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创新思维的诱导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rax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摆到了突出的位置,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在学校教育中,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主渠道。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重视内在诱导,引发创新意识
  教学活动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环境的创造,调动了學生的积极性就等于教学成功了一半。因此,教学的关键在于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激励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引导学生不断进行创新学习。
  在“圆的认识”一课教学时,我们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谁知道,汽车为什么能行驶得又快又平稳?”学生回答:“因为车轮是圆的。”“为什么车轮做成圆的,汽车就能行驶得又快又平稳呢?”学生面面相觑,百思不得其解,迫切想知道答案。“看来,汽车为什么行驶得又快又平稳这一司空见惯的现象还很有必要研究一下呢。”从而引导学生学习的教材,弄懂“圆”、“圆心”、“直径”、“半径”的概念及性质。学生在追寻答案的过程中自主地探求知识,然后再用学到的知识来解释“车轮为什么是圆的”这一司空见惯的现象,教师教的热情和学生学的热情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学生在主动参与,在“动”起来,“活”,起来的过程中,有了成功的体验,激起了更强的探索新知识的欲望。
  二、重视教学过程,激励创新思维
  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是创新的前提,不展现事物的发展变化和思维活动的过程。不仅不能揭示事物的全貌,而且很难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导致被动学习。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轻结论,重过程,教给学生学习和思维的方法,引导学生开动大脑参与学习,使教学内容与大脑中原有的知识经验产生同构,建立起非人为的本质联系,激励学生创新学习的思维活动。
  “直线、射线、线段”的教学,让学生看书上的结论用不了一分钟。为了让学生弄清“直线、射线、线段”的联系和区别。我们设计了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首先从不同类型的线入手,观察“直线”和“曲线”,让学生感性认识“直线、射线、线段”都是“直的线”,接着让学生随着计算机的演示从“能否延长”、“能否度量”、“几个端点”等方面弄清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最后在通过学习教材与找一找、量一量等活动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教学中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利用已有生活经验建构起了新的知识,也掌握了学习、思考的方法。
  三、重视多向交流,培养创新品质
  创新又是一种集体活动,多向交流互动作用的教学方式,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可以自由地交流,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单向传输的教学现象,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团结、协作的优良创造品质,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为不断创新奠定基础。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一节教学后有这样一道求面积的思考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这样一道题难度不大,一般都能把它割成两个或三个长方形来解答。在画辅助线分割求解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发现还可以把上图补成一个长(30 40)米宽50米的大长方形,找出了用大长方形的面积减去少40米、宽(50-20)米的小长方形面积求解的方法。多向交流、互相启发,在训练了思维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互助、合作的良好品质。
  四、重视实践操作,发展创新能力
  实践操作是数学教学中构建新知识最常用的手段,也是创新思维的基础。有这样一道题:“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增加3厘米后,面积增加了69平方厘米,求原来长方形的周长。”学生极易产生求周长必须先找“长”和“宽”的思维定势,使解题进入误区。教学时,我们先让学生根据题意画出图来,并添加适当的辅助线,再让学生剪去3×3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然后剪下图形2绕A点顺时针旋转90度,与图形1拼成一个新的长方形。从实践操作中学生很容易看出新长方形的长就等于原来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和,新长方形的面积就是(69-9)平方厘米,从而求出答案。
  “把一个六面涂色的正方体平均分成27个小正方体后,涂色的面积占没涂色的面积的( )%。”这道填空题学生通常是借助空间想象通过计算求出答案。如果让学生用一个六面涂色的正方体实际操作一下就能得出诸如“把这个正方体平均分成27个小正方体必须切六刀,每切一刀就增加两个没涂色的面,切六刀共增加12个面,而原来的涂色的只有6个面,所以应填50%这样的富有新意的思考方法。”
  实践操作可以开拓学生思路,能使学生从摸一摸、做一做、动一动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锻炼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
其他文献
2001年4月,日本文部省审定通过了严重歪曲历史、美化侵略的历史教科书,其性质与后果十分严重.作者在分析战后日本三次修改历史教科书过程和史实的基础上,认为历史教科书审定
摘 要 本文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巧设问题以及引导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且为学生创设创新的平台,让学生在探索中发散思维。说明了教学不是一板一眼,而是需要营造一种活跃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通过自主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 初中教学;历史与社会;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4
“总用摄像机上下载太费磁头。再买一台数字录像机又增加了成本。”你的非编可曾面临这样的尴尬境地?这时候,你可能需要一台经济实用、小巧轻便的小型录像机作为上下载的工
一、新建本科院校发展转型与学生学习转型rn(一)新建本科院校发展转型rn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瓶颈期,即低端制造业的优势在逐渐消失,高端制造业又缺乏科技支撑的困境,亟待
期刊
在当前多元价值观背景下,发展民族文化不仅具有推动民族文化发展、提高国家软实力的作用,而且还具有增强民族团结的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对当下民族文化发展不足的原因及其主要
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长期以来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鲜明特色之一.在课堂教学环节,有教育部指定的“两课”教学内容和规定学分;在师资队伍建设上,除了有专职的两课教师队伍,还
从童年习画到登堂入室经历了一段漫长的过程,在这个时期中国油画的发展也由单一走向多元化.记得在上大学前,去北京参观“中央美院油画系教师作品双年展”在展厅里被杨飞云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