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一把利刃

来源 :世界家苑·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7476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历史地图是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课程资源,其如同教学的一把利刃,“尖锐”、直接地揭露了历史发展的事实。但是在目前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存在部分教师忽视地图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过于强调书本中关于文字的叙述,这造成历史教学出现片面、枯燥的现象。因此,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结合地图的重要性,从学生兴趣激发、能力培养以及地图动态教学等多个角度入手,就如何活用历史地图展开了深入性的分析。
  关键词:初中历史;地图;多媒体;学习兴趣
  地图是对地球表面事物和现象分布情况的图形,其中的符号、文字以及颜色能够灵活、直观地展现物体或者形象在时空上的分布、组合与联系。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地图是一种语言符号,能够动态地反映人们在各个历史时期社会活动的空间分布以及其他各类信息,是历史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在开展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提高对地图运用的重视程度,通过歷史空间的位置图、区域关系图、空间扩展图、地域演变图等多种地图类型丰富历史教学的内容。
  一、活用地图,有效激发学习兴趣
  在初中历史教材中含有大量的地图,这些地图从地理、空间的角度更加直观、形象地展示了历史的变迁。教师应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积极提高地图应用的灵活性,在让学生历史知识得到巩固的同时,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此,教师首先应该把握初中生的感性认识,从历史教学初期就加强培养学生阅读、运用历史地图的积极性、主动性。其次,教师应该有机结合教学的目的、教材的内容,运用简单的地图对历史事件进行真实、全面的还原,展现当时历史人物的风貌,增强事件在知觉、视觉上的吸引力;并给予学生充分的机会,使其自主制作、分析、讲解历史地图,避免传统初中历史教学的单向性、枯燥性、片面性,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以“隋的统一与大运河”的教学为例,我首先展示出隋朝统一前后中国的不同版图,让同学们观察、了解这次统一中国的疆土出现了哪些变化;另外为了让学生认识到隋统一的顺序,我在地图上通过标注不同的颜色来体现隋朝在疆域上是如何拓展的,再现历史事件的发展与演变情况,促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真实地体会。在此基础上,我再向学生提出问题:“隋朝的统一经历了哪些挫折?”“你是如何看待‘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的,请从中国历史的角度,结合地图说说你的想法。”我给予学生一定的讨论时间,并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阐述、证实自己的理论观点。相对于传统历史课堂上被动的知识点传输,这种以地图为基础对学生兴趣、思维开拓的教学方式引起了其的关注,促使学生在深入理解隋朝统一等相关知识点的同时,能以积极正面、端正严谨的态度去看待中国疆域的变化。
  二、培养能力,全面提高学习实力
  为了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体系的理解,形成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意识与能力,教师一定要教会学生读图的技巧与方法,能够准确把握地图中的关键点,深入分析教材与地图学习的人手点。对此,教师首先要端正自身对地图的认识态度,根据地图的不同类型将其分类,并采取具有差异性的教学方法,将这些方法传授给学生;其次,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联系、系统性的眼光看待地图,这是地图上展现的事件必将通过变化来凸显历史的发展,只有让学生学会对地图进行前后、系统、细节的对比,才能促使学生深入把握历史;最后,教师应该把握适度性,这是因为相对于更为直观的图片资料,地图在历史运用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学生往往难以看懂、了解,因此了解最基础性的变动之于初中学生而言已经看懂了这张图,教师不需要坚持面面俱到,只要能够抓住重点即可。
  例如,在讲解八国联军侵华这一历史知识点时,我利用战争形势图来灵活展现历史事件,但是战争形势图由于包含了较多的颜色、不同粗细的箭头与标注,导致学生在面对战争形势图时无从下手。为了解决识图、用图等多个方面的问题,我首先对图形中不同的颜色、箭头进行解释,将《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中的英国入侵的路线单独“挖”出,让学生了解到图形中的绿色虚线箭头与实线箭头是英国在不同时期(1840年、1841年到1842年)的入侵方向,而红色旗帜则是中国人民抗击英国军队的地点,由于直接性的讲解与较为直观的视觉效果,学生在短时间内就能掌握以上标注包含的意思;而对于这副地图中黄色底纹以及小三角标注的部分,我引导学生先阅读书籍材料,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过程,结合文字来分析这些标注的含义。最后,我再将整个示意图的讲解范围放大,使学生能够自主分析其它几个国家的侵略方向,全面展现该段时期北京沦陷的总体情况。这种有效的引导和自主能力的挖掘不仅能够积极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等多个方面的能力,还使学生掌握了使用地图解决问题的方法,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在主动探究精神上的提升,循序渐进地将学生领入了初中历史的殿堂。
  三、动态信息,灵活催生教学活力
  教师在应用地图积极开展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多地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这样不仅能够丰富地图教学的整体资源,促使历史地图在一图多样、一图多用方面得到更好的开发、深入的研究、全面的拓展,同时还能对书本中以及已有的地图资源进行全面更新,打造灵活、开放、极具生动性的历史课堂。对此,教师应该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地图,虽然历史史实是已定的,但是对历史的研究却是不断发展的,只有认识到现有地图资源的局限性,才能积极利用多媒体促使地图全面化;另外,教师应该可以借助多媒体的力量,将地图资源进行对比、拆分等极具灵活性的运用,这样能够打破以往书面地图材料的僵硬、固定,促进历史的真实再现;最后,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主动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查询有关于历史的地图资料,这样可以减轻教师在课上的负担,也为历史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学习辛亥革命这一课程时,为了让学生更加全面、真实、具体地了解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脉络,我就组织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网络查找出我国在近代工业兴起上的“点图”(即标注出哪些城市是近代工业兴起的摇篮,工业又呈什么样的脉络在中国进行发展)、戊戌变法的影响图(即以戊戌变法兴起的点为中心,对周围哪些城市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辛亥革命的进程图(即将革命事件进行的顺序具体到地图上),让每个小组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展现查找结果,并对图片进行简单的描述。通过这种方式会逐步减轻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负担,同时也可以拓展学生对地图的灵活用法,让学生更能够系统的观念认识、观察地图。
  总而言之,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采取联系、动态等辩证观念去看待教学,灵活利用地图全面地还原历史事件的真实面貌。同时,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在用图、识图等多个方面能力的培养,加强对多媒体技术的利用程度,让历史教学不再仅是教师的事,而是应用地图充分调动学生历史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初中历史教学增添更多的活力与精彩。
  (作者单位:湛江市龙头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作为中小学教师应适应新兴通讯科技在中小学教育当中的应用,智能手机和相应软件的应用为中小学教育教学增加了很多的趣味性和资源信息,但同时这也是一把双刃剑,能够为中小学教育教学带来方便和快捷的同时,要是对其进行管控,如果利用不当就会出现适得其反的情况,本篇文章就对即时通讯工具的实际发展情况和在中小学教育当中的具体作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通讯工具;即时通信;中小学教育;利弊分析;  随着智
期刊
摘要:纵观近年来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情况,存在各地区的实施标准不一、实施效果不好等不理想现象,但分层教学对初中数学长远教学有不可估量的意义。本文立足于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现状,结合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分析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以期为初中数学探寻最佳的教学模式打好理论基础。  关键词:分层教学;初中数学;教学  在学生由小学升到初中的时候,由于原来小学的教
期刊
岗位培训是以在职职工为对象的培训工作,是职工教育事业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职工中开展岗位培训是开发智力、培养人才,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的可靠保证;而班组是企业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从事生产活动中最基本单位,是职工参加日常管理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企业各项工作的落脚点。为更好地创建学习型班组,我们在提高班组的管理水平的同时,更要注重职工的岗位培
期刊
摘要:多感官教室是通过丰富多彩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训练设备,营造专门的感官刺激环境,达到减轻焦虑、平复情绪,与环境互动、增加适应性行为的目的。对于特殊教育学校来讲,只有充分发挥多感官教室的特殊环境和教育功能,才能更好地做好特殊教育对象的教育,办出特殊教育培智学校的特色来。本文对培智学校多感官教室设计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培智学校;多感官教室设计;问题探讨  儿童感官(视觉、听觉、嗅
期刊
摘要:历史主义科学哲学历史主义反对逻辑实证主义和批判理性主义脱离科学发展的历史,孤立地凭借逻辑和经验研究科学理论的做法,把科学理论与科学史紧密地联系起来,在这种联系中探索科学理论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历史主义者们诸如库恩的“范式论”,拉卡托斯“研究纲领理论”,费耶阿本德的“多元科学观”以及劳丹的“研究传统理论”都注重对科学理论作整体的评价而不是单个理论的评价。  关键词:历史主义科学哲学;心理学方法论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质量的与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从实际调查结果中得知,当前英语课堂教学工作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课程,若学生能够有效掌握知识,将为日后学习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问题;对策;研究  随着课改的落实,为课堂教学注入了全新生机,尤其为英语教师提供了展示自我才能与语言素养的机会。但是从当前初中英语教学工作开展情况来看,并不乐观。初中生暂时没有形成浓
期刊
摘要:提高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重视,对于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要注重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不仅要基于现状,更要对课堂实际教学需要和教学大纲认真探索,只有这样初中物理教学水平才能得到全面提高  关键词:初中物理;创新;教学  初中物理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都能起到重要作用,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
期刊
摘要:数学是高中的重要学科,且其在生活中的运用十分广泛。基于此,本文利用课本知识和参考课外文献总结了数学的三大特点,同时也对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做了总结。希望通过本文能让大家对数学更为了解,提高我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数学;特点;应用  1数学的三大特点  抽象是数学的第一大特点。也正是抽象性,又保证了数学的第二大特点——精确性。我们习惯以“三点一线”來描述学生的生活规律,男同学津津乐道足球
期刊
摘要:新闻标题作为新闻信息的高度浓缩,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窗口,但是能凸显新闻价值,起到信息引导的作用。要在纷繁的信息海洋中吸引读者的眼球,新闻标题可以在凸显新闻价值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新闻的审美特质,运用美学,满足受众的新闻欲求。本文从意境、韵律、形象、色彩、动感这五个美学元素的角度来简析新闻标题写作的基本要义。  关键词:新闻标题;美学;意境  前言  古代报纸是没有标题的,直到清末,《京报》在所
期刊
摘要:对强化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率的方法。具体是科学分组,把小组中同学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以及对小组成绩进行科学评价等三大方面进行论述。希望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在强化小学科学教学质量方面有所助益。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小学科学;应用形式;强化措施  新课标改革过程中,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小学科学是一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基础学科,教学目标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