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宫腔镜下清宫治疗宫颈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本院2007年1月至2010年02月收治的8例宫颈妊娠患者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灌注甲氨蝶呤及广谱抗生素,并行宫腔镜下清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宫颈妊娠患者均成功保留子宫及生育能力,疗效满意.结论 双侧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宫腔镜是治疗宫颈妊娠的一种具有临床价值的保守治疗方法,具有止血快、创伤小的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机 构】
:
252000山东省聊城市复退军人医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宫腔镜下清宫治疗宫颈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本院2007年1月至2010年02月收治的8例宫颈妊娠患者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灌注甲氨蝶呤及广谱抗生素,并行宫腔镜下清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宫颈妊娠患者均成功保留子宫及生育能力,疗效满意.结论 双侧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宫腔镜是治疗宫颈妊娠的一种具有临床价值的保守治疗方法,具有止血快、创伤小的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舒利迭联合噻托溴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疗效.方法 选择8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舒利迭或舒利迭联合噻托溴胺组,每组40例,分别观察其有效率,测定其吸入前及吸入24h、7d后 1秒钟用力呼吸容积(FEV1)、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用力肺容量(FVC)数值,分析其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有效率达100%,吸入后24 h、7 d,测FEV1
目的 观察紫杉醇脂质体与普通紫杉醇联合顺铂(DDP)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6例,随机被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采用紫杉醇脂质体75 mg/m2(静脉滴注,第1、8天),对照组采用普通紫杉醇75 mg/m2(静脉滴注,第1、8天),两组均联合顺铂25 mg/m2(静脉滴注,第1~3天)化疗,21 d为1个周期,每2个周期按R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医用胶治疗腹股沟复发疝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10年6月我科收治的70例腹股沟复发疝患者(斜疝43例,直疝27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联合医用胶腹股沟疝修补术37例(斜疝23例,直疝14例),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33例(斜疝20例,直疝13例).术后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57个月,中位时间36.7个月.结果 两组在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
目的 探讨1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诊断价值.方法 148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行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以检测24 h心肌缺血发作情况.结果 发现70例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心肌缺血发作328次,大多数发生在清晨5∶00~10∶00.结论 应用动态心电图检测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是一种简单、可靠、有效的无创性技术,值得临床推广。
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于2003年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因其创伤小、切口小、痛苦轻、恢复快、解剖层次清晰,住院时间短而越来越被人们接受应用于临床.腹腔镜胆囊切除已成为腹腔镜外科的主要代表,是当今腹部外科发展的热点,它标志着外科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我院自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来,手术室护理完成手术配合3610例,现将配合体会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2003年至2010年共完成36
目的 探讨商丘地区妊娠期女性梅毒感染状况及妊娠梅毒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进行梅毒血清检测的妊娠期女性行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液样本,用梅毒酶联免疫吸附法( TP - ELISA)筛检,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聚试验(TPPA)确证.对调查结果和检测结果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并追踪其妊娠结局.结果 受调查的17 544例妊娠女性中潜伏期梅毒145例,一期梅毒13例,二期
目的 总结聚丙烯补片治疗腹股沟疝的方法和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82例采用植入补片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手术112例,双层补片修补70例.结果多数患者1周内疼痛轻微,少数患者需止痛治疗1~3次.术后体温不超过38 ℃,无手术意外损伤,无切口感染患者.发生阴囊血肿、积液3例,急性尿潴留8例,复发1例.结论根据个体化选择不同的麻醉和手术方法,植入补片治疗成人腹股沟疝在基层医院
目的 分析两种胸膜活检针经皮胸膜活检的诊断结果与风险.方法 B超引导下136例胸腔积液患者分两组行胸膜活检,A组68例用Abrams钝头钩针行胸膜活检,B组68例用TSK软组织切割式活检针行胸膜活检.结果 两组取材成功率均较高,A组阳性率为63.2%,B组为83.8%;A组并发症为17.6%,B组为5.6%.结论 B超引导下使用TSK软组织切割式活检针行胸膜活检较使用Abrams钝头钩针阳性率高,
目的 探讨全身骨显像过程中影响图像质量的常见因素及其解决措施,以期获得优质的骨显像图像,更好的满足临床需求.方法 1000例肿瘤患者行99Tcm全身骨显像,对患者年龄、有无化疗病史及图像的质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00例骨显像图像中,图像质量优良670例,患者平均年龄相对较年轻,其中有化疗病史患者160例,注射药物外漏80例,膀胱内较多放射性134例.图像质量较差330例,患者平均年龄相对较大
目的 探讨3T MR腹部弥散加权成像(DWI)最佳成像参数;比较两种背景抑制方法的影像学特点,获取最佳腹部弥散检查方案.方法 使用西门子Verio3.0T超导型MR扫描仪.20例志愿者使用Epse - DWI序列在其他参数不变情况下,调节不同的参数b值、TR、NEX、呼吸方式分别进行腹部扫描,以ADC值、质量指数、信噪比(SNR)为指标进行统计分析;10例腹部肿瘤患者使用两种背景抑制方式对比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