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信息技术课堂中偶发事件的恰当处理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rdonbe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很大一部分家庭购买了计算机,学生对计算机的神秘感消失了,在信息技术课上,如果老师讲的内容是一些学生熟知的,常用的,或者教学设计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那么在课堂上就会发生意料不到的偶发事件,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妨碍教学任务完成,甚至引起师生严重冲突。课堂偶然事件是每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可能遇到的事,如何处理课堂上的偶然事件,关系到这堂课是否顺利完成。当然,课堂偶发事件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每个教师在偶发事件发生时,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积极地作出反映,采取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就能轻松处理,使课堂变得更加的愉悦和高效。
  在长期的信息技术课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一些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心得与方法,与大家分享。
  一、处理偶发事件的人文态度
  面对课堂中的偶发事件,由于时间紧迫,老师往往会有些冲动,急于要解决问题,这就可能导致态度生硬,欠缺周详考虑。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产生恼怒、委屈、急噪的情绪是可以理解的,但千万不能失去自制力和理智感。头脑一定冷静,感情要克制,态度要沉着,要迅速做出判断,果断想好处置方案。
  二、处理偶发事件的基本原则
  课堂问题出现的形式多种多样,出自的对象也各不同。在选择处理方法上应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不可生搬硬套,且运用时要讲究策略,把握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冷静性原则。冷静性原则是处理课堂问题最基本的原则。唯有冷静,才会想出处理问题的好主意、好点子,惟有冷静,才能起到好的教育效果。
  ①思想上要“冷”。教师思想必保持冷静,用理智驾驭情感。即便学生屡教不改,也要坚持不急躁、不厌烦、不发火。绝不能为了让学生害怕,出口气而头脑发热、意气用事。
  ②处理上要“冷”,即通常所说的课堂问题“冷处理”。具体表现为以暗示为主,以个别谈心为主,课堂问题以课下解决为主,给学生以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时间。尽量避免与学生直接冲突,不分青红皂白严厉批评,甚至变处罚为体罚,例如罚作业、罚值日、罚站、殴打等等,否则,违纪学生不但不会悔过,还会产生心理上的对抗。结果是压而不服,容易从违纪走向违法,也导致教师自食其果。
  2、“治病救人”原则。解决课堂问题的出发点在于使学生认识缺点,改正错误,悬崖勒马,迷途知返。俗话说:“一句话说得人笑,一句话说得人跳”。批评的语言不同,其教育效果也不大一样。无论学生的错误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批评教育时,教师语言一定要和蔼可亲,循循善诱,要用火热的爱心和真挚的诚心善待学生,要坚信只要正确疏导,他们一定会翻然醒悟,改正课堂上的违纪行为。
  3、巧妙性原则。无论发生何种情况,教师都必须积极思考对策,力求变被动为主动。要视具体情况做到机智灵活,随机应变,力求绝处逢生,云开雾散,柳暗花明。
  三、处理偶发事件的策略技巧
  1、敏锐观察,正确决策
  处理课堂偶发事件,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良好的决策能力。面对课堂偶发事件,教师首先要敏锐观察,洞察事件的状态、程度、影响,观察学生对此的反应、态度、言行,了解或推测事件的原因,预测事件的结果或发展趋势,从而把握事件性质,学生思想跳动的脉搏和发展的苗头,以及课堂变化的趋势。在此基础上做出准确的判断,再迅速地、正确地决策:该淡化的淡化,该化解的化解;该疏导的疏导,该堵截的堵截;该当堂处理的当堂处理,该课后解决的课后解决,如此等等,运用教学艺术,使教学工作更具有针对性、计划性和有效性。
  2、化弊为利,扬长避短
  处理课堂偶发事件,教师要变不利为有利,发扬优点躲避缺失。有些偶发事件,表面上看干扰了课堂教学,破坏了课堂纪律,影响了教学进程,打断了教师的教学思路,但其中往往包含着一些积极因素,这就需要教师充分认识和挖掘,并加以利用,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把处理偶发事件变成提高学生认识,激发学生兴趣,磨练学生意志,培养学生品质以及教育大多数学生的一次机会。特别是对因后进生的问题行为引发的偶发事件,教师更要扬长避短,在坏事中寻找积极因素,利用积极因素来进行教育。这样做,就可以既处理好了偶发事件,又教育转化了学生。
  四、处理偶发事件的具体方法
  1、以“静”制“动”。课堂上,学生不守纪律,大部分是摆弄东西,同学之间说话、逗闹等。对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教师可突然停止讲课,以静制动。这样会使课堂纪律很快安静下来,同时,可用眼光巡视全体学生,尤其对违反纪律的学生可多注视一会儿。教师突然停止,调皮学生多数会立即向教师望去,引起有意注意,当学生发现教师在盯着自己,也就不再“动”了。
  2、采取友好的方式提醒学生注意。如一边讲课一边走到学生附近,使学生发现教师已注意自己了,便主动终止不良行为;或有意识地叫这位同学回答问题,若回答不上来,教师从多方面进行启发,使学生完满作答,这既使学生认识到自己不听课的危害,又使他们对教师产生感激之情。
  3、利用直观教具或多媒体课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堂上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利用多媒体、用设计好的动画、图片或者与课堂内容相关的音乐以及直观教具等来引起学生的注意。
  4、要改善课程与教学。当教学失去吸引力,学生就会随之失去学习的兴趣,而把行为转向错误的目的。所以,改善课堂纪律,必须改善我们的教学,增强教学的魅力。好的纪律来自好的教学,改进教学是改善纪律的关键。
  5、要正确运用奖励与惩罚。奖励与惩罚是维持纪律,进行课堂管理的重要手段。俗话说:“罚其十,不如奖其一”,教师要多用奖励,少用惩罚,当学生的积极性行为得到奖励后,这种行为将得到巩固与强化。教师对学生的奖励,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也是师生之间相互影响的重要方式。奖励的形式可以是当众赞扬、个别表扬,发奖状、甚至一个点头,一个微笑等,都是一种奖励。
  6、对经常违纪行为,教育处理时态度要坚决果断,绝不可听之任之,为渊驱鱼。经常违纪行为是有意违纪行为的一种特殊表现。违纪性质属“屡犯”,其心理外部表象为明知故犯,肆无忌惮。不能轻描淡写地说声“下不为例”了事,要在晓之以厉害的同时,培养其良好的纪律观念,使之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总之,在处理偶发事件过程中,应切忌讽刺、挖苦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因势利导, 运用语言技巧,把偶发事件的处理服务于教育教学活动。这样,就不再会把它视为令人头痛的事,而把它当作启迪学生智力、磨砺学生品德、调动学生思维的大好事了。同时,作为教师,我们平时要留意与学生进行恰当沟通,充分了解学生,对他们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当突发事件出现的时候,就能得到同学们的配合,妥善地处理问题。
其他文献
【摘要】:众所周知,物理学科难学、难教,尤其入门更难,物理抽象、概括的特点与初中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尚未形成的生理、心理特点不相适应,学生理解掌握物理知识较困难,学习过程中分化现象严重,相当一部分学生掉队,达不到应有的要求,一次又一次学习上的挫折与失败,造成了“精神创伤”,形成了心理上的沉重负担,从而失去学习物理的信心,甘当“差生”、造成“英才”升学深造,“庸才”推向社会的现象,背离了党的教育方针
摘要:小学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过程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它起着监控、巩固、反馈的作用。语文教师不但要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更要关注语文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当前语文教学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探索并实施多样化的练习,要把自主性、趣味性和多样性融为一体,实现语文学科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作业 多样性 差异性 趣味性  一、目前小学语文作业布置
[摘要]:高中生由于繁重的学习压力,不容易发展自己的爱好和个性,而在业余体育活动中,是最容易发展自己的爱好、专长和个性的。篮球运动无论从场地设施、环境条件、学生业余体育观念还是体育文化个性等方面都是一项比较适合高中生进行业余活动的体育项目之一。[关键词]:终身体育 篮球运动 高中生 业余体育 价值  高中阶段是一个人身心发展的关键时刻,是由少年向青年过渡的时期,也是决定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在生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未来学习起着基础性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语文学习,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作了一些讨论。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朗读训练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
目的:寻找贵州省神经管畸形(neural tube defects,NTDs)高发的可疑危险因素(包括遗传、环境及营养等方面),探讨母亲己糖激酶Ⅱ基因(hexokinaseⅡ,HKⅡ)、人胰岛素受体基因(insulin
【摘要】有人说英语既是活的语言,也是枯燥无味的语言。作为一项实用语言,英语对于学生的未来工作、学习影响深远,但是传统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不注重学生的口语能力培养,导致英语的学习出现“哑巴英语”的现象,对于学生而言,英语学习枯燥无味。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水平呢?显然,搞好口语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关键。本文笔者就自身数年来的初中英语教学经验出发,谈一下我对提升学生英语口语能力
【摘要】数学老师在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判断习题正误,比较学习差异方面,单纯的用“对”或“错”来评价学习思维,不但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甚至,影响师生间思想、情感的交流,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如何改变当前这种单一方式?我认为利用评语也许能弥补这些不足。评语是批阅作业的一种方式,便于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作业的优缺点,还可以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促进学生各方面和谐统一的进步。将评语引入数学作业的批改中,批出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那么,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谈了几点自己的体会。  【关键词】小学 语文课堂教学 有效性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