  健全机制 推动代表建议有序办理
  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指导下,我部着力在落实责任、健全机制、加强沟通上狠下功夫,推动建议办理工作规范有序进行。
  一是层层落实办理责任。部党组高度重视建议办理工作,召开党组会议进行专门研究部署,并对办理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建立了部长负总责,分管部领导对分管领域的建议办理审核把关,承办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建议办理工作第一责任人的工作责任制,将每一份建议落实到处室、落实到个人。
  二是不断健全办理机制。制定建议办理工作制度,规范各个环节办理要求,推进办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重点从三个方面严格把关:一是严把程序关。每份建议的办理都要认真研究分析,汇总协办单位意见,加强与代表的沟通协商,严格按规定要求答复。二是严把时限关。将建议办理列入督办重点,每周通报各单位办理进展情况,强化日常催办,确保按时办结。三是严把质量关。主办单位、办公厅、部领导对每一份建议的答复层层审核把关;办理结束后,办公厅对各单位答复公文质量进行评估并通报。
  三是加大沟通协商力度。把沟通协商作为建议办理的必要环节,坚持“先沟通再办文”。我部主办的建议,均经与代表沟通联系、达成一致意见后再答复。沟通方式上除电话、电子邮件外,还采取邀请上门、登门拜访、座谈调研等形式,确保沟通效果。如对代表提出的公租房建设方面的建议,分管副部长带领承办单位赴中国社科院,当面听取意见和建议,共同研究解决农民工等困难群体住房问题。
  四是突出重点建议办理。把办理重点建议作为重中之重,加强办理调研,切实增强办理实效性。201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将“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建议”作为重点督办建议交由我部牵头办理。我部成立重点督办建议办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详细的办理工作方案,两次召开专题座谈会,研究建议办理工作,向代表汇报办理进展情况。邀请代表赴贵州、广东等地开展实地调研,把建议办理与完善政策措施、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有力地推进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工作。
  同时,结合我部重点工作,将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加强地下管线管理、加快海绵城市建设、支持城市老旧小区整治改造、改善农村人居环境5个方面的建议作为部内重点建议,加强调查研究,进行重点办理,以点带面促进建议办理工作质量整体提高。
  注重落实 推进重点难点问题解决
  我们坚持把建议办理与部门工作相结合,把代表的意见建议作为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和参考,作为推动突破重点难点问题的强大动力,推进住房城乡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第一,推动住房城乡建设重点任务顺利完成。
  ——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棚户区改造是重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按照国务院的部署,2016年棚户区住房改造600万套。我部尽早安排任务和中央补助资金,协调落实有关金融支持政策,加大棚改贷款力度,大幅提高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同时通过召开现场会、片区会、开展专项督查等形式,狠抓工作进度。截至2016年11月底,已完成全年开工600萬套的目标任务。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我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分类调控、因城施策,强化地方政府主体责任,一手抓热点城市控房价、防泡沫、防风险;一手抓三四线城市和县城去库存,指导和督促库存较大的200多个三四线城市和230多个县城落实去库存政策措施,取得积极成效。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年10月份、11月份,一线城市和热点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明显降温,房价环比涨幅快速回落,房价走势明显趋稳;全国已竣工的商品房待售面积自2016年3月份起,连续9个月下降。
  ——全力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按照国务院部署,2016年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2000公里。结合重点建议办理,我部会同相关部门,深入调查分析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加快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全力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顺利完成全年开工2000公里的目标任务。
  ——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继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截至2016年12月上旬,全国已开7-378万户,超额完成全年开7-314万户的目标任务。加强农村垃圾治理,建立垃圾治理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部署开展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加大传统村落保护力度,推进特色小镇建设,认定第4批共1598个中国传统村落,命名127个特色小镇。
  第二,推动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深化改革。
  ——推进城管执法体制改革落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建立全国城市管理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组建城市管理监督局,推进落实执法制式服装、执法车辆、执法队伍培训等工作。
  ——推进城市规划改革创新。从规划编制、审查审批、实施监督等环节入手,研究制定了城市总体规划改革的一揽子工作方案。推进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双修”工作,开展了省级空间规划、市县“多规合一”、城市设计和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方面的试点工作,推进城市规划改革取得新突破。
  ——推进建筑业改革发展。全面开展建筑業改革调研,明确改革思路和政策措施,向国务院上报了《关于深化建筑业改革促进行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送审稿)》。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工程总承包发展的若干意见》,在8省市开展了工程总承包试点。清理规范工程建设领域保证金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16年12月底,各地建筑企业使用银行保函替代现金形式保证金近1200亿元,盘活了流动资金;各地累计退还建筑业企业各类保证金496.5亿元,减轻了企业负担。
  第三,推动有关政策措施不断完善。
  ——促进住房租赁市场培育和发展。报请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若干意见》,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促进并规范住房租赁市场发展。开展房地产中介专项整治,集中查处了一批违法违规的中介机构,有力整顿了市场秩序。
  ——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报请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问,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召开了全国装配式建筑工作现场会,推广上海等地的经验,在全国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
其他文献
解放初期的中国涌动着两种证明自己的渴望:一是纵比,要比过去做得更好,向旧制度证明自己的优越性;二是横比,要比西方国家做得更好,以证明相对于西方制度的优越性。    陈镜开无意间承担了这种历史重任    “他凝神、下蹲、吸气、提铃,起立、开腿、迈步,杠铃起来了,裁判的三盏白灯同时亮起。133公斤!成功啦!”   这是陈镜开打破举重世界纪录的一段描写。这一场景已经定格在历史中,特定的含义是:中国人第一
一个十岁的男孩看着他的父亲修理汽车。突然,千斤顶滑脱,父亲的手被压在车轮底下,此时男孩毫不犹豫地将汽车抬起,让父亲的手缩了回来……  这是一个典型的潜能激发的案例,而类似的事例,也许你在生活中亦时有耳闻,甚至一些人有过亲身经历。地震中的人能推开巨石,火灾中的人能搬动平时力所不及的重物。而在通常状态下,我们所表现出来的体力也许还不足那时的1/10。什么原因呢?对此一些专家的解释是:当身体机能对紧急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