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的重要性众所周知,这里无庸赘言。但是,目前现在的普遍现实是,很多学生,特别是小学生,作文能力非常低下,这让很多语文老师感到头疼。笔者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认为要想让小学生爱上作文,并且迅速提高作文水平,可以尝试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注重生活积累,增强作文能力
《文心雕龙》有言:辞,文之经也;理,文之纬也。意思是:语言表达,是文章的经线;情理抒发,是文章的纬线。说白了,一篇好文章要有两大要素:语言质量好,认识水平高。可问题是,小学生的语言储备比较有限,还有年龄心理特征的原因,对生活事理的认识水平也比较肤浅,无论哪一个要素的达成,对小学生而言都难度极大。
我认为,小学阶段是作文的入门阶段,是为今后写出好文章打基础的阶段,这个阶段的首要任务是积累!只有丰实的积累,才有酣畅的运用。积累有“无意”和“有意”之分。无意积累是一种陶冶,一种潜移默化,一种长期积淀。而有意积累则是一种有目的的积累,一种短时期的获取,一种应急性的搜集。而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教师更多的是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无意积累,这本没错,但许多孩子在平时习作中一下子还未能体会到这种积累给自己所带来的效益,积累的积极性便大打折扣,应检性、应付式积累的现象就出现了。再者,老师也好,家长也好,指导孩子习作一般都有时效性,有意积累能让孩子习作时感受到立杆见影的效果,从而增强积累的兴趣,进而养成积累的习惯。
什么时候开始引导学生进行有意积累?先来看看教师平时的作文教学的流程,最常见的是:作文指导、完成习作(两课时)——教师收阅——作文讲评、修改习作(两课时)——教师评阅。我认为,以作文指导课为时点,前推一到两周,开始布置和引导学生进行有意积累,时机会较为合适。如果作文训练是单元组“积累运用”的题目,那在教单元组的领读文时,就可以布置了。首先是布置积累任务,可以清楚地告诉孩子,再过多久,我们将要写一篇xx话题的作文,为了让大家都能写出好文章,老师建议大家都来围绕这个话题进行一番准备,老师坚信,谁准备得越充分,谁的作文就有可能越精彩。其次是引导积累方法,让学生们多观察生活,多看书,多积累语言,只有平时加强锻炼,作文时才能做好心中有数,下笔千言。
二、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喜欢作文
要注意在教学方法上不要人为的为写作设置条条框框,本来孩子把平时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事情,完整、顺利、清晰地写下来就是一篇好作文,但老师在孩子写作文前却先说立意、选材、详略、开头、结尾等等一大套写作理论,还没写作文就把孩子的写作念头吓回去了,孩子放不开手脚去写;还要注重孩子思维方法的教育,写作文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写思想和想法,大人写大人的思想,小孩写小孩的思想,而我们的教育以填鸭式为主,制约了孩子思维的展开;也不要错误的估计小学生的写作能力,给小学生写作人为地限定字数。如规定孩子写的作文应该在多少字以内,作文选上也写明300百字作文,400字作文等,其实有话多写,没话少写不要限制孩子的写作字数,报纸上报道的八九岁的孩子写小说的例子不是有的是么?
在教育孩子写作文的过程中我摸索出了以下几个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一是自然的教育方法,消除孩子写作状态进入的障碍。二是采用例证的教育方法,培育孩子的因果逻辑思维方式。主是运用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本质,培养孩子的发散思维。联系是事物的本质,培养孩子联系的思维方法对孩子的一生都有好处。例如说让孩子写山就要使孩子联想到树、水、花、鸟、登山的人、有关山的传说等等一系列事物。如果写上学路上不光要让孩子想到上学路上发生的具体事件,还要让孩子看到上学路上的建筑变化,四季风景、人间万象等等方面,开阔孩子的思维。
三、鼓勵学生多看书,看好书
多阅读能增强学生对文学的爱好。当然,这里有个前提,那就是读好书。因为如今很多市面上的图书不适合小学生阅读,而孩子们又没有鉴赏能力,故而我们做老师或者家长的就应该做好引导工作。通过阅读,能使学生在博览群书后感悟到表达方法,积累到的辞藻句式。有些作品,我们还要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的经历,写作的过程,写作的特点,写作的背景。虽然她不一定理解,但是日积月累总是有所感悟。在读书过程中,我们要让他们学会词语搬家,语文课文里学的词语干什么?重点句子或者段落,也可以让学生背诵,明确告诉他们学了就是在作文中用的。平时多留意语文教材里的词语,在学生写作文时提醒他们用上几个合适的。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形成习惯。
四、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提高作文水平
作文教学需要训练,训练的过程又是由说到写,有述到做的过程,其中蕴涵着许多人与人之间交流与合作的因素。中国有许多俗语如“三个诸葛亮顶一个臭皮匠”、“众人拾柴火焰高”等就充分说明了合作的重要性。针对目前写作文教学时间紧缺,学生写作热情、写作水平普遍不高的情况,这种以合作为着眼点,打破学生学业成绩的优劣界限,将不同起点、不同水平的学生依据“民主、平等、全面、公正、互助”的原则临时混编到一起,集思广益,共同拟题、选题,共同构思成文,互相修正缺失的合作研究法,不失为最佳选择。按照课堂作文的程序,学生在课堂上的合作主要表现在“作文前”和“作文后”两个阶段。
事实证明,合作作文教学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听说读写改有机结合,相互交融,相互促进,能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以提高,综合能力得到发展。合作作文教学不失为一种比较有效的快速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教学方法。
一、注重生活积累,增强作文能力
《文心雕龙》有言:辞,文之经也;理,文之纬也。意思是:语言表达,是文章的经线;情理抒发,是文章的纬线。说白了,一篇好文章要有两大要素:语言质量好,认识水平高。可问题是,小学生的语言储备比较有限,还有年龄心理特征的原因,对生活事理的认识水平也比较肤浅,无论哪一个要素的达成,对小学生而言都难度极大。
我认为,小学阶段是作文的入门阶段,是为今后写出好文章打基础的阶段,这个阶段的首要任务是积累!只有丰实的积累,才有酣畅的运用。积累有“无意”和“有意”之分。无意积累是一种陶冶,一种潜移默化,一种长期积淀。而有意积累则是一种有目的的积累,一种短时期的获取,一种应急性的搜集。而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教师更多的是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无意积累,这本没错,但许多孩子在平时习作中一下子还未能体会到这种积累给自己所带来的效益,积累的积极性便大打折扣,应检性、应付式积累的现象就出现了。再者,老师也好,家长也好,指导孩子习作一般都有时效性,有意积累能让孩子习作时感受到立杆见影的效果,从而增强积累的兴趣,进而养成积累的习惯。
什么时候开始引导学生进行有意积累?先来看看教师平时的作文教学的流程,最常见的是:作文指导、完成习作(两课时)——教师收阅——作文讲评、修改习作(两课时)——教师评阅。我认为,以作文指导课为时点,前推一到两周,开始布置和引导学生进行有意积累,时机会较为合适。如果作文训练是单元组“积累运用”的题目,那在教单元组的领读文时,就可以布置了。首先是布置积累任务,可以清楚地告诉孩子,再过多久,我们将要写一篇xx话题的作文,为了让大家都能写出好文章,老师建议大家都来围绕这个话题进行一番准备,老师坚信,谁准备得越充分,谁的作文就有可能越精彩。其次是引导积累方法,让学生们多观察生活,多看书,多积累语言,只有平时加强锻炼,作文时才能做好心中有数,下笔千言。
二、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喜欢作文
要注意在教学方法上不要人为的为写作设置条条框框,本来孩子把平时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事情,完整、顺利、清晰地写下来就是一篇好作文,但老师在孩子写作文前却先说立意、选材、详略、开头、结尾等等一大套写作理论,还没写作文就把孩子的写作念头吓回去了,孩子放不开手脚去写;还要注重孩子思维方法的教育,写作文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写思想和想法,大人写大人的思想,小孩写小孩的思想,而我们的教育以填鸭式为主,制约了孩子思维的展开;也不要错误的估计小学生的写作能力,给小学生写作人为地限定字数。如规定孩子写的作文应该在多少字以内,作文选上也写明300百字作文,400字作文等,其实有话多写,没话少写不要限制孩子的写作字数,报纸上报道的八九岁的孩子写小说的例子不是有的是么?
在教育孩子写作文的过程中我摸索出了以下几个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一是自然的教育方法,消除孩子写作状态进入的障碍。二是采用例证的教育方法,培育孩子的因果逻辑思维方式。主是运用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本质,培养孩子的发散思维。联系是事物的本质,培养孩子联系的思维方法对孩子的一生都有好处。例如说让孩子写山就要使孩子联想到树、水、花、鸟、登山的人、有关山的传说等等一系列事物。如果写上学路上不光要让孩子想到上学路上发生的具体事件,还要让孩子看到上学路上的建筑变化,四季风景、人间万象等等方面,开阔孩子的思维。
三、鼓勵学生多看书,看好书
多阅读能增强学生对文学的爱好。当然,这里有个前提,那就是读好书。因为如今很多市面上的图书不适合小学生阅读,而孩子们又没有鉴赏能力,故而我们做老师或者家长的就应该做好引导工作。通过阅读,能使学生在博览群书后感悟到表达方法,积累到的辞藻句式。有些作品,我们还要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的经历,写作的过程,写作的特点,写作的背景。虽然她不一定理解,但是日积月累总是有所感悟。在读书过程中,我们要让他们学会词语搬家,语文课文里学的词语干什么?重点句子或者段落,也可以让学生背诵,明确告诉他们学了就是在作文中用的。平时多留意语文教材里的词语,在学生写作文时提醒他们用上几个合适的。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形成习惯。
四、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提高作文水平
作文教学需要训练,训练的过程又是由说到写,有述到做的过程,其中蕴涵着许多人与人之间交流与合作的因素。中国有许多俗语如“三个诸葛亮顶一个臭皮匠”、“众人拾柴火焰高”等就充分说明了合作的重要性。针对目前写作文教学时间紧缺,学生写作热情、写作水平普遍不高的情况,这种以合作为着眼点,打破学生学业成绩的优劣界限,将不同起点、不同水平的学生依据“民主、平等、全面、公正、互助”的原则临时混编到一起,集思广益,共同拟题、选题,共同构思成文,互相修正缺失的合作研究法,不失为最佳选择。按照课堂作文的程序,学生在课堂上的合作主要表现在“作文前”和“作文后”两个阶段。
事实证明,合作作文教学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听说读写改有机结合,相互交融,相互促进,能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以提高,综合能力得到发展。合作作文教学不失为一种比较有效的快速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