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弱道德人工智能试图通过采取信息增强的方式达到道德增强的目的。试图探索一种苏格拉底助手式的弱道德人工智能的可行性。从精神医学中使用的聊天机器人具体例子引入,在预设
【机 构】
: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复旦大学生命医学伦理研究中心
【基金项目】
:
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应急管理项目(7184300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弱道德人工智能试图通过采取信息增强的方式达到道德增强的目的。试图探索一种苏格拉底助手式的弱道德人工智能的可行性。从精神医学中使用的聊天机器人具体例子引入,在预设这种精神医学应用前景的基础上追问一般性的道德信息增强是否可行。进一步探究弱意义上的道德增强绕过动机这一做法的合理性,借助于梳理哲学中历来关于道德动机的论争,并经由动机伦理和康德式义务论视角来论证,指出弱道德人工智能设想中隐含的悖论,在结论部分尝试性地给出解决这一悖论的可能方案。
其他文献
在进入21世纪全球化的时代,人类的文明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必须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的培养。如何挖掘教材,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
本文采用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2009年至2011年的图书流通数据,对高职高专图书馆读者借阅行为进行多角度分析,并提出建设性的对策。
考试研究方法对高效、科学的考试研究具有重要的方法学意义,更新考试理念,创新考试研究方法是我国考试研究的发展方向之一。本文从理论基础、数据处理、变量关系、结果解释四
河南省作为人口大省、农业大省、食品生产和消费大省,食品安全对其有着尤为特殊的重要意义。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对河南省消费者进行了食品安全状况调查。调查显示,河南消费者对
针对模具制造过程中调质工序的生产控制特点,总结其为一类柔性flow—shop类型批调度问题。任务属于多不相容工件族,且具有动态到达性和随机重人性,而任务成批完工也将不利于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